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940篇
  免费   1282篇
  国内免费   385篇
管理学   8175篇
劳动科学   396篇
民族学   964篇
人才学   3082篇
人口学   281篇
丛书文集   15145篇
理论方法论   3500篇
综合类   34475篇
社会学   7766篇
统计学   823篇
  2024年   239篇
  2023年   874篇
  2022年   590篇
  2021年   1101篇
  2020年   1281篇
  2019年   1007篇
  2018年   466篇
  2017年   1038篇
  2016年   1334篇
  2015年   2121篇
  2014年   4273篇
  2013年   3854篇
  2012年   4273篇
  2011年   5513篇
  2010年   5495篇
  2009年   6103篇
  2008年   6950篇
  2007年   4990篇
  2006年   4054篇
  2005年   3719篇
  2004年   3087篇
  2003年   2830篇
  2002年   2595篇
  2001年   2370篇
  2000年   1645篇
  1999年   961篇
  1998年   509篇
  1997年   378篇
  1996年   301篇
  1995年   186篇
  1994年   134篇
  1993年   95篇
  1992年   73篇
  1991年   50篇
  1990年   46篇
  1989年   27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9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3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常识来说,信任的前提必须是对信任对象的信息有所了解,那么对象的信息,包括品格、身份、名誉等将成为信任的条件。但是,现代开放社会中面临的更多是一种陌生人之间的私人关系,这种关系的交往通常面对的都是对象道德品格信息的"缺场",而在这种情况下人们习惯于对信任的"不选择"或不作为,这就导致了现代社会巨大的信任危机。而在现代社会中,却存在着其他形式的信任,即基于专门知识、体制和一种所谓商业精神的信任,这些信任虽然可以允许对象信息的缺场,但是其信任的根基却是规则或契约信息的完全"在场",而非对主体本身的信任。孔子曾提出"不逆诈,不亿不信"的原则,即不随意臆测他人是否相信自己的待人原则,这恰恰是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信任品质,这种无条件的信任的风险和风险的担当诚然需要社会正义来支撑,但这种作为道德的信任上升为一种当代社会的伦理精神却是必要而迫切的。  相似文献   
2.
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党内政治生态建设.百年来党内政治生态大致经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良好开局、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曲折发展、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的逐步修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全面净化等发展阶段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其基本经验主要包括:发扬民主与依规治党是实现"六有"党内政治生态目标的关键;始终做到"两个维护"是加强党内政治生态建设的首要任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加强党内政治生态建设的根本价值取向;坚持系统思维是加强党内政治生态建设的根本准则和重要方法;以自我革命精神推进反腐是加强党内政治生态建设的关键环节;抓领导干部"关键少数"是加强党内政治生态建设的重要保证.在新的发展阶段,党内政治生态呈现出从"明显好转"到"根本好转"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高校青年教师作为新时代人才培养的主力军,他们综合素养的优劣、综合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人才培养的质量.因此,需要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紧密贴合社会发展的实际,针对青年教师群体开展多维度、全范围、系统化的能力培养工作,最大限度突破教育主体的能力瓶颈.鉴于此,首先分析新时代青年教师的能力构成与知识管理的基本框架,阐述基于知识管理的青年教师能力培养优势与现实困境,然后在多个层面给出能力培养的可行路径,最后基于SECI模型给出了新时代青年教师能力培养的保障机制,实现青年教师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的相互转化.  相似文献   
4.
罗永会 《生存》2020,(8):0027-0027
信息时代背景下,大数据已成为当前社会发展的主流。教育在深化改革的发展进步中,也需要紧跟时代脚步。这就要求教师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的前提下,还需要具备驾驭信息技术的能力。培养教师信息技术能力这一要求的提出,给教师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掌握好先进信息技术能力能更好的适应新时代教育发展的要求,如果掌握不好,那么信息的获取和教学工作也将难以开展。基于此,本文特从当前中小学教师的信息技术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深入剖析,并就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美好生活建设既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内在要求,又是全国各族人民心中的价值追求,也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奋斗目标。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并且坚定把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作为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因此,通过对影响人的全面发展的相关因素进行深入分析,以厘清美好生活的价值内涵,同时,加强对现阶段制约民族地区协调统一发展所存在的主要因素的研究,明晰建设民族地区美好生活的理念,对于构建民族地区美好生活建设的路径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蒋晓春 《生存》2020,(7):0068-0068
在新课改深入开展的背景下,我国教育事业迅速发展,小学语文的教学也在不断发生改革。阅读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内容,越来越受到老师的重视,老师逐渐把目光转移到提高小学生的阅读创造力上。创造力的提高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和能力,但创造力的提高和培养是一个具有较高难度和复杂性的过程,老师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正确的计划和方法。  相似文献   
7.
8.
古今中外,许多教育家都竭力提倡体育教育与美育教育相结合.体育教学中正确引用审美因素,重视大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和提高,使大学生通过参与体育运动,能够获得意志、情感、人文等多方面的体验,并从中学习和体验到体育、体育文化及体育运动的魅力,进而能够引导大学生发自内心的感受美、创造美;提高大学生参与体育学习与体验的动机,树立终生体育、终生健身的理念,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促进大学生身心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9.
机械产品的设计一直注重于市场需求和产品功能的开发,随着科学和技术的发展,环境因素变得越来越重要。 提出一种基于功能一环境一结构分析( FESA)与TRIZ的机械产品创新设计方法,通过分析机械产品结构之间的功能要素 以及功能要素与环境要素的相互作用关系,确定机械产品中存在的问题。建立根原因模型图,寻找结构设计上的不足和 缺陷,利用TRIZ创新理论来实现机械产品的改进创新。通过污水处理系统的创新设计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1950年代形成了"本质—特征论"的文学定义,即先界定文学的意识形态本质,再界定文学是用形象的方式来反映社会生活、体现意识形态的特征。这一定义的思维方式是先界定事物的普遍性,再界定事物的特殊性,突出事物的普遍性关联,轻视事物的独特性质的揭示,使得文学研究本应着重研究文学的特殊性成为空话,不利于认识文学自身的规律。1980年代的文学审美论试图突破这种定义方式,但1990年代以来,反本质主义的文学语境论再次回到从事物的关联性定义事物的思维老路,文学自身本质问题受到质疑,弱化了文学与审美关联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