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0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14篇
民族学   6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190篇
理论方法论   24篇
综合类   377篇
社会学   1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思维方式对语言的结构有哪些影响?本文从形合与意合在句法上与章法上的不同表现,论述了英汉两种语言在结构和表达方式上的不同,并通过实例归纳出一些具体做法,供同行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法学古代文选所涉有的修辞现象较为广泛 ,本文从一些较有代表性的法古文中选取夸饰、警喻、代称、委婉、引用等辞格进行分析 ,以供学习法古文的同志参考  相似文献   
3.
林纾短篇小说的艺术创新,一定程度上打破了清末停滞凝固的小说艺术模式,为当时的文坛注入了一股新鲜的血液.他是近代较早有意识地借鉴西方小说艺术的作家,大大拓宽了爱情小说的艺术领域.其独具特色的"技击小说"为后世的武侠小说提供了可贵的艺术经验.他的小说尽管存在着一些缺陷,但部分作品堪称文言小说的精品.  相似文献   
4.
先秦<易>学已有了相当的发展.汉初传<易>者继起,<易>学开始成为显通学派.昭、宣以迄西汉之末,今文<易>前后承传大畅其势,以孟、焦、京为代表,形成新的<易>学体系.东汉<易>学的演化表现在今文<易>学与谶纬的合流,以及古文<易>学的由微而显.汉代官学地位的确立大大推动了<易>学空前广泛的流传,而象数说的突出发展构成汉<易>主要特色.  相似文献   
5.
6.
试析袁宏道小品的语体解放及其与五四白话散文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散文文体发展史上 ,袁宏道小品所创造、并在以后得到延续的新的语体是五四白话散文语体形成的历史渊源。这种语体较大程度地摆脱了唐宋古文抑扬顿挫的音节、从容舒缓的语气 ,以接近日常形态的方式组织语言 ,从而能更加准确生动地表现思想情感。这是古代散文语体的一次重要解放 ,并成为五四白话散文的滥觞  相似文献   
7.
强行记诵可以提高记忆力,良好的记忆能力是人生成功的重要条件。牢固记诵,可加深理解。广博记诵,能增强才干。背诵优秀作品,启迪智慧,熏陶思想,净化心灵,改变气质,丰富内涵,提高人的品位,获益良多。古代文学教学应认真抓好背诵环节。  相似文献   
8.
由于议论文重在说理,有些同学总觉得自己的文章要么说理无力,要么说的都是陈词滥调,既无新意可言,更如隔靴搔痒。那么,怎样使文章说理深刻透辟又生动形象呢?不妨依照章法,把握方法,巧妙地说理。  相似文献   
9.
清代乾、嘉、道、咸时代的今文经学,在政治哲学和学术思想两方面对古文经学展开激烈攻击。在学术上,清代中叶的今文经学家对《春秋》三传、《尚书》、《诗经》、《礼经》等儒家经典,以及中国经学史、学术史上若干重要问题,均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认识,并进行了大量论证。由于时代的变迁,清代今文经学在诸多方面均与汉代的今文经学有着明显的区别。清代中叶的今文经学对中国近代的学术思想也产生了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0.
古诗文名句训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诗文名句流传甚广,人们对其部分的理解尚有不妥之处。本文择其十者作一辨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