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5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26篇
理论方法论   5篇
综合类   141篇
社会学   1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时间和空间是事物存在不可缺一的条件。作为交际和思维的工具,任何语言都具有时间性和空间性,但不同语言在时空性特质上往往表现出不同的特点,有些语言偏重于时间性表达,而有些则侧重于空间性表达。本文借用与汉语、英语的对比和比较,揭示祖鲁语侧重于时间性表达。首先,在祖鲁语中动词是构词和构句的基础和中心,动词性词根是基础,大量名词由动词派生而来,构句时各种语法意义均附着于动词,形成动词核心体。其次,时态是祖鲁语中非常重要的语法范畴,不但种类丰富,而且具有强制性。再次,祖鲁语中存在一类表示事件之间时间关系的助动词。这些语法特征都说明祖鲁语更侧重于时间性表达。   相似文献   
2.
传统文化与现代化不存在时间上的先后次序,它们是共时态存在的文化一体的两面。不应该用实体论、整体论的观点来探讨传统文化和现代化的关系。本文对传统文化和现代化关系的若干方面进行了分析,认为对传统文化和现代化作历时性的理解是错误的。我们必须坚持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共时性。  相似文献   
3.
法语语法中没有进行时这一时态,文章通过比较英语进行时和法语直陈式现在时及 直陈式未完成过去时的表达方法,分析了在某一时刻或某一阶段正在发生的动作在法语中的相应用法.  相似文献   
4.
宜春话有一个将来时态助词“格”。它可以放在动词、形容词、少数名词、数量词之后,表示事件即将发生。“格”具有离散功能,可看做离散标志。“格”字句常表意愿、推测、提醒、警告。“格”的本字是“去”。  相似文献   
5.
试析法语动词时态imparfait的体涵义范荣关键词时态,体涵义,持续“体”(aspect)本是斯拉夫语言的一种语法范畴,它表达的是说话者对事件的观察方式,通过词形变化来反映事件在不同观察方式下的不同状态。早在本世纪二十年代,法国G.Guillaum...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初步调查了四种方言,汉语方言复数标记,主要分析了北方地区的甘肃省兰州方言,南方江西省宜春方言以及广东省粤语。在汉语方言时态方面,主要调查了河北省唐山方言。调查研究主要是制作文本,配合语音录音。反复收听录音文本,分析不同方言表达复数概念的标记,来总结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7.
作为独立的语篇,摘要通常简明扼要地概述论文的重要内容,在论文中起到重要作用。本文旨在通过非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英文摘要分析其英文摘要的写作能力。我们在CNKI上随机抽取5个学科领域的200篇硕士毕业论文英文摘要,分析其语法特点以及结构特征。研究发现硕士研究生论文英文摘要写作能力不强,一般现在时过度使用,主动语态使用频率较高,摘要内容结构不完整。本文对于提高研究生毕业论文英文摘要写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界"是句尾助词"了"的核心意义,其功能是表示"状态的变化".对<骆驼祥子>两种英文译本的有关数据统计和比较分析表明,句尾助词"了"可以翻译成目的语中的过去、现在和将来三种时态,这进一步证明了句尾助词"了"并非"时"的标志,翻译中"时"的选择主要依赖于时间词语和其他语境信息.  相似文献   
9.
英语动词有十六种时态,要教会学生掌握好这些时态的使用,很重要的一个方法就是通过对比找出各个时态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时间轴法就是这样一种方法:它借助数学中的坐标轴--时间轴,来揭示各种时态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它对动词时态的教学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0.
英语情态动词的时态表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岳好平  莫友元 《云梦学刊》2001,22(5):114-115
针对英语情态动词有无时态形式,这一语言学界存在着较大争议的问题,从形式表征和语义表征方面入手,借助语言学历时及共时的观点,提出并论证了情态动词在形与意都具有时态的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