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篇
丛书文集   8篇
理论方法论   5篇
综合类   23篇
社会学   4篇
统计学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真实是现实主义文学的生命和灵魂,也是众多以现实主义为宗旨的作家努力追求的创作目标。在当代文学发展的不同时期,由于客观环境的制约和作家主观认识的差异,现实主义的真实性在创作中呈现出不同的表现。作为“十七年”文学代表作家的柳青遵奉在先进世界观指导下的真实观,而新时期文学代表作家陈忠实更注重以独特的生命体验去超越时代和政治局限,描写生活的多面性和复杂性,追求历史的本质真实。  相似文献   
2.
2008年8月21时许,海南省海口市某居民小区的一个居民楼里突然传出女子凄厉的尖叫声。随之,一个年轻女子浑身是血跑了出来,大喊救命踉跄着跑了几步就歪倒在门前的地上,不省人事。围观人们叫来了保安,同时拨打了120急救电话和110报警电话。警察赶到后询问女子是哪家的,大家都说,这个女子好像是陈世杰家的保姆……正在人们百思不得其解陈世杰家的保姆怎么会浑身是血出现在小区的时候,一个中年女人挥着刀追出来,嘴里大喊着:我要杀了你,你这个贱人……这个拿刀的女人,是陈世杰的妻子柳青青。五分钟后,警察带走了柳青青,救护车和警车相继鸣叫着,离开了。此时,A座二单元402室,柳青青和陈世杰的家里,橘黄色的灯光朦胧,因车祸去世的陈世杰的遗像挂在客厅中央,面容平和。屋子温馨淡雅,仿佛诉说着一个幸福家庭的静世故事。这个家庭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相似文献   
3.
潮州筝是我国五大古筝流派之一,历史悠久,韵味独特,是潮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柳青娘》是潮州筝中极具代表性的经典作品,其中包含"轻三六""重六""活五"等调式,每种调式又都有着独特的演奏技法与作韵手法。通过对《柳青娘》的调式特点与演奏技法进行分析,可窥探潮州筝深厚的艺术内涵与文化魅力。  相似文献   
4.
张国俊  雷电 《唐都学刊》2012,28(1):23-29
作为革命者的柳青,他是合格的,是值得人们尊敬的,但是作为艺术家的柳青,则是有严重之不足的。他自觉地进行思想改造,其结果是令自己成为了至诚的革命者;他长期地深入生活,其结果是令自己更坚定地为元产阶级政治服务;他遭遇“文革”的灾难,其结果是令自己固守“生活本位”的文学观念;他晚年对《创业史》进行了修改,其的结果是把自己的创作进一步推向了概念化和虚假化。  相似文献   
5.
张国俊  雷电 《唐都学刊》2011,27(4):44-50
《创业史》在一定程度上背离了20世纪50年代中国农村的历史真实,其主要表现为三种:一是将农村各种矛盾政治化,二是将合作化运动浪漫化,三是将农民生存状态虚拟化;《创业史》的"艺术性"是以图解政策为旨归的,其细节的概念化倾向和语言的口号化倾向都十分严重,从而形成了以艺术的表征与图解政策的本质共存一体的"艺术性";《创业史》的人物"性格化"是以消解人性本质为特征的,其主要表现在消解人的物质属性而夸大人的阶级属性,消解人的文化属性而夸大人的政治属性,从而造成了其文化视角的匮乏和人性的缺失。  相似文献   
6.
7.
余刚 《社区》2009,(35):32-32
柳青年画,真绝! 天津城西杨柳青, 有个女子白俊英, 妙手丹青会画画儿……  相似文献   
8.
张琦 《社区》2012,(7):19
"俺就是一个农民,11幅字卖了9543块钱,这全是爱心的力量。"2月5日上午11时,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南坊街道柳青苑社区,一场由社区主任张瑞启发起的爱心义卖活动在元宵联欢会节目中间穿插上演。没想到,11幅书法作品竟然卖了9543元,还把元宵联欢会的气氛推向了最高潮。  相似文献   
9.
20世纪50年代的农业合作化运动是中国共产党在土地问题上的制度创新,有助于巩固新政权和支持国家的工业化建设。柳青用现实主义写作手法艺术地再现了这一历史事件,并塑造了梁生宝这一全新的英雄人物。柳青和他的《创业史》对合作化小说和陕西作家群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0.
柳青是陈忠实文学上的精神导师。在学习写作的艰难过程中,陈忠实接受柳青的文学理念,研摩他的写作经验,所得助益,可谓多矣。但是,到了20世纪80年代,陈忠实逐渐意识到了柳青的文学观念的局限,于是便进行了艰难而痛苦的精神剥离。他终于甩脱了柳青的手,终于超越了旧的文学规约模式,终于摆脱了文学上的依赖心理和幼稚状态。他用"生命体验"来表达自己对文学的深刻认识和体悟,并用它来推激自己的小说写作,从而写出了《白鹿原》这样一部气象恢闳而激楚沉郁的伟大作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