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篇
  免费   0篇
民族学   3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33篇
理论方法论   5篇
综合类   7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班固的《汉书》保存了汉代社会一些具有神话传说色彩的历史,主要体现在《五行志》《地理志》《郊祀志》等部分对于社会文化生活的记述中。班固重视神话传说的历史书写,形成了富有时代特色的民族志风格。  相似文献   
2.
余江  刘雪妮 《云梦学刊》2012,33(5):76-84
汉赋作为有汉一代之文学,从产生之初就伴随和背负上了重重矛盾和尴尬,赋家本身更是充满了矛盾和煎熬。斑回作为“汉赋四大家”之一.其围绕赋表现出的矛盾有其深刻的内涵和原因.他的赋学观鲜明而独特。他基于儒家诗学观的矛盾赋学观、自相矛盾的赋体艺术批评以及理论与创作的自我割裂与背叛是他对赋这种特殊文体的认识矛盾重重的具体表现。班固的矛盾主要缘于其身份的复杂性和当时士人特殊的生存状态与心态。  相似文献   
3.
根据《乐府诗集》的统计数据 ,汉乐府诗歌中本事和作品共同流传下来的占其总数的 44 %以上 ,班固“感于哀乐 ,缘事而发”的评价确是至评。汉乐府作者的创作动机以自我抒情为主 ,少数为了满足社会需要 ,其传播方式呈现出文事结合的特点 ,有的甚至“文依事存” ,诗文不具备独立传播的资格。分别从创作和传播的角度来看 ,对“感于哀乐 ,缘事而发”的古评可以赋予新的含义。  相似文献   
4.
从连珠的艺术特质看其文体渊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一种文体的连珠,前人对其渊源肇自莫衷一是,抵牾颇多.从连珠体的艺术特质出发,通过剖析,发现设喻明理、有合因果逻辑的连珠,其最基本的说理方式--"先列其目,而后著其解",在墨韩管荀诸家所处的春秋战国时代已经开始孕育发展,中间经《吕氏春秋》和《淮南子》,到扬雄手中,连珠这一文体已经基本上区别出自己的文体特质,通过班固、贾逵、傅毅、蔡邕等人的开拓,连珠在东汉获得独立的文体地位,后经晋陆机而走向成熟.  相似文献   
5.
班固在<汉书>中把古代的阴阳五行观念和儒家的"五常"结合起来,从汉代人比较关注的一个独特视角,探究人的性情,讨论政治伦理,对<诗经>做出了不少别有深意的解释,揭示出当时人的灾异信仰、吉凶观念以及伦理思想等等,让人看到了古人丰富复杂的精神和情感世界.就方法论而言,班固以阴阳五行观念解<诗>,也不失为一种有意义的探索.  相似文献   
6.
班固30岁以前,精读《离骚》,得其神韵,著作《离骚经章句》一卷,称屈原“痛君不明,信用群小,国将危亡,忠诚之情,怀不能已,故作《离骚》”,这是班固的基本观点。45岁后将其献上时,增写后序一篇,猛批刘安,对屈原亦颇有微词。两序的差异,主要是作者生存状态的变化所致,但不足以动摇其基本观点  相似文献   
7.
司马迁与班固历史观的异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司马迁与班固在历史观上的差异,对于研究《史记》、《汉书》乃至两汉历史有重要意义。以天人关系、封建正统史观、历史进化、经济观点为着眼点,并分析原因,力图找到学习两汉历史的门径。  相似文献   
8.
戴伟华 《学术研究》2008,(2):126-131
汉代诗歌的发展明确显示出从"歌诗"到"诗"的演进轨迹,而文人五言诗是脱离音乐独立存在的文学样式.一、汉代人有作歌言志言情的传统,歌是汉代歌诗的早期形式,其后则为乐府歌诗.二、西汉和东汉前期可称四言诗为"诗".因四言是<诗经>的主要形式,而五言诗及其它诗式不能称为"诗".三、五言诗的起源与新声杂曲有关,故称五言为杂诗,南朝王融、江淹杂体诗也是指五言诗.四、文学史认为第一首文人五言诗是班固的<咏史>诗,其实此诗初无题名,只是"歌诗".五、文人五言诗大约起源于东汉桓灵之际.  相似文献   
9.
司马迁、班固民族思想之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所处的时代和个人经历不同,司马迁与班固的民族思想是有区别的。本文比较了两人民族思想的异同,并简要评述了其社会价值和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10.
源又叫源头,是指水流起源的地方,如江源、河源、泉源。源头与其流水有着密切的关系。河流的水是否清澈洁净,其源头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东汉班固说:“源清流洁,本盛木荣。”宋代朱熹诗云:“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江河湖海如果发源地草木繁茂,鸟语花香,自然环境优美,其水流必定是清澈可人,造福人类。反之,如果源头自然环境遭到破坏,泥土崩塌,砂石横流,其下游也必然河床淤塞,水流浑浊,洪水为患。 源头的引申意义,便是泛指事物的来源、根源、资源。世间万事万物的发生发展都有一个起源,都有一个过程,都可以找到源头。我们做任何工作,观察任何事物,都应懂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