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篇
  免费   2篇
管理学   2篇
民族学   2篇
丛书文集   15篇
理论方法论   5篇
综合类   101篇
社会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8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林顿山》和《乐园》分别是当代美国非裔女作家格洛丽亚·内勒与托妮·莫里森的名作,两部小说分别刻画了非裔美国人追寻理想家园的两次重要实践——《林顿山》里的黑人中产阶级社区林顿山和《乐园》中的黑人小镇鲁比镇的建立。两次实践虽然均以失败告终,但是两部作品结尾都洋溢着浓郁的希望,契合了"寻乐园、失乐园和最终救赎"的原型主题。这一神话原型的潜在运用,表达了两位黑人女作家思想上的一致性与连贯性,体现了她们对黑人民族命运的关注和强烈的民族情感。  相似文献   
2.
中华民族对待动物的古老原始神话思维对当下文学创作具有潜在影响,在与现代思维理念相交融、碰撞之后发生现代转型,并且这种转型以一种相对固定的母题模式呈现在“动物叙事”文本表达中。原始动物神话的派生形态:动物自然神话与动物图腾神话的溯源研究,导引出动物原型母题中动物作为自然象征、动物作为人的本质性象征两大核心叙事维度,进而深入到对其神话原型母题模式与类型衍生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原型批评以整个文学的历史为背景寻求人类文化心理的基本范型,包含着人类祖先心理和命运痕迹的"原型"存在,决定了文学作品的本质在于向全人类的心灵说话,从而使其具有了超常的感染力.对于原型如何保存和传递,模因论提供了新的更为合理的科学理据.模因论认为,模因是一种信息单位,也是文化的基本单位,通过非遗传的方式,特别是模仿而得到传播.原型的保存是因为大脑的模仿作用,其复制和传播是原型的模因性在起作用.用模因论解释原型批评理论,是文学与社会生物学的一次聚合,这一类似于"多重证据法"的研究方法,有利于拓展原型研究的领域,促进原型批评的现代转型.  相似文献   
4.
狭邪小说中蕴含有丰富的原型 ,它们或隐或显地制约着叙事。具体讲 ,仙人思凡原型建构起“犯戒受惩———凡间磨难———重返仙界”的叙事模式 ;凡人游仙模式则聚焦游仙过程的艰难 ,行为主体超越生死、勘破色相方能成仙。因果相报模式既成为组织情节、安排结构的依据 ,也是制约人物命运的要素 ,“善有善报 ,恶有恶报”成为人物命运的预置模式 ;它还成为增加叙事魅力的手段。乡下愚伯模式建构起“离开乡村到都市———流连都市———逃离都市回到乡村”的叙事模式 ,其价值在于表现都市文明与乡村文明的优劣。  相似文献   
5.
从原型角度看,<射雕英雄传>中的江湖结构、蛇雕意象及郭靖的成人仪式与"道"有着密切的关系,<九阴真经>是道的具体化,郭靖的成人仪式是寻道过程的象征.  相似文献   
6.
满族祭杆与祭乌鸦仪式是东北原始圣婚仪式的变体。虽然它是以"祭天"的形式出现的,但却仍然保留着圣婚仪式的原型:以杆和乌鸦象征圣婚仪式的男女二神及其交媾;以神猪的多产象征原母神、生殖神;以请男女二神吃"圣餐"的手法使二神获得非凡的生殖力;以让人们吃"圣餐"的方法使人们获得强大的繁殖力与生命力。  相似文献   
7.
文学意象的创造不是孤立的,它深受文化传统的影响和制约。本文以“太阳”意象为例,分析了文学意象的蕴涵既有历史的积淀又有在创新过程中的转变,并从接受美学角度指出,读者的文化修养是影响文学意象理解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父子关系是美国当代著名黑人作家詹姆斯.鲍德温毕生探究的一大主题,他的许多作品中都体现了对心目中理想的黑人父亲的渴求。此外,其作品中浓郁的宗教情结同样不容忽视。鲍德温在不同时期创作的三部作品——《向苍天呼吁》、《阿门角》和《假如比尔街能够说话》——中塑造了三种不同类型的黑人父亲形象,而且这些父亲形象都可以从《圣经》以及鲍德温本人的生活中找到原型。从《圣经》原型的角度解读这些作品中的黑人父亲形象无疑对理解作者本人及其作品很有助益。  相似文献   
9.
嫦娥原型所蕴涵的文化精神,表征了女性对于生命自由的追求,对人与自然、人与人有机和谐关系的渴望,昭示着未来女性的成长之路:当代文学女性不仅回归了女神的文化精神,生命力得到了张扬,主体性得到了确认,并随着社会历史的变化,将走向和谐共荣的文化生存状态之中。  相似文献   
10.
瑞士著名心理学家荣格的原型理论有四个重要方面:人格面具(persona)、阴影(shadow)、阿妮玛(anima)和阿妮姆斯(animus)、自性(self)。从以上四个方面来挖掘和分析《远大前程》中的郝维仙这一悲剧女性形象具有重要的意义,她的悲剧有着其自身的人格面具、阴影、阿妮玛和阿妮姆斯、自性等心理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