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4篇
  免费   47篇
  国内免费   17篇
管理学   13篇
民族学   6篇
人口学   11篇
丛书文集   194篇
理论方法论   57篇
综合类   1222篇
社会学   56篇
统计学   9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69篇
  2013年   79篇
  2012年   92篇
  2011年   101篇
  2010年   83篇
  2009年   90篇
  2008年   81篇
  2007年   139篇
  2006年   123篇
  2005年   114篇
  2004年   101篇
  2003年   111篇
  2002年   95篇
  2001年   70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1 毫秒
1.
构建现代远程开放教育考试体系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是基于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开放学习和个别化学习。我们应从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出发 ,依据现代考试测量理论 ,利用现代科技手段 ,建立现代远程开放教育考试体系 ,客观、准确地评价学习者的进步状况以及在学识、能力等方面达到的水平 ,使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不断自我完善 ,培养他们积极进取的精神  相似文献   
2.
正式英语是人们在辩论、演讲、写作和各种仪式等正式场合中使用的标准英语。掌握正式英语的语体风格、词汇色彩和语法结构 ,对英语学习者提高语言交际水平 ,增强英语语感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3.
杨恩寿是晚清重要的戏曲学家 ,其戏曲合集《坦园六种曲》较深刻地反映了清末的时局、科举和社会风尚 ,展示封建末世传统士子的心路历程 ,具有较强的现实批判意义  相似文献   
4.
文章运用关联理论交际观,以汉语散文名篇中特有的形式量词短语及其英译为研究对象,介绍了汉语特有的形式量词短语,并根据关联理论交际观,从翻译是传递信息意图和交际意图双重目的的认知交际活动的角度来解析散文中形式量词短语及其英译技巧。试图证明关联理论交际观能够指导译者过滤汉语中有文化特异性的语言形式,从而顺利传达出原文作者的交际意图。  相似文献   
5.
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有其特殊性 ,而我国现行的刑法、刑事诉讼法对此几乎没有给予适当的关注 ,这不利于依法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 ,不利于减少未成年人犯罪。当前 ,一些地方进行的对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暂缓起诉的改革探索是有益的。建议我国立法机关对此充分重视 ,为未成年人犯罪案件设立有关特别的刑事诉讼程序。  相似文献   
6.
透视明清社会救济史发现,国家荒政的衰败和基层社会自治化倾向的加强,由乡绅倡率的民间社会救济活动不断兴起,但民间力量的生长空间在于不能动摇封建专制统治的根基。在中国传统文化笼罩和社会层级结构固化中的民间社会救济力量,断然不能成为公民组织成长和公民社会形成的“基因”。“双回归”——慈善救济活动回归社会事业本位、政府回归其仲裁者和监督者本色的总趋向,仍将是一个缓慢而艰难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在建构自己理论的过程中 ,对西方近代自由主义的社会契约论思想进行了批判。他的批驳主要体现在 3个方面 :反对社会契约论所采用的个人主义的理论前提 ,认为人本质上是社会性存在 ;揭示社会契约论所预设的个人自由的实质 ,认为这只是形式的自由 ,人的本质同人的存在处于尖锐对立之中 ;在研究方法上 ,认为在对社会 (包括对社会的经济形态和政治制度 )进行的科学分析中 ,应坚持以经验为基础 ,而社会契约论者所采用的高度抽象的论证方式 ,因袭的是传统社会理论的抽象研究方法论范式。  相似文献   
8.
语言形式教学与第二语言习得关系研究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二语言课堂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促成第二语言的习得,而学习者的第二语言习得结果又为第二语言教学提供指导。本文对20世纪60年代以来关于第二语言课堂教学中的语言形式教学与第二语言习得的关系的研究进展情况作一概述,期望能给我们的外语教学研究以启示。  相似文献   
9.
论唐代科举制策试的匡时济俗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乔治忠  崔岩 《河北学刊》2006,26(3):109-113
唐代士人参加科举制策试或私下模拟策试,都直言不讳地批评时弊,提出应对方案。他们的参政议政资格,只要报名科考即可自动获得。皇帝在开科诏令和策试题目中每每自谦德薄才寡,坦言施政失误,国家危难,恳请考生帮助自己。官方对于时政问题从来不规定标准答案,任随考生自主思考,自由表达。这种正视现实的勇气和征集、接受意见的诚恳态度,是唐代统治阶级自强、自信的一种体现。“上下雷同,非国家之福”,是时人共识。在这种背景下,策试才能产生一定的匡时济俗功能。然而,由统治阶级举办的策试,尽管可以揭示某些表层化的社会问题,却无力解决社会顽症;再加上残酷、复杂的政治派别斗争,策试匡时济俗功能的发挥必然受到限制。  相似文献   
10.
The phenomenon of immigration has led to an important increasein the number of social programmes and services for migrantpopulations in many European countries. However, some investigationshave shown that the use of formal resources is extremely lowin these groups. In contrast to the limited utilization of programmesand services, research in the field of social psychology hasrevealed that the primary source of help and support for immigrantsis their own informal social network. After analysing the characteristics,advantages and limitations of formal and informal support systems,this paper presents a typology of social support interventionswith migrant populations that integrates both types of support.Four levels are differentiated: dyadic interventions, socialnetwork interventions, mutual aid groups and community interventions.The development of programmes to strengthen the informal supportsystem is emphasized as an alternative to integrating formaland informal resources in social work practice with migrantpopulati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