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丛书文集   17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163篇
  2022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3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广告词利用谐音来更换成语中的某些成分,用这样的“新编成语”进行产品宣传。但是,商家在实施宣传策略的同时,也必须遵守语言规则和遵守语言使用的社会道德规范。广告词中的成语化用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积极化用,它体现了美词———积极修辞的效果;一种是消极化用,它要么违背了语言本身的规律性,要么违反了社会道德规范。所以,对广告中成语化用要加以规范,做到既符合语言自身规律,又符合社会道德规范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本文论述了英语习语的几种主要的翻译方法 ,其目的是为了解决习语翻译中的困难。运用直译法可以尽量保持原文的民族形式和风格 ;运用修辞法等其它方法可以避免字字对译带来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英汉谚语的语言结构与修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谚语同成语、典故和格言一样 ,是各个民族语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谚语以其凝练、通俗、生动、形象、音韵和谐、富含哲理的特点而成为各民族民间文学的一块奇葩。谚语集知识性、趣味性、文学性于一身 ,是各个民族劳动人民高度智慧的结晶。从结构形式、修辞方法、语体特色、音韵和谐和语用功能方面对英汉谚语的特点进行对比分析 ,从而加强对二者关系的认识和对英汉文化异同的进一步了解  相似文献   
4.
单一的标准不能把成语同熟语的其他类型区别开来 ,应该用综合的标准确定成语的范围。本文提出了三项标准 :音节的标准 ,语体的标准和历史的标准  相似文献   
5.
《牛津英语习语词典》(英汉双解版)是一本很好的英语习语词典,但它存在如下问题:1.条目收录的问题;2.条目义项问题;3.某些词条的英文义项的汉译不够准确(某些词条没有把握好义项的编排原则,某些词条的英文义项的汉译的信息量不足,对某些词条的英文义项的汉译信息过量,某些词条的英文义项的汉译过分概括);4.例证数量和分布问题(有的条目没有例证,有的条目的某义项没有例证,一个义项有两个以上的例证,造成不同程度的义项重复);5.例证的质量问题。  相似文献   
6.
抑制作为一种认知压抑,是语言理解中的认知过程和机制。文章综述了抑制机制在修辞语理解中的作用,从隐喻、习语、谚语三个方面来诠释修辞语本体的字面意义在理解过程中会受到抑制作用的阻止,其喻体的比喻意义才是听者或读者所应接收到的目标信息。  相似文献   
7.
英语习语的临时变体广泛应用于新闻标题语篇。通过分析大量的新闻标题,研究习语临时变体在新闻标题语篇中的语义功能和美学功能,探讨新闻标题语篇中英语习语的临时变体类型,将之划分为语义返朴变体、词汇替代变体和句法结构变体,并结合认知语言学比喻优先理论、概念整合理论和多义推导理论对3种变体类型分别进行理据分析。  相似文献   
8.
通过探讨习语翻译中的异化处理,并结合语言实际,为习语翻译提供一些具体有效的途径,认为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应该设法保留和传达原文特有的形象,避免以译语形象替换原语形象,从而达到"文化传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成语是汉语中的精华,反映了中华民族文化的特色。本文从直译的理论依据、内涵及功能的角度,论述了汉语成语直译的可行性及具体表现、直译与死译的差异。在汉语成语的英译中,直译法能使译文和原文在形式、内容和功能上保持对等,同时传递了中国民族文化,它是汉语成语英译的一种主要的、有效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10.
英语习语变体不仅是语用者对习语创造性地应用,也反映了语用者的认知思维方式。人类在认识和感知世界的过程中取得的经验促成了人类的概念,并以特有的方式在语言结构中加以兑现,人类以与生俱来的认知能力,将身体经验和社会经验投射为抽象的概念结构。英语习语的变体是一般认知过程作用于思维、概念的结果。通过用认知语言学的框架理论和原型范畴理论来探讨英语习语变体的现象,我们可以更加充分地认识英语习语变体的认知本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