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5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6篇
管理学   96篇
劳动科学   4篇
民族学   8篇
人才学   17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160篇
理论方法论   18篇
综合类   381篇
社会学   48篇
统计学   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59篇
  2010年   66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52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0世纪 80年代以后 ,中国文学经历了先锋文学、新写实主义、新现实主义冲击波、民间化等历程 ,在这一历程中 ,英雄主义被有力地消解了 ,但正是这种消解 ,才有文学精神的愤激和呐喊 ,重塑英雄主义才有可能。  相似文献   
2.
学生党员是学校党组织与青年学生紧密联系的桥梁和纽带,学生干部是学生中的骨干,一名党员,一面旗帜。在大学阶段,党员学生干部如何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带动整个大学生群体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和成为党和国家事业的继承人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同志一生十分关注青年问题,对青年作了全面系统的论述,形成了毛泽东的青年观。毛泽东认为:青年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起着先锋和桥梁作用;青年是一祖国的未来和希望;要关心青年,做好青年思想教育工作,促进青年健康全面发展;青年要与工农大众相结合,在社会实践中锻炼成长。毛泽东这些思想在今天仍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还能够继续作为我们青年工作的指南。  相似文献   
4.
“先锋文艺”的形式探索与当代文艺的本体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先锋文艺把文艺的本体归结为纯粹的形式,自由地放纵形式,一味地沉溺于语言叙述的游戏之中,其本体建构存在种种缺陷。当代文艺应当建立自己的独立的本体形态,但同时这种本体又应是开放的,是与历史、社会、现实有着意义联系的。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莫言编剧的两部影片《红高梁》与《太阳有耳》的互本文比较分析,揭示出两部影片分别在两个时代切合各自时代命脉赢得观众的成功的叙事策略;从《太阳有耳》对《红高梁》的继承与发展中看到当代中国电影在探索精神之后的类型意识的觉醒,并认为这是一条繁荣中国民族电影事业的可行之路。  相似文献   
6.
创先争优是深入开展实践科学发展观教育活动的重要体现.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只有教师群体积极创先争优,才能推动学校工作的向前发展,才能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才能为构建和谐校园奠定组织和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7.
以“创先争优”活动为主线,以“电网先锋党支部”创建为载体,以全面提升队伍整体素质为目标,不断加强党建和精神文明建设,确保职工队伍和谐稳定、以日照公司阳光华府大酒店为背景,介绍了酒店的健康规范发展。  相似文献   
8.
正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在保证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推动企业深化改革、促进企业全面发展、保持企业和社会稳定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如何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切实发挥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是国有企业中每个思想政治工作者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结合自己多年的工作实践,谈几点认识和体会。  相似文献   
9.
回望17年诗坛,我们在大多数诗歌千篇一律的声音里发现,那个自"五四"以来就置身于"启蒙"潮头的身影,在三十年后竟然成为政策的传声筒、政治的依附者。社会状况、读者对象、诗歌审美标准、诗人心态的改变,及其病态的"先锋情结",是这代诗人们最终选择"依附者"角色的至关重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10.
安可 《中国扶贫》2016,(22):59-62
井背塘,只有一户人家的村庄 1966年,殷玉珍出生在陕西省靖边县东坑乡一个农民家庭.东坑地处沙漠边缘,十年九旱,是一个出了名的穷乡.殷玉珍家六口人,就靠父亲一个人挣工分养家糊口.因为穷,殷玉珍没有上过学. 女孩子逃出"苦海"的唯一途径就是嫁人,但殷玉珍却被迫嫁给了父亲的救命恩人的儿子——一个生活在沙窝子里的陌生男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