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529篇
  免费   596篇
  国内免费   139篇
管理学   8346篇
劳动科学   759篇
民族学   340篇
人才学   1358篇
人口学   313篇
丛书文集   6660篇
教育普及   2篇
理论方法论   1753篇
综合类   14589篇
社会学   3505篇
统计学   1639篇
  2024年   112篇
  2023年   308篇
  2022年   190篇
  2021年   472篇
  2020年   433篇
  2019年   596篇
  2018年   247篇
  2017年   597篇
  2016年   886篇
  2015年   1120篇
  2014年   3022篇
  2013年   2337篇
  2012年   2264篇
  2011年   2583篇
  2010年   2481篇
  2009年   2824篇
  2008年   2985篇
  2007年   2030篇
  2006年   1871篇
  2005年   1966篇
  2004年   1561篇
  2003年   1822篇
  2002年   1679篇
  2001年   1513篇
  2000年   1415篇
  1999年   625篇
  1998年   403篇
  1997年   209篇
  1996年   186篇
  1995年   157篇
  1994年   112篇
  1993年   58篇
  1992年   48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37篇
  1989年   58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7篇
  193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本文以《白城市人民政府关于白城市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和《白城市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英语听力自动化考试》为背景,揭示了当前初中英语听力教学中留存的问题,结合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英语听力自动化考试实施细则,初步探讨如何进行有效的听力教学。  相似文献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既赋予了共青团事业新的历史使命,也为团干部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当前,团干部队伍建设存在着工作资源不足、工作热情不高、工作创新不够等问题。导致上述问题产生的原因是由于团干部的队伍建设欠缺、能力素质难以胜任、工作作风不够扎实、管理机制不够健全。要加强团干部队伍建设,必须坚持党建带动、强化能力建设、推进作风建设、做好"选管培输"等工作。  相似文献   
3.
陈小君 《学术月刊》2022,(3):124-141
当前土地管理法制面临“弱市场化”“权力中心化”与“城乡背离化”本体性困境,就此需依托“政府—市场”上下联动、“权利—权力”内外反馈及“城乡一体协同发展”而反思转型和纾解。比较考量土地管理法制改革之两条进路,进而把握《民法典》“主体自治”理念对“去市场化”之修补、“权利本位”理念对“权力中心化”之矫正、“法律地位平等”理念对“城乡背离化”之扭转的有效调节和工具功用契机。具体面向《民法典》与土地管理法制因应对接时,应贯彻“私权自治与权力干预相统一”“资产效益与生存保障相统一”“协同发展与差异调控相统一”及“效益增长与持续发展相统一”等基础对接原则;遵循“政策引导—试点先行—入法推广”的基本思路,抓紧土地管理法制“废、改、立、释”等有效对接方法;聚焦农村集体土地且秉持从“权力中心化”转换至“权利中心观”的核心对接场域。着力推动民法典时代土地管理制度优化对策在顶层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统筹的“三块地”持续联动改革、重点的土地整治与耕地保护及其托底的土地管理法制保障机制等多维度发挥改革效能。  相似文献   
4.
5.
本文从制度发展实践的历史角度分析了美国等在监管上对信用评级依赖的简要过程及其原因和目的,探讨了监管依赖导致评级行业的繁荣和具有不成比例的市场影响力可能引发的系统性风险这一严重后果的责任。在此基础上,综合梳理这次国际金融危机前后一些国家和国际监管机构针对评级行业的改革意见,明确提出弱化监管对评级依赖的政策选择与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全面深化改革是当代中国的必然选择。当前我国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如何激发全社会的力量继续推进改革尤为重要。因果链条上促进社会发展的因素错综复杂,改革的动力不可能是单一的,而应该是一个多层次的动力系统。从全面深化改革的内部根本和直接动力、理论对实践的指导动力、实践主体动力、上层建筑的拉动力四个层面对改革的动力体系进行系统分析,对于处理当下多方面的矛盾和问题,集中各方力量全面深化改革有着极大的时代价值和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7.
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涉及到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在改革的过程中,社会行动者的定位是不同的,其激励也大不一样。其中,中央政府承受着公平分配的社会压力,是改革的顶层设计者,肩负着制度供给和统筹协调等方面的责任。地方政府是改革方案的执行者,是制度创新的重要主体,在公共服务均等化等领域有很大的作为空间。社会组织尤其是垄断行业等既得利益者是改革的阻力,但他们又是松散的和软弱的,这也相应提出了选择和优化改革策略的要求。公民参与具有良好的内在激励,并有民主控制和达成共识等方面的意义,对公民的赋权决定着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前景和未来。  相似文献   
8.
论对政治行为的“社会化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在把握一般的基础理论和明确自身内在需求的前提下,破除某些传统政治观念带来的消极影响,为深入推动政治体制改革探索和提供更为成熟的指导理念。突出政府的管理和服务职能,对政治行为做"社会化处理",是对以往经验教训深刻反思的结果,也是提升国家治理水平的题中应有之义。在理论上,它符合国家本质的要求;在实践中,推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发展是对政治行为做"社会化处理"的重要体现。这不是一般性的调整策略,而应内化为中国基本的执政理念和战略高度上的设计,并需要着力体现在政府工作的各方面。  相似文献   
9.
当前,我国正在33个县级单位开展农村土地三项制度改革试点.福建省晋江市是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单位之一.文章基于晋江市三个镇(以T1镇、T2镇、T3镇表示)的三个村(以V1村、V2村、V3村表示)开展的案例调查,对该市农村宅基地利用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宅基地流转与退出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障碍,以及如何通过问题导向的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提高农村土地的集约节约高效利用、稳步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创新等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农户对宅基地的需求与依赖程度,文化传统风俗、农户就业模式是影响农户作出宅基地流转与退出决策的主要因素,其中文化传统风俗与经济发展水平相互影响;土地产权关系不明确、宅基地管理制度及流转与退出机制不完善、资金问题以及宅基地的经济潜力则是实现宅基地流转与退出这一宅基地制度改革目标需要考虑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0.
以微博为代表的社会化媒体的崛起使社会传播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信息传播权开始分散,传统主流媒体的地位受到挑战。社会传播格局的变化使政府传播面临直接传播陷入"塔西佗困境"、间接传播效力弱化、舆论调控手段受到限制等问题。因此,政府需要通过以下方式提升传播力:善用、善待、善管媒体,提高政府新闻执政能力;创造"白箱"政治,提高公众对政府传播信息的信任度;转变政府角色,提高政府信息传播的公平度。提升政府传播力是项系统工程,它需要政府工作人员执政理念和传播观念的转变,也需要政治体制和传媒体制的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