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3篇
丛书文集   10篇
综合类   37篇
社会学   4篇
统计学   5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首先讨论了进出口伪报的定义和估算方法,并使用世界进出口价格指数估算了1982—2005年我国的进出口伪报以剔除价格因素的影响。估算结果和分析表明,我国通过进出口伪报的BOP表外资本外逃在我国资本外逃总额中所占的比重逐年增加、我国进口高报一直保持负值。这说明我国进出口伪报是资本外逃的重要渠道,并且长期存在进口低报以逃避关税的走私违法行为,同时进口低报的非法资本流入也是2005年经常项目巨额顺差的一个不可忽视的潜在原因。  相似文献   
2.
由于转轨期产权制度不完善、对内外资的差别待遇、私人财产保护制度不健全和财政赤字政策等制度性因素,我国出现了大规模的资本外逃现象。为防范和控制资本外逃,应通过健全现代产权制度、取消外资的"超国民待遇"等制度措施减弱资本外逃的动机,以及通过加强金融监管、严厉打击地下银行等措施对资本外逃的渠道加以截堵。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变革的深化和转型经济的发展,中国的资本外逃问题越来越为理论界瞩目。本文在测算我国经济转型时期资本外逃数额的基础上,探讨了宏观环境的负面因素和腐败问题与资本外逃的关系,认为腐败行为导致的国有资产大量流失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资本外逃的形式被外化的,如果腐败问题得不到根治,将会进一步加剧我国的资本外逃状况。  相似文献   
4.
改进的差额法对9个亚洲国家19842004年间资本外逃规模的估算显示,资本外逃给这些国家造成了很大的资源流失且规模呈上升趋势.针对目前资本外逃研究在其惯性和面板数据异质性以及滞后因变量作为解释变量等方面的局限性,引入准方差法并结合动态模型和固定效应模型分析资本外逃的动因.计量分析表明,经济危机、贸易水平和政府支出是资本外逃的决定因素.其中,前两个因素的决定作用是对现有文献的补充.  相似文献   
5.
地下资本流动是开放经济中的一个重要问题。通过不同的方法进行估算,可以发现这一问题对于我国而言,已经不容忽视。地下资本流动干扰了基础货币投放,破坏了金融秩序,放大了金融风险,也助长了腐败行为,必须有针对性的加强管理和引导。  相似文献   
6.
经济管理当局实行资本流出管制的目的,就是希望这种政策能够有效的阻止或减少本国的大量资本流出,但同时由于这种政策会增加本国资产持有者对未来不能自由支配资产的担心,也会产生加强资本外流的作用。国内外很多学者已经证明资本管制政策只在短期内可以发挥这一效能。但是中国和其他一些国家的经验数据表明,有时在短期内管制政策也无法发挥当局期望的作用,而对资本外流的加强却可能起到了主导作用。通过一个理论模型,解释在短期内资本管制政策加强资本外流作用的发生机制。  相似文献   
7.
阿根廷是金融自由化的典范国家之一,在早期,它大量吸引跨国银行投资,虽说这给本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帮助,但反过来引发的资本外逃问题给本国的金融体系稳定造成了严重的打击。着眼于我国利用外资机会比较多的事实,外资的流动性势必会对我国的金融稳定带来不可预估的影响。因此,我国在逐步进入国际化的进程中,应吸取阿根廷的教训,慎重对待外资来源,防范金融危机的发生。本文从在阿根廷的金融危机背景出发对资本监管问题进行了分析,再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对我国金融危机防范问题的思考。  相似文献   
8.
资本外逃是金融危机产生的催化剂与蔓延的助动器 ,对一国经济安全构成极大威胁。通过介绍资本外逃及其测算模型 ,运用间接法对我国资本外逃进行估算 ,结果显示中国存在严重的资本外逃现象。在详细分析中国资本外逃的产生原因之后 ,具体提出了一些相关防范对策  相似文献   
9.
人民币升值压力下的“热钱流入”与“资本外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2002年以来,在人民币升值压力的影响下,中国国际收支表中的“误差与遗漏”项目连续三年出现顺差。长期以来,“误差与遗漏”项目下的逆差一直被视为资本外逃的证据,因此,“误差与遗漏”出现顺差无疑意味着我国资本外逃的状况正在发生变化。这一变化到底意味着什么?既然“误差与遗漏”逆差意味着资本外逃,那么顺差的出现是否意味着我国已不存在资本外逃问题?另外,“热钱流入”与“资本外逃”究竟存在着怎样的联系?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