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90篇
  免费   291篇
  国内免费   24篇
管理学   2098篇
劳动科学   131篇
民族学   239篇
人才学   280篇
人口学   77篇
丛书文集   2663篇
理论方法论   499篇
综合类   4797篇
社会学   909篇
统计学   312篇
  2024年   63篇
  2023年   255篇
  2022年   177篇
  2021年   226篇
  2020年   208篇
  2019年   192篇
  2018年   75篇
  2017年   106篇
  2016年   148篇
  2015年   266篇
  2014年   862篇
  2013年   647篇
  2012年   767篇
  2011年   1006篇
  2010年   791篇
  2009年   935篇
  2008年   1191篇
  2007年   818篇
  2006年   591篇
  2005年   580篇
  2004年   397篇
  2003年   417篇
  2002年   397篇
  2001年   428篇
  2000年   216篇
  1999年   77篇
  1998年   50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3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受顾炎武风俗观影响,晚清新史学的"民史"观赋予古语"风俗"以新意,有了民族性的内涵。以俗观史、以俗证史、以俗写史,成为邓实等人风俗著述的基本特征。同时,受英文Folklore的影响,古语"民俗"也有了新意。作为五四新文学运动的助产士,更多指陈民间文学的"民俗"同样有了民族性的意涵。在20世纪前30年,中国现代民俗学运动出现了风俗与民俗的混用,最终民俗胜出。然而,在社会科学化的民俗学全面莅临之际,史学一直是中国现代民俗学运动的根性。因民族性而衍生的国家属性使中国民俗学有了独特的轨迹和品性。  相似文献   
2.
1957年《文艺学习》刊登的“夏可为来信”引发了关于青年的写作、职业和出路的社会性讨论。“夏可为来信”呈现了青年普遍的成长之惑,得到了茅盾、赵树理和老舍的回应,成为考察20世纪五六十年代青年问题的重要现象和事件。赵树理是“夏可为来信”的最早对话者,他对青年出路的思考体现在大量议论性文字和《互作鉴定》《杨老太爷》《卖烟叶》等小说叙事中,通过“生病/疗救”和“劳动/写作”叙事逻辑对沉迷写作、不安心劳动生产的知识青年进行劝谏。“夏可为事件”显示了青年一代在五六十年代新的语境下渴望自由选择甚至弯道成长的诉求,以及青年在有限申诉、抗争后臣服于政治要求与青年治理体系的复杂过程。  相似文献   
3.
法律必须尊重人的自由和尊严,严禁把人仅仅当作手段来对待。尊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基于自由意思决定的“认罪”、“认罚”,就是主体性原则的彰显。因此,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法哲学根基就是主体性原则。只有按照刑事诉讼法的规定来安排刑事诉讼活动,使之规范化、程序化运行,该刑事诉讼程序才是“正当的”。认罪认罚从宽结果的正当性,寓于正当程序之中。在符合了认罪认罚的条件后,对犯罪人的刑罚予以“从宽”。这是因为通过考量犯罪人的“认罪”与“认罚”,能够得出再犯的危险性可能不复存在,符合刑罚个别化机能。这样,“从宽”就有了实质上的根据,这就是优先考虑特殊预防的综合预防理论的思考方法。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九大报告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原则和基本观点,深刻地阐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解新时代、新思想,是我们理解体会十九大报告和十九大精神的一把钥匙。仅从报告在对时代问题的准确研判、对主要矛盾的深刻认识、对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历史担当方面看,这篇纲领性文献鲜明地表达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时代观、矛盾观、人民观。首先,在时代观视角上,对时代问题作出准确判断,对当下中国发展的新历史方位作出准确把握,显示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历史观特别是在时代观上的充分自信。其次,在矛盾观视角上,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特征和主要矛盾作出新的深刻分析,发展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要矛盾问题的观点。再次,在人民观视角上,全方位、多角度和深层次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历史地位和作用的观点,通篇贯穿着"以人民为中心"的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彻底地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代表的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体现了人民至上的价值追求,也彻底地体现了党的宗旨意识。总之,党的十九大报告,通篇贯穿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精髓,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5.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蕴含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价值目标、代表人民根本利益的价值标准、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的价值诉求。以上内容归结到一点,就是人民至上。透彻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人民至上的价值向度,有助于我们党更加自觉地坚持人民立场,始终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从而更好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造出无愧于人民的业绩。  相似文献   
6.
《社科纵横》2018,(5):11-14
围绕贯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切实增强八种本领,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生动体现,也是在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中坚持党性和人民性高度统一的生动体现。我们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自觉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把党自身建设好、建设强,确保党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努力用智慧和汗水创造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业绩。  相似文献   
7.
《社科纵横》2019,(6):10-13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习近平代表中华民族向全世界发起的伟大倡议。它是以对人类未来命运的深刻关切作为理论思考的起点,主张以人民为主体,依靠人的力量来共同构建包容和谐的未来大同世界,把人民的美好生活以及全面发展作为最高价值诉求。这一伟大理念从人出发、依靠人、为了人的逻辑演绎,彰显出深刻的人学致思理路。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正在走向世界,成为全人类共同奉行的崭新价值理念。  相似文献   
8.
9.
政党协商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重要内容,是实行科学民主决策的重要环节。民主党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在政党协商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作为政党协商重要参与主体的参政党,仍存在自我认知度不够、参与自主性不足、参与能见度不高、参与创新性缺乏等主体性困境。有效破解参政党主体性困境,亟需全方位推进参政党自身建设:提高政治认知力,彰显参政党的主体形象力;增强组织整合力,提升参政党的主体参与力;激活内在驱动力,扩大参政党的主体影响力。  相似文献   
10.
公民参与公共服务的有序性和有效性并非直接相关,可以从有序性和有效性两个维度分析公民参与及其治理效能的关系.为提升治理效能,以程序性规则为核心的制度设计能更为充分地保障公民有序有效参与公共服务,实现公民与政府之间的良性互动与有序合作.基于全过程民主、程序性权利和共同体秩序等公民参与的程序性价值维度考量,再以环境保护领域中的公民参与为例,从公开公示机制、意见表达机制、回应吸纳机制、监督评价机制和责任追究机制等方面构建公民全过程参与制度,并探索公民参与的方法和策略.通过公民参与的程序性价值内化、方法创新与技术转型来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