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0篇
民族学   1篇
丛书文集   11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56篇
社会学   1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The notion that body modification occurs when one undertakes practices like tattooing, piercing or scarification, engenders discourses in which: (i) body modifiers endorse such practices as self‐constructive, distancing their practitioners from social regulation and a deterministic biology, whereas; (ii) critics condemn their seemingly violent, corporeal interference. However, in suspecting that such analysis should be attentive to the concurrent individual and social co‐constitution of behaviours, a sociological and post‐structural interrogation of this characterization of body modification as a “sovereign, denaturalizing” endeavour is demanded. An engagement with the originary violence of Derridian deconstruction will duly re‐conceive body modification practice as not something which introduces violence to corporeality. Rather, violence will present as a primordial differentiating process which bodies always already condition, and by which they are conditioned/produced/modified. The second issue at stake in this article will thus develop as a contestation to the characterization of “body modification” as an exclusive category of practice. Such practices do not arrive, pre‐existing, but rather manifest as the originary violence/differentiation of bodies‐as‐modifications‐which‐modify. This re‐defines modification from something that agentive subjects introduce to bodies, to something that subjects‐as‐bodies cannot help but be. Consequently, individual agency is not divorced from behaviour, but emerges as a corporeal, social production.  相似文献   
2.
目前我国的翻译理论研究正处于解构主义多元化的阶段,解构主义翻译观的新思路和新视角对于我国当代翻译理论建设有着的积极作用。不可否认解构主义理论本身有诸多的局限性,但其所蕴涵、倡导的解构精神,对于开拓研究视野、深入认识翻译的本质、建构更加科学理性的翻译理论体系无疑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在借鉴外国思想文化的同时也要继承地发展我国优秀的传统翻译理论,以期科学系统地构建自己的翻译理论。  相似文献   
3.
德里达的马克思主义观,是德里达关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主要表现在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和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问题的回答上。德里达的马克思主义观不是凭空出现的,而是有其产生和发展的主客观条件。德里达马克思主义形成的客观条件是:后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出现了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潮;苏联东欧剧变,马克思主义发展遭遇重大挫折;资本主义世界千疮百孔,马克思主义批判武器并不失效。德里达马克思主义观形成的主观条件是:成长环境坎坷,认同马克思主义;研读经典著作,走进马克思主义;师从阿尔都塞,结缘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4.
“危险的增补性”意味着词这样的特点 ,即词总是不断地派生于与它临近的词 ,寄生于另一个词。这个特点不仅是对德里达的解构概念的生动描述 ,也是德里达读写方法的奥秘。其“危险”指说话和写作过程中离开了最初的愿望 ,离开了记忆的逻各斯 ,这样的解读超越了哲学的界限 ,倾向于一种哲理化了的文学。  相似文献   
5.
在苏东剧变、社会主义遭遇挫折的世纪之交,德里迭出版了<马克思的幽灵>一书,郑重提出要维护"马克思的幽灵",即维护一种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德里达对马克思文本的重新解读不是要回到传统的马克思,而是要借"马克思的幽灵"来建构一种解构的马克思主义,以在全球化语境中祛除.新国际"话语的"宏伟叙事",呼吁异质性.  相似文献   
6.
Horizon是现象学运动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胡塞尔的Ho-rizon是狭隘的、“平面”的。胡塞尔之后的现象学运动进展的一个维度,就是这种Horizon不断被扩展:伽达默尔将历史的因素补充进去,提出了“视域交融”理论;海德格尔则对Horizon作了一种立体的扩展,Horizon成了人们存在的境域;梅洛·庞蒂在海德格尔存在论的基础上,指出厚度、身体、他者等不可见者都是我们存在的Horizon,丰富了存在的理论;德里达则批判了胡塞尔、海德格尔等人在场的形而上学,将不在场纳入Horizon之中。Horizon的扩展,极大地改变了现象学的特质。  相似文献   
7.
1966年,雅克·德里达在美国发表演讲《人文科学话语中的结构、符号与游戏》,标志着结构主义开始进入了解构的时代.本文通过对德里达这篇文章的解读,梳理德里达与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在观点、方法以及目的上的联系和差异,进一步证明德里达的解构主义思想是对列维-斯特劳斯结构主义思想的发展和延伸,并再现了其思想价值.  相似文献   
8.
德里达的"幽灵政治学"彰显着特定的伦理宗旨与理念,其伦理形态的主要内容蕴涵了学会更好生活的人文伦理向度和持守正义的政治伦理向度。通过对"学会生活"这句"习惯指令"的语义学考察,德里达把"幽灵政治学"理论形态的伦理向度慢慢呈现了出来。在他看来,生活,按其本初含义,是无法主观学会的,也就是说,人不能靠自己,必须借助其他事物的指导和引领才能学会生活。因此,我们必须接受"幽灵"的指引。在高度集约化的时代,以马克思的批判精神为参照对象,才能恪守正义,秉持良知。  相似文献   
9.
3H思想在20世纪上半叶几乎同时进入到法国,这使得法国哲学界呈现出一道独特的文化景观:黑格尔是经过依波利特诠释过的黑格尔;胡塞尔是经过萨特、芬克和唐·迪克陶折射过的胡塞尔;海德格尔是经过萨特曲解过和勒维纳斯警醒过的海德格尔。这一切给德里达早年的学术视野和理路提供了基本的运思框架:“思辨性差异”、“有限性”、“存在的辩证法”、“原素”、“延迟”、“超世间性”、“拆解”和“绝对的他者”等等。再现这一历史文本的效应过程不但能廓清德里达早期思想研究上的迷雾,同时也能防止国内有些学者单纯从文学或中国传统文化的角度对德里达思想作望文生义的解释。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国内翻译界对德里达的认识仅仅局限于他的早期翻译思想。上个世纪末,德里达提出了“确当的翻译”的概念,这标志着他对自己前期翻译思想的修正。德里达翻译思想的转变对于国内翻译研究者有很大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