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互文性”视阈下的《孤独者》的想象空间
引用本文:吴翔宇,胡培培.“互文性”视阈下的《孤独者》的想象空间[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1):21-25.
作者姓名:吴翔宇  胡培培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文学院,湖北,武汉,430072
摘    要:<孤独者>是一篇内涵很丰富的小说,在"互文"的研读视野中,文本内三个人物的"孤独"命运形成互文式循环:魏连殳与鲁迅其他小说的人物构成了互文式"孤独者"谱系;<孤独者>对"魏晋名士"、"零余者"这两个前文本进行了互文利用;文本中关于"孩子"话题的讨论与鲁迅"孩童现"发生了互文引证.在共时和历时的网络体系中,在此文本与他文本、文本和文化语境的相互指涉和映射下,建构起多雏度的语言形象、文本语义结构、互文符号范式.

关 键 词:鲁迅  《孤独者》  互文性  语义网络  互文性  阈下  孤独者  范式  互文符号  文本语义结构  语言形象  映射  指涉  文化语境  他文本  网络体系  引证  发生  利用  前文本  零余者  魏晋名士  谱系  构成
文章编号:1673-0429(2008)01-0021-05
修稿时间:2007年10月18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