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于鲁迅与进化论关系的研究,学术界一直以来在方向上集中于鲁迅与严复或与《天演论》的关系方面,人们普遍接受的是严译《天演论》对鲁迅有绝大影响.这是对鲁迅进化论来源这一重要问题研究的欠缺.事实是鲁迅在留学日本之前,并没有通过严复真正达到对进化论的理解.鲁迅的进化论思想主要来自日本学术思想界对达尔文学说的引介,通过日语阅读日本学者介绍的进化论,特别是丘浅次郎的《进化论讲话》,鲁迅才真正达到了对进化论的理解.  相似文献   

2.
鲁迅的女性主题文本具有不同于以往及同时期其它创作的独特内涵,作家在文本中把对女性自主意识、生命权利和价值的肯定与对女性自身缺陷的揭示和批评并重,表现出更深意义上的女性关怀。  相似文献   

3.
<正> 近来有人指出:在我们面前站立着两个鲁迅,一个是历史上有血有肉的鲁迅,另一个是鲁迅研究者笔下的经过种种描绘的鲁迅。这的确是事实(当然后者已经不只一个鲁迅了)。从道理上讲这二者应当是统一的,研究者笔下的鲁迅应当反映历史上鲁迅的真实面貌。可是,  相似文献   

4.
孙逊 《理论界》2013,(10):116-119
文章以鲁迅的名作《孔乙己》作为切入点,通过对文本的深读,分析孔乙己的人物形象和隐喻.由此重新诠释鲁迅本人对于新文化运动和反儒反孔思潮的复杂态度,还原鲁迅作为思想家深邃复杂的思考,并进而探讨新文化运动中反孔思潮的产生原因和清末民初知识分子的整体精神状态.  相似文献   

5.
这首诗,鲁迅曾两次题赠,款识分别如下:“京华堂主人小原荣次郎先生携兰东归以此送之”;“送日本小原君携兰东归之作”。《鲁迅日记》一九三一年二月十二日记载:“日本京华堂主人小原荣次郎买兰将东归,为赋一绝句,书以赠之。”书赠小原的是以“京华堂”起句落款的那一幅。诗题上的0.E.即小原英译名Obara Ejlro的缩写。京华堂开设在日本东京,经营中国文玩、兰草。此诗近取远譬,托言咏兰,喻指“九畹贞风”的革命者。关于这首诗的以花取兴、引类设喻,历来注家都曾注意到这一特点,但是在解释上颇有同异。这里,我想参以己意,试作句释,不妥之处,请同志们指正。  相似文献   

6.
<正> 《红楼梦》的结构气势恢宏开阔,又曲折跌宕摇曳.而前后关合照应,非胸中有丘壑机杼者不能为.本文将着眼于小说文本的整体框架及空间布局作些分析,企及把握文本结构的一些奥秘,并探索其美学意义.  相似文献   

7.
鲁四老爷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迅小说《祝福》里的鲁四老爷,一直以来的评论都认为是顽固遵守儒家三纲五常、以封建礼教歧视祥林嫂并最终导致祥林嫂死亡的“腐儒”,也是鲁迅在五四时期通过杂文和小说大肆抨击、否定的“吃人”封建性传统的代表.但是,通过细读文本,联系鲁迅对儒与道的一贯言论,我认为鲁迅笔下的鲁四其实是对儒教理学一知半解的“伪儒”或小儒,他并不认真恪守儒教道德规范,同时也一定程度地信奉道教的养生养性和无是非、无坚贞、实用主义等,是半儒半道、表儒内道,对儒道的理解和遵循都是半真半假的人物.这样的思想原则是他对祥林嫂始则厌之用之,终则赶出家门的内在原因,也是鲁迅描写和批判这类人物的用意和一以贯之的文化立场与态度.  相似文献   

8.
鲁迅的文字学修养中含蕴了甲骨文和《说文解字》示意于象、藏神于形的思想菁华,而鲁迅的美术表现力加强了他对文字形象的把控力。这体现在鲁迅的若干作品中具有言简意赅、形神兼备的审美特征。关注文学鲁迅和画者鲁迅之间的内在联系,有利于其文本诠释意义上的丰富和完善,有利于发展文化学意义上对鲁迅展开的多元视角研究。  相似文献   

9.
郭小英 《兰州学刊》2008,11(3):173-175
鲁迅的三种自传分别写于1925年、1930年和1934年。文章通过分析鲁迅三种自传文本之间的微妙差异,以此分析鲁迅的自传文本与鲁迅的个体身份认同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一直以来,大陆法系关于法律解释目标或任务存在主观论、客观论和折衷说的分歧,难以解决.而实际上,富勒"程序自然法"学说蕴含了对该问题的答案.其"法律的公布"、"法律的明确性"和"官方行为和公布的规则之间的一致性"三项原则构成了法律文本的解释性准则,并由此决定了法律解释的任务是"重述"法律文本的公开性内容.即法律解释指向并限于法律文本;立法资料不能构成解释法律文本的依据;法律解释是且仅是对法律文本公开性内容的重述.这是属于客观主义的解释立场.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本体的存在,外在的他者,内在的自我三个角度对鲁迅作品<野草>进行文本分析,将<野草>所体现的鲁迅式的哲学底蕴归结为对存在的根本性否定和反抗、对外在他者的仇恨和拯救、内在自我的分裂和对立,并在此基础上挖掘出鲁迅的原罪意识、受难意识、否定意识、拯救意识、自虐倾向等深层心理.  相似文献   

12.
李丹 《北方论丛》2007,(3):29-32
从鲁迅对施耐庵及《水浒传》的考证评述和鲁迅对《水浒传》的接受情形看,鲁迅不畏强权,勇于反抗压迫,荷戟鏖战的抗上精神以及崇尚“个人的自大”的独异精神实源于他对《水浒传》文本的缜思细琢和穿越历史时空的联想。在文学层面上,鲁迅从大众语、小说笔法、人物塑造及“杂取种种,合成一个”的维度上获得了解读《水浒传》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关于鲁迅《野草》的几个意象的解析(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由于《野草》文本的象征性及其内涵的繁复沉厚、歧义丛生,因此出现了诸多对它的误读误解。剥离并 澄清这些附加在《野草》和鲁迅身上的因误读而形成的观念,回到《野草》的具体文本,从《野草》的具体文本出发,对 于准确地全面地整体地认识其思想趋向,进而全面地整体地揭示、把握鲁迅的心理-精神结构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4.
2006年中国鲁迅研究中的焦点是关于鲁迅的纪念性文章,主要围绕着如何走进真实鲁迅和呼唤真实的鲁迅.在鲁迅作品研究方面,主要侧重于小说整体性研究,对鲁迅翻译的研究加强了.在比较研究方面.鲁迅与古代作家的关系研究取得重大进展,得力于王吉鹏及其一批研究生.生平研究方面,鲁迅厦门时期的生活受到关注.鲁迅的当代价值及意义是争论的热点,这方面仍需要加强.  相似文献   

15.
政治事功意识对鲁迅文本的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文军 《云梦学刊》2010,31(3):110-112
政治事功意识使鲁迅的写作在政治和艺术两个方面同时获得了成功。在政治上,它为这些作品强势进入官方意识形态流通体系提供了充足的空间.使鲁迅的影响力在广度和深度、空间和时间上都遥遥凌驾于其他任何作家之上。在艺术上。政治事功意识的参与使政治性与个人性的辩难格局得以形成,从而带来了鲁迅文本在主题上的含混、暧昧和多义性。  相似文献   

16.
鲁迅与茅盾在走向左翼文学的过程中,文学取向明显不同:鲁迅的创作经历了由"很认真"到"油滑"的变化,"油滑"是鲁迅"左联"时期创作上的一大特点;茅盾的创作则经历了由"写实"向"理论"的转化,强调运用革命"理论"来分析现实,获得主题,是茅盾"左联"时期形成并支配了他此后创作的主导性思维。  相似文献   

17.
清乾隆年间,内地民人大批入澳门习天主教,并自建教堂唐人庙。禁教时,唐人庙的活动引起清地方官吏的关注上奏乾隆,进行查封。唐人庙的查封说明乾隆对天主教的控制已不只限于内地,其禁教比雍正更严厉。  相似文献   

18.
从民国史的视角看鲁迅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位巨人。鲁迅的创作是中国现代文学的经典。“经典的”比“普通的”涉及的问题更复杂、范围更广泛、历史意蕴更丰厚。鲁迅创作文本诞生伊始便好评如潮,但不可否认其出发点和目的并不尽相同,而且随着鲁迅创作经典化的实现进程,这一点也愈加突出。正因如此,对鲁迅的重新理解和再评价一直就没有停止过。鲁迅的“深刻”与他关注的问题、思维的方式、思考的方法以及表达的独特性有关,而这些在今天还远未过时。因此,在许多场合和许多领域,我们都仿佛和鲁迅不期而遇,他让我们汗颜,让我们警醒,让我们想得更多。2006年,鲁迅已经离开人世70周年。“重读”鲁迅,这是我们对鲁迅先生的最好纪念。  相似文献   

19.
重读《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位巨人。鲁迅的创作是中国现代文学的经典。“经典的”比“普通的”涉及的问题更复杂、范围更广泛、历史意蕴更丰厚。鲁迅创作文本诞生伊始便好评如潮,但不可否认其出发点和目的并不尽相同,而且随着鲁迅创作经典化的实现进程,这一点也愈加突出。正因如此,对鲁迅的重新理解和再评价一直就没有停止过。鲁迅的“深刻”与他关注的问题、思维的方式、思考的方法以及表达的独特性有关,而这些在今天还远未过时。因此,在许多场合和许多领域,我们都仿佛和鲁迅不期而遇,他让我们汗颜,让我们警醒,让我们想得更多。2006年,鲁迅已经离开人世70周年。“重读”鲁迅,这是我们对鲁迅先生的最好纪念。  相似文献   

20.
重读鲁迅:客观态度与同情理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位巨人。鲁迅的创作是中国现代文学的经典。“经典的”比“普通的”涉及的问题更复杂、范围更广泛、历史意蕴更丰厚。鲁迅创作文本诞生伊始便好评如潮,但不可否认其出发点和目的并不尽相同,而且随着鲁迅创作经典化的实现进程,这一点也愈加突出。正因如此,对鲁迅的重新理解和再评价一直就没有停止过。鲁迅的“深刻”与他关注的问题、思维的方式、思考的方法以及表达的独特性有关,而这些在今天还远未过时。因此,在许多场合和许多领域,我们都仿佛和鲁迅不期而遇,他让我们汗颜,让我们警醒,让我们想得更多。2006年,鲁迅已经离开人世70周年。“重读”鲁迅,这是我们对鲁迅先生的最好纪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