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高校作为精准扶贫的重要生力军,在长期的定点扶贫中,探索出了卓有成效的扶贫模式。通过对第一批参与定点扶贫44所教育部直属高校的扶贫报告进行文本分析,从教育、产业、人才、医疗四个方面概括了高校扶贫工作的主要做法,进而对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河北农业大学四所有代表性的农业高校的扶贫模式进行案例分析,剖析农业高校精准扶贫模式的基本内涵和主要特征,提出了推进农业高校精准扶贫模式创新的路径:更新扶贫理念,着力建立长效扶贫机制;聚焦产业扶贫,着力建设农业综合体系;深化校企合作,着力促进产学研一体化;注重精神扶贫,着力培育乡村文化共同体。  相似文献   

2.
定点扶贫作为中国大扶贫格局体系中的重要力量,对中国当前的减贫成绩有巨大贡献,并将继续发挥作用。贵州的定点扶贫实践在中国的扶贫经验中具有典型性,其较早采取下派工作队作为扶贫的组织行动方式沿袭了中国共产党的农村治理经验。但定点扶贫的组织动力及下派工作队的组织方式在高效推进扶贫工作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也面临一系列的实践困境,具体表现在行动目标的偏离、组织权力的非规范使用及成效评估弱化等实践困境,急需通过理清行动目标、规范权力使用以及完善财务和评估制度体系等方式研究解决。  相似文献   

3.
产业扶贫是当前中国实施精准扶贫战略的重要方式。如何推进、其效果如何,直接关系到精准扶贫工作的成效。研究表明:产业扶贫在政策目标上是确定性的,即要为贫困户提供稳定的就业机会,稳定的收入来源,实现"造血"功能,但由于受参与者、政策结构、技术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实践过程和结果又充满着不确定性。因此,如何创造条件,以扩大产业扶贫的确定性结果,最大限度地缩小不确定性的边界,既是当前中国精准扶贫的主要目标,也是精准扶贫工作取得实效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4.
产业扶贫在脱贫攻坚中发挥了关键作用,高校以其科技和人才优势探索出了产业扶贫有效模式。从南京农业大学定点扶贫贵州省麻江县产业扶贫的实践中,凝练出帮助做好产业发展顶层设计,推动传统产业提档升级、特色产业转型增值、新型业态融合发展,多元参与和牵引保障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经验。在由脱贫攻坚转向乡村振兴的新时期,高校产业帮扶需要建立监测体系,发现并矫正产业布局及发展偏差;构建帮扶联盟,形成并发挥高校产业帮扶的协同优势;培植人才资源,激发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  相似文献   

5.
产业扶贫是精准扶贫的重要措施之一。实践上,禹州市在推进烟叶产业扶贫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如经营粗放、基础设施建设薄弱、扶贫资金渠道单一和新型经营主体培育乏力。有效解决上述问题,要加大对经营主体的培训力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拓宽扶贫资金渠道和探索产业扶贫新模式。  相似文献   

6.
随着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深入推进,我国脱贫攻坚任务依然艰巨,应实施多种组合扶贫方式,各社会组织广泛参与,特别是民营企业可利用自身独特的优势提供可持续产业链支持,对贫困地区及贫困户精准施策,实现共同富裕。本文通过调查分析民营企业恒大集团对贵州大方县的易地移民搬迁精准扶贫工作,总结其易地移民搬迁扶贫、产业扶贫、教育扶贫、就业扶贫等综合全方位扶贫的经验,提炼出斩断穷根式的易地搬迁模式、搬迁点配套产业模式等精准扶贫的模式。在此基础上,提出进一步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产业扶贫益贫性的强弱,决定产业扶贫成效的高低。笔者认为,农户的生计响应是制约产业扶贫益贫性的关键因素,其响应的维度和强度直接反映出产业扶贫益贫的维度和强度,进而影响到产业扶贫的总体成效。本文以可持续生计理论为基础,阐释"生计响应-多维益贫-持续脱贫"的产业减贫逻辑,尝试建构"4维度-3强度"生计响应测度要素与体系,并以贵州瓮安县为研究样本,分析其产业扶贫生计响应的结果特征和影响因素,提出产业扶贫必须注重农户的生计响应,创建和完善以资产、收入、能力和精神益贫等为要素的多维益贫机制,以期促进农户生计转型升级,实现可持续脱贫目标。  相似文献   

8.
截至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已经实现脱贫,不过脱贫摘帽并不是终点,还需要深入推进精准扶贫工作,有效巩固脱贫成果和实现共同富裕。在这一背景下,陕西省也深刻认识到体育旅游产业之于精准扶贫工作具有强大的包容性和多元性,涵盖了产业扶贫、文化扶贫等方面内容,可以增强地方自我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并在实现精准扶贫中带领当地群众真正走向共同富裕。本文联系陕西省发展体育旅游产业的优势,对陕西省体育旅游产业助力精准扶贫的现状进行仔细分析,并尝试从加强统筹规划设计、完善配套设施建设、构建特色旅游产业、提升综合服务水平等方面入手,提出几点有效的改善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陈秋煜 《源流》2012,(9):23-24
从2009年省委、省政府提出开展扶贫"双到"工作以来,汕尾市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扶贫"双到"工作的一系列决策部署,采取了多种扶持方式,创新了各种帮扶措施,全力推进扶贫"双到"工作的开展。2011年省委省政府在汕尾市召开扶贫"双到"工作现场会,充分肯定该市扶贫"双到"工作。2012年6月4日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副...  相似文献   

10.
云南健康扶贫的现状分析、实施困境与路径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施健康扶贫工程,啃下"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硬骨头,对云南打赢脱贫攻坚战意义重大。深入推进云南健康扶贫,要坚持健康优先,切实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实施"靶向治疗",提升健康扶贫的精准度和满意度;补齐贫困地区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短板,让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更加平衡和充分;强化政策衔接和产业培育,使健康扶贫的成效更加持久;要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完善贫困地区公共卫生体系;评估健康扶贫政策成效,深化扶贫领域调查研究,以问题为中心整合学科,把握好健康扶贫的方向、节奏和力度,在破解问题中提升边疆民族地区健康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相似文献   

11.
精准扶贫是我国扶贫新阶段扶贫开发的重大战略部署之一,产业扶贫是精准扶贫的关键。旅游业作为新兴的综合性产业,具有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多重功能。发展旅游业已成为较多民族地区摆脱贫困、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首选举措。文章以旅游产业为引领,以生态、旅游、民族文化和特色农业"四链"特色产业群为精准扶贫机制,进行了理论分析和案例分析,提出产业政府主导化、产业精英引领化、产业生产组织化、产业发展生态化、产业民众参与化等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医疗精准扶贫是解决"因病致贫返贫"现象的有效举措,但由于缺少抓手,"精准性"难以把握。鉴于此,靖江新桥镇人民政府创设了"126"医疗精准扶贫模式,其中"1"代表一套精准保险救助机制,"2"是设计了门诊住院就医及救助报销两个流程,"6"是构建了贫困人员库、健康档案库、首选药品耗材目录库、首选检查治疗目录库、首选定点医疗机构库和技术合作单位及专家库六个资源库。实地调研发现,该模式经过半年多的运行,有效解决了医疗扶贫的"精准性"问题,为我国乡村医疗精准扶贫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可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3.
后精准扶贫背景下产业扶贫是实现脱贫攻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路径,多元主体协同推进成为必然选择.多元主体基于各自的角色定位与行动逻辑,在实践中极易偏离目标靶向导致"无效扶贫".以山东省R镇X村的生猪养殖产业扶贫项目为例,运用SFIC模型,提出构建以党委领导为核心,乡镇政府牵头、村民配合、村干部参与和龙头企业积极带动的"一核多元"协同扶贫模式.研究发现,党委选派的驻村第一书记作为核心人物嵌入乡村治理体系,通过协调整合多元主体的诉求差异,促成多元主体协同助力乡村振兴的典型模式,为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4.
庆阳市位于西北内陆地区,是六盘山连片特殊困难地区中贫困县区比较集中、贫困人口较多的区域,地方经济基础薄弱,思想观念落后,扶贫任务艰巨。金融支持产业扶贫"庆阳模式"是近年来当地政府针对辖区内、特殊困难片区扶贫攻坚的探索和实践。文章基于问卷调查结论,通过实地调研和文献分析,对金融支持产业扶贫"庆阳模式"的运行方式、运行效果、关键问题以及可持续性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和研究,提出走市场化之路、解决关键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以建立金融支持产业扶贫"庆阳模式"的长效机制,提升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5.
区域性整体脱贫致富模式研究: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回顾区域性整体贫困概念的基础上,具体梳理和介绍国外财政税收扶贫政策、法律制度扶贫模式、就业扶贫模式、生态扶贫模式、旅游产业扶贫模式和中国财政扶贫模式、整村推进扶贫模式、产业扶贫模式、移民搬迁扶贫模式和能力扶贫模式等的概念、特点以及产生问题,以及总结江西省集中连片特困片区践行有效的典型扶贫模式。由于各区域的资源禀赋条件、经济发展阶段不相同,因地制宜实施区域脱贫模式的侧重点也会有所差别。因此,在现有中国扶贫成效的基础上,区域扶贫模式的开发和选择应注重长效机制、适应机制和匹配机制。  相似文献   

16.
特色文化产业扶贫具有两大鲜明特征:一是扶贫绩效呈倒"U"字型曲线,但由于就业刚性和粘性,该曲线滞后于产品生命周期;二是特色文化产业扶贫具有"双刃剑"的特征。目前武陵山区特色文化产业扶贫处于倒"U"字型曲线的上升阶段。其中特色演艺产业扶贫广化效果不足,扶贫空间有限;文化旅游产业扶贫绩效显著,但"双刃剑"特征已经显现;特色工艺产业扶贫正在起步。长远来看,一是厘清"精准扶贫"与"广化扶贫"的辩证关系;二是慎用资本代替劳动的资本密集型发展模式;三是以"情法合一"的方式避免企业的"挤出效应";四是加强文化产权立法,保护特色文化传承地区的居民权益。  相似文献   

17.
马全和 《山西老年》2008,(10):44-44
为了打破传统的"救济式扶贫、介入式扶贫"模式中群众被动接受的局面,彻底走出"扶贫扶贫,越扶越贫"的怪圈,四川泸州市江阳区探索和创新"参与式扶贫"模式,赋予被帮扶群众以平等参与项目选择、工程建设及产业开发的权利。  相似文献   

18.
为确保2020年我国农村所有贫困人口脱贫、贫困县脱帽,共同迈进小康社会,自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湘西考察提出"精准扶贫"的重要指示后,全国上下开始掀起精准扶贫的热潮。作为精准扶贫方式"五个一批"之首,"通过发展生产脱贫一批"已成为农村扶贫的重要扶贫方式。产业扶贫离不开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种植大户等主体的参与。在众多主体中农民专业合作社由于其具有天然益贫性而成为精准扶贫的理想载体。因此从农民专业合作社出发,以精准扶贫为视角,结合实地调研,探讨农民专业合作社参与精准扶贫的运行方式。通过对L县Y乡农民专业合作社参与精准扶贫的实际操作过程分析,得出其参与精准扶贫的运行方式主要是"扶贫前"与政府合作,"扶贫中"与农户、龙头企业互动,从而实现"扶贫后"农户脱贫的目标。  相似文献   

19.
精准扶贫与基层治理存在着强关联性。从基层治理的视角考察精准扶贫的"最后一公里"问题,必须对目前农村面临的现状,如城乡差距问题、农村土地问题、农村经济的生产合作问题,尤其是农村基层政权建设问题等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将扶贫的政府资源配置下移到乡镇一级,扶贫工作的主体责任及其一线指挥机构设于乡镇,借助强镇扩权以推进城镇建设,是精准扶贫实践中改进基层治理机制,发挥基层政权组织主体功能的有效突破口。贫困地区农村基层政权组织应以组织生产和组织脱贫为重要职责,以扶持农村产业发展为工作重心,加强新型城镇化建设,创造就业岗位。同时,应根据地方基层政府扶贫工作的实践需要,设计和构建更为专业的扶贫机制,这些都是"县—乡—村"基层治理场域中打通精准扶贫"最后一公里"的重要策略和必要路径。  相似文献   

20.
兴业指产业与就业的持续兴盛发展,众多研究表明偏远民族地区扶贫开发面临"兴业难"的问题,原因为何?已有研究较少从政府扶贫角色视角思考。本研究选取凉山彝族自治州M村的扶贫兴业为典型案例。研究表明:M村扶贫兴业中扶贫群众"等靠要"思想突出、内生动力不强,就业和产业发展困难重重,面临"兴业难"困境。研究发现:"兴业难"问题集中、深层地指向了政府扶贫政策实践中采取的"保姆式"扶贫模式,政府在扶贫中"大包大揽",以行政逻辑代替了兴业发展所需的市场逻辑。研究进一步提出了"教练式"扶贫模式,强调政府"教",民众"练",借以替代"保姆式扶贫"模式,以此更好地指导民族地区扶贫兴业与可持续发展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