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中国百年的文论建设是在西方文艺思想的影响下进行的,经历了四个阶段,即第一个阶段是从清末的王国维等一代学人倡导学习西学到新中国成立;第二个阶段是从新中国成立到上世纪70年代末;第三个阶段是从上世纪70年代末到90年代初;第四个阶段是从上世纪90年代初到今天。它的理论轨迹是从政治的诉求到审美的诉求,再从审美的诉求转向文化的诉求。在这种不断的转型中,中国的文论建设困惑重重,中西融合的建设思路是一条可取的通途。  相似文献   

2.
当代西方政治社会化理论主要代表人物及其基本观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政治社会化概念产生于当代西方 (5 0年代末~ 6 0年代初 ) ,到 70年代和 80年代 ,西方政治社会化理论的研究更是层出不穷 ,成为美国最热门的研究课题之一。文章对几位当代西方政治社会化理论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及其主要观点进行讨论 ,认为他们的理论基本上可以反映出西方政治社会化的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3.
新中国成立至今,随着国际安全环境的变化,中国的国家安全观大致经历了三个重要的时期:一是从建国初到20世纪70年代末形成以军事安全为核心的国家安全观;二是20世纪70年代末改革开放开始到冷战结束为止形成以综合安全为核心的国家安全观;三是冷战结束后,我国正式提出以互信、互利、平等、协作为核心内容的新国家安全观。  相似文献   

4.
根据中国文学史研究方法的变化 ,可将 2 0世纪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历史考据和实证主义时期 ,时间大体从世纪初到 5 0年代初 ;第二阶段是庸俗的社会学模式 ,从 5 0年代后期到 70年代末 ;第三个阶段是多元发展时期 ,从 80年代到世纪末  相似文献   

5.
对于贺麟学术思想的研究,大致经历了20世纪40年代、40年代到70年代末、80年代初到现代三个各具特色的阶段,当前贺麟学术思想研究中仍然存在着尚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从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国外的一些教育家开始讨论教学过程最优化问题,苏联的著名教育家、现任苏联教育科学院副院长Ю.К.巴班斯基是苏联研究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获得卓越成就的杰出的代表人物。下面谈三个问题。  相似文献   

7.
□主持人弁言:在几十年的历史演变过程中,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理论经历了三期发展:第一期发展(20世纪30年代初到60年代末)以霍克海默、阿多尔诺、马尔库塞等人为代表,侧重于理论建构与工业文明的批判;第二期发展(20世纪60年代末到80年代中期)以前期哈贝马斯为代  相似文献   

8.
欧洲的华文文学经过清末民初至20世纪40年代末的酝酿摸索、50年代初至70年代中的拓荒播种、70年代末至90年代初的勃兴发展等阶段,迎来了众声喧哗的90年代,此势头一直持续到21世纪。纸媒的逐步强大,尤其是各类中文报刊文学版副刊的出现,全欧性或区域性、国家性文学组织的风起云涌,加上网络时代自媒体文学的快速运行,促使欧洲华文文学迅速发展,毫不逊色于北美华文文学。  相似文献   

9.
论金融结构     
对金融结构的研究,是从60年代末.70年代初由美国耶鲁大学的戈德史密斯开始的,其重要意义在于以结构分析的方法研究金融与经济的关系。本文参考了戈氏的著作和其他有关文献,对金融结构作一般性理论分析.  相似文献   

10.
早在20世纪70年代,以色列学者埃塔马·佐哈尔就提出了多元系统理论,随即这一理论便在西方学术界引起了相当热烈的反响,但是国内学术界直至20世纪80年代末对其仍知之甚微。直至90年代初,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以及走出国门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学者越来越多,才开始有人接触到了多元系统理论。因为它的主要特点是通过描述的、针对...  相似文献   

11.
心理学大师弗洛伊德在其精神分析学说中建构了"人格结构"理论。以这一理论观照当代中国新闻传媒,可以发现其有着类近"本我"的传媒经济效益、类似"自我"的传媒现实经营、类同"超我"的传媒社会效用的"三我"人格结构。从当代中国新闻传媒的运作实践过程来看,其因人格结构失衡而正在浮躁与妄动中饱受着世人的菲薄。在人格结构理论的视野之下,作为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道德践行主体的中国新闻传媒,当以"三我和谐"作为其运作的基本价值指向,方可走上健康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2.
"十二五"规划再次提出社会和谐发展的要求,因此,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到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对当代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从理论上看,社会有机体理论揭示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发展方向,反映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基本规律,提供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思维范式。从实践上看,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启示我们当前构建和谐社会要大力发展生产力,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积极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和谐;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坚持改革开放,促进国内外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3.
《文心雕龙.声律》篇集中体现了刘勰的声律观,同时也是齐梁时代诗歌声律理论高度发展的集中体现。《文心雕龙》的声律论不仅是齐梁之前诗歌声韵规律的正确总结,而且也对其后发展出来的近体格律诗、词、曲,都有着高屋建瓴的指导意义。可以说,以"和谐"为思想核心的刘勰声律论,对于中国诗歌来说,几乎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金科玉律。  相似文献   

14.
池田大作以"依正不二"与"色心不二"的和谐认识论为基础,提出了健全人格的和谐教育论、尊重生命的世界和平论和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观。  相似文献   

15.
莱布尼茨和谐学说的理论特征主要在于 :把“过程”概念引入了和谐学说 ,强调和论证了和谐的自主性和神恩性及其两者的一体性 ;其理论困难和理论缺陷主要在于 :对于解说身心一致或和谐缺乏说服力 ,论证和谐自主性与和谐神恩性的内在悖论以及其和谐学说的封闭性。中国阴阳和谐学说同莱布尼茨和谐学说的根本差异在于 :和谐的“前定性”与“生成性” ,和谐的“封闭性”与“开放性”以及和谐学说的“解说型”与“实践型”。未能全面理解和积极借鉴中国阴阳和谐学说的合理内核 ,是莱布尼茨学术生涯中的一项重大缺憾。  相似文献   

16.
今天提出的和谐社会建设问题,在悠久的中国文明传统中一直是志士仁人思考和谈论的热门话题。苏轼处于北宋中期士大夫积极提出政治变革主张的特殊时代,因此,通过政治改革实现社会和谐,是他关注思考的重要问题。本文从苏轼以人的快乐与满足为人生目标与价值追求的观念,观照其社会和谐思想,发现其中的某些观点与今天所致力的和谐社会建设是相通的,具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在社会和谐的语境中,精神和谐应有其确定语义,分析和界定精神和谐的概念范畴是必要的。以系统论的方法看,精神和谐包含着个体精神和谐、群体精神和谐、社会精神和谐三个层面。以个体精神和谐为基础、群体精神和谐为支撑、社会精神和谐为核心的三个层面的有机融和与统一,构成整体社会系统的精神和谐。  相似文献   

18.
朱子是宋代新儒学的集大成者,是中华文化承先启后、继往开来的文化巨人。朱子和谐观包含四重含义:心和、人和、协和、中和,它们分别指向身心和谐、人际和谐、世界和谐和天人和谐,具有多维性和普遍性,是一个逐步放大的同心圆,一个逐步上升的理想境界。朱子的和谐四重奏,由低级到高级,由自我到他人,由人际到国别,由人类到宇宙,奏响了一曲...  相似文献   

19.
试论高校教师在构建和谐师生关系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教师与大学生人际关系和谐程度问卷调查,分析了教师在和谐师生关系构建中应发挥的重要作用。运用系统论的观点和后现代主义教育思想,探讨了教师调适师生人际和谐的理论基础,从加强自身修养、增加人格魅力、注重学生心理、加强感情投入等方面阐述了教师调适师生人际和谐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社会和谐问题研究的历史、现状及思考   总被引:57,自引:0,他引:57  
作为社会存在和发展的一种状态,社会和谐在中西方哲学中都有丰厚的研究历史。现阶段,由于理论和现实发展的双重诉求,在西方学术界出现了以社会冲突理论研究为主体、多种研究并举的社会和谐研究热潮。在我国,也出现了中西方哲学和谐思想研究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社会和谐思想的发掘和应用异军突起的研究格局。综合社会和谐问题研究的历史与现状,笔者认为,当前社会和谐问题研究中仍有几个问题需要重点关注,如社会和谐的本性界定和研究方法的选取,社会和谐认知的依据与评价标准的设定等,这些关键问题的解答,不仅将从整体上推进社会和谐问题研究的不断深入,而且也将及时有效地指导我们的社会认识与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