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长久以来,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的亲和性所生成的“韦伯命题”是韦伯宗教社会学的一个理论聚焦点,命题的生成是马克斯·韦伯与家庭、同时代学者及所处社会等因素相互影响的结果,这一复杂交错的影响背后尤为体现了马克斯·韦伯长期以来有关“宗教-社会”的思考。在宗教社会学视野下,“韦伯命题”的生成亦使韦伯宗教社会学研究范式得以有迹可循,同时该命题促成的宗教社会学研究范式也为我国现阶段宗教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现实启示。  相似文献   

2.
韦伯把社会行动纳入社会学的研究领域,开创了解释社会学的先河,打破了孔德、涂尔干为代表对社会现象只能进行实证研究的论断,开拓了社会学研究的新领域,为社会学的进一步发展开创了巨大的空间.文章在试图分析韦伯行动的内涵、类型划分的基础上指出韦伯社会行动在其理论体系中的基础性意义,并在时代的发展脉络中探析韦伯社会行动理论体现出的不足与局限.  相似文献   

3.
韦伯的早期社会理论聚焦于农业问题,他将农业研究的议题直接关联到国家与文明:一方面,韦伯将国家理性视为农业问题的终极价值判断,形成了“农业 国家”的问题视野;而另一方面韦伯又从农业出发,围绕社会结构、经济形态与政治结构构建起了关于文明研究的一般性分析框架,这构成了“农业 文明”的分析脉络。韦伯农业研究向国家与文明议题的延展使其理论具有鲜明的农业社会学色彩,而与马克思主义传统以及恰亚诺夫传统的农业社会学理论相比,韦伯的农业社会学研究又突显出了不同的问题景观,因而对于拓展农业社会学的学科视域具有重要的思想价值。  相似文献   

4.
两位西方社会学大师韦伯和哈贝马斯都以合理性概念为中心发展了各自的社会理论。但在他们的社会理论中 ,合理性概念的意义和性质各不相同。韦伯的合理性概念只是分析近代社会的叙述工具 ,即价值中立的理想型工具。而哈贝马斯要从合理性概念中寻觅克服现代危机的线索或钥匙 ,即交往合理性。这也说明了他们对社会研究的不同看法和态度  相似文献   

5.
马克斯·韦伯在《经济与社会》中有两处集中论述了种族与民族问题,这些论述是韦伯的声望社会学和近代政治体系研究的重要文本。韦伯从习俗共同体和声望欲求出发,通过细密的理论推演和丰富的案例展示了他对种族与民族问题的深入思考,他的概念体系和研究进路在很大程度上不同于二战后的思想家对相关问题的论述。本文重新综述韦伯的研究,一方面是要寻找在经典社会理论中对相关问题根本性论述的启发性,另一方面也意在对中国今日的民族问题研究提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6.
德国社会思想家马克斯·韦伯实际上也是一位重要的文化理论家。在对资本主义精神起源的研究中,韦伯深度展开探讨了文化与经济之间的关系,其所论可以与马克思主义对话;在对西方世界观"除魅"的阐释中,韦伯揭示了现代价值观的竞争和冲突,呈现了现代文化"秩序过度"与"冲突过度"的复杂纠缠;在对西方理性化命运的探究中,韦伯分析了西方自律艺术的形成及技术与艺术进步的关系。这些重要观念,不但对现代文化生产提出了新的解释,而且对当代文化理论产生了重要影响。文章从三个方面概括韦伯的文化观点,为当前正在讨论的一些文化议题提供一些新的资源。  相似文献   

7.
韦伯把对社会行动的解释性理解和因果性说明作为社会学的两大任务.通过对这两大任务的论述和对经典案例的分析,说明韦伯的个体主义方法论在社会学理论中的重要意义和独特地位.  相似文献   

8.
韦伯在西方社会学和社会理论史上处于经典作家的中心位置,其学术史、思想史地位堪与涂尔干和马克思比肩。然而,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韦伯这样的西方现代学术思想巨擘在中国一直不为人所熟知,甚或为人所误解。但进入到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来,有赖一代学人的共同努力,韦伯研究竟迅速传播开来且蔚为大观,这从另一个侧面表明中国的社会科学事业已获长足发展。苏国勋先生的《理性化及其限制——韦伯思想引论》1988年甫一问世,即被争相研读,从学术史的角度看,这本著作可说是开启了中国学界系统绍介和研究韦伯的先河。苏先生的学术轨迹,可以折射出韦伯思想在中国传播的历程。从韦伯的视角看现代性及其在中国的命运,这无疑是个很好的社会理论分析的切入点。将韦伯所擅长的对现代社会病理诊断的理论特色贯穿于对"文化大革命"后的反思、80年代后期的改革开放的社会实践及文化讨论中,有效地突出了现代社会理论的本土化问题意识。事实上,韦伯对包括儒教和道教在内的传统东方文化的批判并没有否定中国进入现代性的可能。把握他思想中诸如"价值合理性"与"工具合理性"、"形式合理性"与"实质合理性"等二元张力的特质,有助于理解现代性和面对现代性的意义,特别是对解释现代社会发展进程中的效率与公平问题,以及全球化时代的"现代性悖论"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导引作用。并且,对在社会大变革中如何借助现代性理论资源来指导实现传统的民族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公民社会的成长,均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及应用价值。值此《理性化及其限制——韦伯思想引论》一书(增订本)即将再版之际,本刊特刊发苏国勋先生的《从韦伯的视角看现代性——苏国勋答问录》一文,以飨社会学界同人,并以此文为契机,为推进韦伯及现代性的深度研究再添一把薪火。  相似文献   

9.
对人类行为的一种可能解释-韦伯对边际效用理论的参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杨  童潇 《东方论坛》2003,(2):101-104
韦伯是经济社会学中较为偏向社会学视角的理论家,他的经济学理论背景和社会学的关怀使他在分析社会现象和社会行为时,呈现出了与以往经济学家的不同之处.韦伯经常参考边际效用理论,此时社会学虽处于前科学阶段,但韦伯贯彻了他独特的理想型概念和个体主义方法论原则,因此在十九和二十世纪之交的那场关于方法的战斗中,表现出来了与以施穆勒为首的主张政策论的正统保守派和以布伦坦诺为核心的力主科学论的学者都不同的观点,这就是"价值中立"或"价值无涉"的原则.韦伯试图与历史学派和传统的边际效用理论学派厘清界限,强调对于社会科学来说,关键在于描述而非预测人类行为.但即使同样采用个体主义分析方法,韦伯关注个人选择如何集合而成宏观秩序,和这种宏观秩序提供给个人选择的可能性,从而形成了他与经济学家、心理学家迥异的观照人类行为的视角.  相似文献   

10.
科层制理论是马克斯.韦伯创立的。他对科层组织形式和发展的精辟分析,使科层制理论成为西方颇有影响的社会学理论之一。科层制是现代社会理性化的标志,韦伯对科层制推崇备至,认为它是迄今为止最高效、最合理的管理形式,具有非人格化的理性特征。同时,韦伯也洞察到了科层制的弊端。客观、全面地了解科层制的基本内涵、结构特征及它的优缺点,有助于我们科学地把握韦伯的科层制理论,对于分析我国政治体制存在的问题及加快民主化进程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韦伯理性官僚制范畴的再认识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以官僚制原理为基础的传统公共行政模式被认为正被一种以管理为取向的新典范所取代 ,韦伯关于官僚制的经典分析也日益受到批评和怀疑。批评者从官僚制组织低效率和功能失调的现实出发 ,指责韦伯官僚制理论违反经验事实。文章认为 ,批评者以“效率”替代了韦伯理性官僚制理论中“理性”这一中心概念 ,需要新审视这些批评及其结论。韦伯理性官僚制概念的意义不在于提供对现象的细节描述 ,而在于其作为分析工具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从“韦伯分析近代资本主义起源的方法 ;宗教伦理价值观与近代资本主义的起源 ;制度安排对近代资本主义起源的影响”等方面 ,概略地描述和分析了韦伯的思想 ,即韦伯探讨近代资本主义为什么起源于西方而不是起源于有着悠久文明历史的东方 ?对韦伯探讨这一问题所采用的方法和基本思想进行了简要评说  相似文献   

13.
通过解读马克斯·韦伯的名著《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可以发现,新教伦理及其所孕育的资本主义精神与近代西方资本主义兴起三者之间存在着某种内在的逻辑关系,即资本主义精神是推动近代西方理性资本主义勃兴的重要力量,而这种精神在近代西方的形成,是新教伦理孕育的不期结果.  相似文献   

14.
马克斯.韦伯论证了新教伦理对近代资本主义发展的巨大意义,但是在韦伯那里新教伦理是一个现成的概念,他没有对它的产生原因作出历史分析,只是作为问题提了出来。这一分析缺位使韦伯远离了唯物史观。中世纪晚期,随着欧洲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资产阶级力量不断壮大,他们在现实的经济和科技方面的发展需要是促生新教伦理的深层动因。  相似文献   

15.
冲突是人类社会的一种基本状态,也是理解人类社会的一种基本方式。面对政治冲突,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态度可以归为两类,一类是源自马克思批判主义指导下的政治冲突思想,一类是源自韦伯的理解社会学指导下的政治冲突思想。两者本质区别在于:是否对政治冲突作价值判断;是否可以以武力解决政治冲突;是否可以从根本上消除政治冲突。面对冲突,前者是一种批判的态度,后者是一种管理的态度。这两种态度代表了资本主义社会对待政治冲突的两种基本立场,形成了关于资本主义社会政治冲突的两种不同的思想传统,进而形成了处理资本主义社会政治冲突的不同方式和制度设计。而批判与理解正是这两种传统的理论内核和基本线索。  相似文献   

16.
韦伯对于理性和理性化的分析,反映出他提出理性的基本原由是整个社会理性化的不充分和不完备.以此为视角,作者重新对韦伯的"理性化"概念的内涵和西方社会"理性化"过程进行了简要分析,在此基础上认为,经过20年的改革开放,我们面临的仍是"理性化"的不足.因此,我们应该坚持"理性化"的进程,健全理性化的经济生活秩序、法律体系和组织管理体系等,这是我们走出和避免陷入后现代理性彷徨的一条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7.
马克斯·韦伯与教育社会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韦伯的社会学中,各个分支社会学之间存在着有机的关联,宗教、政治、经济、法律、教育混成一体,很难区分出中心和边缘。也正因如此,论述韦伯的教育社会学,就绝非是在描述韦伯社会学中一些处在边缘的非体系性的有关教育的散论,我们更应看到的是它内含着丰富的问题意识和思想性。在“韦伯的教育社会学”层面,我们可以讨论韦伯就教育究竟著述了些什么;在“韦伯式的教育社会学”层面,我们可以着重探讨后人在韦伯的理论和方法论的影响下进行了怎样的教育社会学研究;在“韦伯的社会学与教育”层面,要讨论的是,从韦伯的社会学原著中,或者从有关韦伯社会学的研究中,我们可以发掘出什么样的具有深层次启发意义的教育研究命题。  相似文献   

18.
在当代经济社会学研究中,制度分析占据了重要地位,而这种分析传统可以在韦伯关于市场的论述中获得体现。韦伯关于市场制度的研究,将企业组织形式和融资制度、货币交换制度、法律和产权保护制度、理性国家等制度因素视为同新教徒所具有的理性伦理精神具有一致性的资本主义起源因素。  相似文献   

19.
A.许茨在继承并发展胡塞尔现象学理论和吸收马克斯.韦伯理解社会学观点的基础上,创立了一种新型社会学流派———现象学社会学,从而奠定了他在当代社会学理论中不可替代的地位。通过对意义、自然态度、主体间性、日常生活世界等几个核心概念的分析揭示了许茨社会学理论的现象学基础。  相似文献   

20.
艾森斯塔特通过对自马克思及韦伯以来的社会进化理论的质疑和批判,对纷繁复杂的现代性历史的反思,采用比较历史(文明比较)的研究方法考察了现代性从起源、传播到成型的动态变化过程和发展方向,揭示了现代性沿着多样性特征展开的逻辑。他认为理解当代世界最好的方法是将它视为文化方案多样性不断解释、选择、重释、构建和重构的一个过程。理解现代性多样性的特征对于认识当今世界及其发展方向、认识具体社会的特殊现实,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