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歧义是一种普遍的语言现象.语言运用过程的各个层面如词汇、结构、语用等都会产生歧义.本文着重探讨了长期以来不为人重视的语用歧义,分析了其性质、表现形式以及语境与歧义的关系,指出语用歧义是一种较之词汇歧义和结构歧义更为细微,复杂而又更为普通的语言现象,对语用歧义的准确理解必须依赖语境以及语用者的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2.
略论语境歧义的产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语境在歧义现象中具有作用截然相反的两种功能,既能消除歧义,又能产生歧义。语境歧义的产生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因语境制约缺失产生歧义,另一类是因语义补充过量或偏离而产生歧义。  相似文献   

3.
语言学界普遍认为歧义现象是自然语言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是由于语言系统内在的根源而产生的。正如乔姆斯基曾说过:“一种语法理论,对于所描述的语言是否恰当、充分,就看它解释歧义现象的能力。”本文主要从语境分析的角度,探讨语境分析是消除歧义的最佳策略。  相似文献   

4.
歧义与模糊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歧义和模糊是语言的两个重要属性.歧义是一种语义不确定现象,模糊是指语言所指称的概念外延不明确,两者可以从根源、范围和发生机制等加以区别.语言中歧义与模糊普遍存在,交际中,听话者不得不借助物理语境和认知语境并按照关联原则进行推理,来解读说话者的真正意图,因此语境对语言的歧义性与模糊性起重要的化解作用.  相似文献   

5.
语境与语用歧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用歧义普遍存在于各种语言的使用过程中 ,语用歧义的产生和消除均离不开语境 ,而语境又是多层面的。本文试从语境的不同侧面对语用歧义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6.
引起误译的歧义结构及其翻译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歧义存在于词汇层面及句法层面。如果一个语言形式具有歧义,就会产生不同的理解,甚至产生误解。误解必然导致误译。但是,包含歧义的语言形式总是存在于一定的语境之中,而语境能帮助排除歧义,避免误解。因此在翻译中,要避免由歧义结构造成的误译,就必须依靠语境来进行翻译。  相似文献   

7.
英语歧义现象解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语言歧义现象已引起广泛关注。本文就英语中歧义现象进行分析和总结,根据产生歧义的不同原因将其归结为四个方面:语音歧义、词汇歧义、语法歧义和语境歧义,并从语义和语用的角度探讨了排除歧义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语用歧义是语言交流中不可避免的一种现象,而它与语境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文着重从语用学的角度,探讨如何通过语境来消除语用歧义。  相似文献   

9.
关于"语境"     
语境是某语言表意单位的背景信息 ,应严格区分语言与语境。这样可以更便捷地理清很多语言研究的关系 :修辞中零度与偏离的关系、抽象语义与语境语义的关系、言内歧义与言外歧义的关系等  相似文献   

10.
歧义是语言的基本属性之一,是语言中存在的一种常见现象.论文选取词汇歧义中由同形异义现象引起的歧义问题进行研究,首先介绍了歧义的定义和分类并区分了一词多义和同形异义现象;其次介绍了同形异义词的分类,并对各类同形异义词及其可能引起的歧义问题通过举例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最后提出了歧义消解的两种方法:一种通过语境,另一种借助关联理论.从认知语用角度为同形异义词的歧义研究提供了一个新视角.  相似文献   

11.
语境中的有意歧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宁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2001,17(2):90-91,,111,
利用语境制造有意歧义能使语言更丰富 ,产生更佳的语言效果。本文首先论述了句法歧义与语境歧义的不同点 ,接着从四个方面 (同音词、双关、模糊语、言外之意 )阐述了文学作品中的有意歧义  相似文献   

12.
人们的言语交际是遵循会话原则进行的,但也有例外,出现"语不达意"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对话语意义进行推导,语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除此之外,语境与歧义、词义及幽默等都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它可以帮助消除歧义、确定多义词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理解幽默。  相似文献   

13.
翻译中的语境和歧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翻译语境"是翻译研究实践中一个重要概念,指双语相关语境因素的总和,它不仅包括原语和译语的语言符号内因素,还包含两种语言的情景语境和社会文化语境。翻译中的歧义现象普遍存在,语境可以消除歧义,保证信息的顺利传递;利用语境也可以制造歧义,取得修辞语用效果。所以提倡运用翻译语境观,从语用的角度处理翻译实践中碰到的歧义问题。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从语用学的视角对语用歧义进行动态研究.语用歧义是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一种间接言语行为,它是指某个词或话语有两个及其以上的释义.语用歧义的产生与语境有很密切的关系,它产生于交际双方所依赖的具体环境.语境可分为显性语境和隐性语境.在大多数情况下,语境有助于化解歧义,并提供合理的语用解释.  相似文献   

15.
从语言学的角度,运用语境学原理分析语境歧义产生幽默的几种现象。从生成和认知两个角度将话语歧义分成无目的话语歧义、有目的话语歧义、客观话语歧义和主观话语歧义。从交际双方来探讨话语歧义产生幽默的几种现象。告知人们在交际过程中,避免歧义产生,以达到语言使用准确性;或运用话语歧义,创造语境歧义,以营造轻松、和谐的交际环境。  相似文献   

16.
句法歧义的产生和消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歧义(Ambiguity)在R.R.DHarmanF.C.Stoke主编的《语言与语言学词典》中是这样定义的:“一个结构如果是对它有不止一种解释,我们就说这个结构有歧义或二义性。”(P17)因为产生歧义的多半是一些个别的词或短语(词组),也有人把它称为‘biaswords’(使人误入歧途的短语),语言学界也有人把“歧义”分为“句法歧义”和“语境歧义”,句法歧义着眼于语言分析,属于语句的语义内容,可以分析为不同层次或变换为不同的结构体,属句法平面,语境歧义着眼于说话分析,属于说话的思想内容,是作家或说话人因一定表达效果的需要为烘…  相似文献   

17.
语言歧义涉及到语言运用过程中的各个层面,分类众多,触发英汉语词歧义的因素不仅有词内部因素如词素 的多义性及其不同的语义关系,而且有词外部因素如语境、听读者的语言知识水平等。  相似文献   

18.
歧义是一种普遍的语言现象,它通常使语言的生产者和接受者之间产生误解。在阅读理解过程中,由于阅读者不能准确获得词汇、句子及语篇的确切含义,通常会产生歧义。对歧义的研究多是从产生歧义的原因及字、词、句的表面做探讨,而及少关注学习者本身的心理活动。实际上,在阅读语言材料的过程中,学习者通常会将外在信息和内在认知信息结合起来同时对语言材料进行加工。因此,歧义的产生还可以从研究学习者心理因素着手,而图式理论从交互观点出发,引导学习者通过激活外在语境因素和内在的相关信息来理解阅读材料,以此帮助他们消除歧义而达到准确的理解。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角度对歧义进行阐释,指出语法歧义根源于语法隐喻,具有动态性、相对性.是语言的本质属性.它不仅对于实现语言的三大元功能具有重要意义,而且是人类发展语言、提高认知的必要手段.结合个例提出从语篇层面上,从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的角度消除歧义.  相似文献   

20.
语义歧义的判别必须依靠语言的环境,语言环境是语义赖以生存的基础,同时语境的制约可以使歧义产生积极的作用。通过选择典型例句,对产生英语歧义的几个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强调在实际语言运用中,语义的选择必须联系相应层面的语境因素,以求语言表达的正确,语义理解的忠实、贴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