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24 毫秒
1.
科学发展观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指导理论.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践行科学发展观,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要做到准确把握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内涵,正确处理大学生全面发展的若干关系.  相似文献   

2.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价值指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的全面发展表现为人的能力、人的社会关系、人的自由个性的全面发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价值指向.只有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才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3.
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进步的尺度和集中表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内在统一的关系.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就是要使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环境协调发展,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和开辟更加广阔的空间.  相似文献   

4.
建筑企业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然而,当前在我国建筑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中存在对全面预算管理认识不到位、全面预算管理的目标不合理、体系不健全、执行不科学等问题.要做好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应充分认识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性,从构建全面预算管理的组织体系、完善全面预算管理的制度建设、确定先进合理的预算管理目标、科学合理进行全面预算编制和完善全面预算的考核与激励措施等几个方面下功夫.  相似文献   

5.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未来社会的终极目标,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相互协调的历史过程,推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其阶段性目标是实现人的现代化.人的全面发展既是历史的,又是现实的,"过程性"是人的全面发展的现实性和历史性的综合体现.人的全面发展是目标和过程的统一.因此,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必须将人的全面发展作为重要目标.  相似文献   

6.
人的本质、人的需要、人的素质的全面发展是一个有机统一体,构成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完整内容.三者互相作用,相互促进,共同推动着人的全面发展.其中,人的本质的发展在人的全面发展中起着主导的决定的作用,它规定和制约着人的需要和素质的全面发展的内容和方向,人的需要和人的素质的全面发展则丰富、体现着人的本质的全面发展和人全面发展的本质.  相似文献   

7.
美育对人全面发展的促进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的全面发展表现为人各方面素质的全面提升.其中,思想道德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的灵魂;智力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的核心;身体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的基础;审美修养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的精华;劳动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的综合体现.全面提升人的思想道德素质、智力素质、身体素质、审美修养素质和劳动素质,要依靠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其中,尤其是美育时人的教育最具全面性,它对于全面提升人的思想道德素质、智力素质、身体素质、审美修养素质和劳动素质都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全面、协调与可持续发展是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和在其指引下的新发展观.在对全面、协调与可持续发展作了全面理解的基础上,分别从全面、协调及可持续发展的视角来审视陕西的发展现状,现阶段陕西的发展距全面、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还有一定差距.最后,提出了陕西实现全面、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9.
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关于人类发展的伟大理想,是马克思的主导价值取向,是人的解放的最高境界.人的全面发展既是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的根本目的,也是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现实任务和基本手段支撑.人的全面发展具有客观性和不平衡性.社会主义当从自己的基本国情出发,坚持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指导,依靠先进的社会制度和高科技成果,自觉创造条件,积极推进人的全面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完善,与国际惯例趋同步伐的加快,推广全面收益的经济环境将日益成熟.通过阐述全面收益的内涵、包括的内容,论证全面收益在我国实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用与以往不同的角度.从微观上看我国会计准则的改革来研究全面收益的可行性,并与传统的会计收益观做了比较,突现全面收益观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鉴于我国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和发展的历史阶段,党和国家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目标。这一理念是以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为其理论根据的。社会关系的和谐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属性,而生产力的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追求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最终价值目标和归宿。  相似文献   

12.
和谐社会蕴含制度公正的必然诉求,制度公正是和谐社会前提与保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与导向,是和谐社会构建的现实需要.制度公正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建全面、完善的制度体系,建立健全制度的监督与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3.
论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二者的相互关系着眼,指出二者在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兼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等核心内容上是一致的。二者的差异主要在于提出的场合不同,含义不同,所起作用的范围不同。从相互作用上分析,科学发展观是指导思想,构建和谐社会是现实任务,二者之间具有内在的逻辑关系和内涵上的联系。  相似文献   

14.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时代性的崭新课题,只有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才能更好地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的全面发展。在严复的发展观里,我们能找到与科学发展观的一些相通之处。因此,在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再次领会严复发展观所蕴含的科学精神,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科学发展观与大学理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高度概括。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对大学产生了积极影响,促成和丰富了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大学理念。科学发展观和科学的大学理念为大学发展中的若干问题提出了新的解决路径。  相似文献   

16.
社会和谐是社会系统各个方面有机结合、相互协调、相互促进。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科学地解决了这个关于社会发展的一般问题,它是人与经济、社会、自然的协调、全面、可持续发展观的统一。它所强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目标,就是和谐社会发展的途径。全面、协调发展的状态不是停留在某一阶段,必须可持续地进行,这既是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7.
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对于推进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具有特殊重要的指导意义,特别是在高等教育已经步入大众化阶段以后,现有的高等教育发展模式己经不能满足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因此,坚持科学发展观,特别是走可持续发展的路子,不断创新高等教育发展模式,已经成为摆在人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而紧迫的课题。  相似文献   

18.
科学发展观就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揭示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集中反映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基本规律。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注重社会公平,将各项改革推向深化。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的新阶段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展的新时期,以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为核心的人民观思想体现了社会和谐发展的价值取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体现了人民观思想的重要性,人民观思想的传承发展促进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20.
析邓小平的社会发展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邓小平社会发展理论是基于我国社会发展的实践经验总结和对世界发展潮流的深入思考而逐步形成的,它深刻揭示了社会发展的丰富内涵社会发展应是全面的、协调的、持续的、综合平衡的、人民本位的发展。这标志着我党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一个新的水平。认真研究和学习这一思想,对于我们更好地处理社会发展中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事业有着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