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文学翻译中的文化差异与传递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学翻译是翻译的重要形式。不同的文化背景、思维习惯和礼仪习俗构成了语言固有的文化差异。在翻译过程中有效完成不同语言间的文化差异的传递是文学翻译的重要任务。文学翻译中常见的文化差异主要体现在人际称谓、颜色的内涵意义、对动植物不同的情感以及宗教文化上 ,因此 ,文学翻译要注意富含文化内涵的意象和片段 ,以便更好地完成文化间的传递和交流。  相似文献   

2.
翻译者主体意识的发挥及其对民族文化异质性的认知 ,不仅关系到翻译策略和效果 ,更关系到民族文化在译入语和世界文化中的影响和地位。杨宪益、霍克思的《红楼梦》宗教文化意象翻译对翻译工作者具有启示作用 :在中国翻译文化产品交流长期存在逆差的现实面前 ,中国翻译者要积极传播民族文化意象的异质性 ,发挥其对外族文化的影响 ,同时应加强研究翻译主体意识  相似文献   

3.
吴小芳 《宿州学院学报》2011,26(3):55-57,127
以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为理论基础分析了当前跨文化交际环境下的文化意象异化和归化翻译策略的局限性,前者只考虑源文化和作者因素,而后者只考虑目的语文化和读者因素,都有其片面性,不利于当前国际跨文化间的有效交流;以翻译的"体验性"、"互动性"和"和谐性"为切入点,论述了翻译应该既有助于文化意象的传递又有助于目的语读者对文化意象的理解;提出了文化意象翻译的"融合策略",该策略主张译文应尽可能再现源语文化意象及其内涵,真正实现翻译的和谐性,从而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有效交流。  相似文献   

4.
赛珍珠对中国文化无限敬仰,其普天一家的文化观影响着求同存异的文学观和尊崇原语的翻译观的形成。在文学创作中,她具有宽广超前的视野,通过文学活动促进人类心灵的共识。在翻译中,她通过异化策略,保留汉语特点和汉语文化形象,促进东西文化的交流。在文化观、文学观和翻译观的合力作用下,赛珍珠的翻译呈现出通过模拟中国人的心理机制再现汉语表达方式、行文习惯,传达汉语文化习俗和意象的风格特点。  相似文献   

5.
文化缺省指的是作者在与其意向读者交流时对双方共有的相关文化背景知识的省略.文章将《红楼梦》回目英译的文化缺省补偿分为形式补偿和意义补偿.通过对霍译本和杨译本翻译补偿的对比,总结出形式补偿策略,即头韵法、词缀法、词汇法和句型法,以及意义补偿策略,即增益、具体化、概略化、意象替换法和意象舍弃法.文章旨在通过探索总结汉译英文学翻译中文化缺省的翻译补偿手段,提高文学翻译,特别是古典文学翻译的质量,促进文化传播和交流.  相似文献   

6.
文化意象的翻译是文学翻译中的一个重点,而广告作为一种特殊文学体裁,其中所蕴涵的文化意象在翻译活动中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本文将从广告的文体特点出发,通过对广告翻译实例的分析来探究在翻译过程中,广告中文化意象的失落、歪曲以至重塑,并进一步分析这种失落与重塑的形成原因.  相似文献   

7.
文学翻译不仅是语言的沟通,更是文化之间的交融。译者首先要从原语和原作者的角度深入了解原语信息中的文化意象的预设,然后从文化态势对比等跨文化的因素出发,对译入语和其读者的文化预设有深入的了解和把握。考虑文化交际的最终效果,译者可以对文学翻译中的文化意象进行适当的修润和创设,在译入语中对原语文化意象进行重构。  相似文献   

8.
文学翻译传统上有两种手法:归化和异化。归化处理在一定程度上帮助部分译文读者克服了阅读障碍,但同时造成了文化交流的误解和障碍。实际上,文学翻译除了要追求内容之外,还要追求“异国情调”和表现形式的审美价值。文学翻译作品的读者未必是东方文化盲或西方文化盲。译者应该对文学翻译作品的读者的语言知识、文化积淀、思想感情的倾向性等充满信心,相信他们有丰富的文学想象力。因此跨文化视角下文学翻译的原则取向应该是异化,而不是归化。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翻译的根本任务,即传播和交流文化。  相似文献   

9.
文化意象是各民族智慧的结晶,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因此文化意象的翻译是对译者极大的挑战。接受美学为文化意象的翻译提供了新的视角。译者要研究译语读者的接受语境以达成视界融合,避免翻译中文化意象的失落;同时,读者的接受是历史性的,译者要在其不断变化中的期待视野中选择恰当的翻译策略,以保证文化意象的传递;文学翻译是一种创造性叛逆,译者到翻译活动中发挥主体性,创造性地再造译语读者更乐于接受的文化意象,真正实现“立象以尽意”。  相似文献   

10.
意象是文化记录的语言符号,具有丰富的寓意,是各民族文化的历史沉淀和结晶。当今全球化的文化语境中,文化意象的翻译和传递成为文化交流和传播的重要彰式。译者在文化意象的移植过程中,应以文化翻译观为指导,以异化策略为主,必要时适度变通,从而将汉文化意蕴深长的文化意象元素展现给译语的读者,将中国文化向世界传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