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9 毫秒
1.
毗陵驿在明清时期是江南运河第一大驿,在交通不发达的古代,人们通过船只穿梭于南北。历代文人士子途径毗陵驿留下了不少诗文墨宝,或抒发羁旅之思,或感悟而歌,不少壮丽诗篇应运而生。毗陵驿在文学中最大放异彩的一次莫过于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将贾宝玉与父亲的诀别设于毗陵驿。诗文丰富着毗陵驿的文化内涵,使之成为一种文化象征,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位。  相似文献   

2.
庄盘珠为清代乾嘉年间著名的女诗人、女词人,出自常州望族庄氏家族。庄氏家族与地方名门、书香门第等均有姻亲关系,亦注重与地方科举鼎盛的家族的联姻,与毗陵薛塾吴氏一族的世代姻娅便能反映这个特点。文章通过勾稽方志、族谱与清人著作,对此进行了考述。  相似文献   

3.
清代常州府是江南文学家族的一大渊薮,在这些家族的身上有着一些类似的文化特征,主要包括以文化为立族趣尚、家族文化成就丰厚,重视人才培养、家族科举发达,文化家族联姻、人才汇聚繁衍,文化艺术活动丰富、风雅成为家族标尚,妇学兴盛、母教突出等五个方面.文章以常州府恽氏、秦氏、刘氏、张氏等为中心,对这些特征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4.
毘陵庄氏家族自庄之后日渐兴盛,明清两代数百年间其家族文化倾向逐渐从以诗文娱情向专精于经术转变。前期多歌吟闲情逸趣的诗人,后期虽多经学学者,但仍然注重文章的辞采,创作成果颇为丰富。庄氏家族文学宗脉渊深,姻娅网络庞大,以乾隆十四年"南华九老会"为标志,文会雅集活动尤为生动。研究近古文学,尤其江南地域文学,应将毘陵庄氏纳入视野,给予关注之目光和了解之同情。  相似文献   

5.
毗陵庄氏是江南望族,毗陵庄氏家学渊源,名人辈出.<毗陵庄氏族谱>为中国名谱,重修<毗陵庄氏族谱>博大精深,包罗万象,推陈出新,与时俱进,图文并茂,装帧美观,前超古人,后启来者,乃乡邦之文献,为谱苑之奇葩,是研究中国历史、民族传统、今文经学的最生动翔实的"百科全书".  相似文献   

6.
西汉长安刘氏家族堪称文学家族。从刘交开始,该家族即以《诗》传家、重视教育,培养了刘辟强、刘德、刘向、刘歆等颇善文辞之士。其中,刘向在诗歌、辞赋、小说、散文及文学理论、文学总集的编纂等方面成就卓然,堪称大家;而刘歆在辞赋题材的拓展、散文的个性化及文学文献的整理等方面的贡献也较为突出。  相似文献   

7.
[提要]明清时期纳西族文学家族兴起,出现了丽江土司木氏、大研桑氏、大研牛氏、大研杨氏、石鼓周氏、黄山杨氏、束河和氏七个文学家族,共计三十人,一门能文,簪缨彩笔。其形成原因与当时的自然生态风貌、政治制度的推动、文教事业的发展、文学家族家庭环境四个因素最为密切,纳西族文学家族创作颇丰,文学创作较为全面,民族特色与儒家思想水乳交融。明清时期纳西族文学家族贡献卓绝,既为纳西族培养了一大批杰出人物,又利于保存、弘扬地域文化与民族文化,为我们进一步阐释纳西族文学家族的内在核心创作价值提供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8.
张氏家族是明清易代之际祖籍金陵的武将世家,但族中成员张如兰、张可大、张可仕、张怡等人皆好文学,在金石书画上亦有一定造诣。该家族作品对明清易代之际的历史记载和文学发展有一定贡献。建国以来学界涉及到该家族成员的研究论文主要以其家族的文学交游、作品引用为主,亦有少量以其家族成员或作品作为重点论述研究文章。  相似文献   

9.
明清时期,福州三坊七巷涌现出大批文学家族,标举风雅,引领一时文学风尚。其中侯官许氏一门绵延六代,至少十三人有诗集行世,其中不乏闺阁诗人,且大都善画工书,是当时相当有影响力的一个文化家族。这个家族的成员在创作中融入其独特的性格气质,其家族文学成就在福建文学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  相似文献   

10.
常熟翁氏家族是明清时期颇具代表性的文化家族之一。赖以代代传承的家风熏染,翁氏家族以行动上的自觉,通过科考而仕途进身,由耕读之家酿成了文化世家,即以读书力学、著书立说为职志,透过家学、家教、家风等因素,重视自身的文化积累与建设,凸显家族的品行修养与文化传承,秉承了清廉自律、志在报国的优良家风。由此经年累月,终于在江南大地上坐实了一个赋有社会资望的文化型望族,堪称地域文化的独特精神坐标。  相似文献   

11.
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出现了许多各具特色的望族世家,其中宋徵舆家族是明清易代之际最负盛名的文学巨室。宋氏家族不仅是此际诗坛上实力最雄厚的创作群体,而且词曲创作亦造诣极深。宋存标、宋徵璧、宋徵舆、宋思玉,伯仲、叔侄的散曲唱和体现出风格、题材方面的内在统一和延续,并在思想倾向、情感基调方面表现出明显的家族文学传承的特性。宋氏家族散曲创作取向的趋同,与明清之际社会审美思潮和家族文化背景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母教是中国古代家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明清社会家庭普遍重视母教。清代海宁查氏家族是一个享有盛誉的文化望族,家族女性多受到良好教育,学养较高。家族中诸多优秀的母亲或是助夫教子,或是在夫亡后身兼严慈课子读书,努力从道德和学业两方面对后代进行教化。海宁查氏家族母教不仅对家族文学的传承发展起到了助推作用,而且对家族的诗学观念和创作手法也有所影响,对海宁查氏文化世家的兴盛有重要贡献,其文学意义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13.
在明代的山东临朐,冯氏一族人才辈出,不仅在政治上多有成绩,在文学上,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本文对冯氏一族的主要事迹作了介绍,以图对这种家族文化现象作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4.
荀氏家族是汉魏之际颍川地区最有影响力的巨姓望族乏一.它兴起于东汉末年,魏晋时期达到鼎盛,东晋以后逐渐衰落;荀氏家族在政治、史学、文学、文化等方面成就突出,影响深远.为适应建设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的需要,应加强对荀氏家族文化的研究,通过与三国文化旅游开发相结合,创作一批以荀氏家族文化为主题的文艺作品,促进区域文化发展.  相似文献   

15.
王鑨是明末清初有重要影响的河南籍文人,生于公元1606年,卒于1670至1671年间。他40岁前居家郁郁不得志,顺治元年降清后平步青云,昆山、北京、山东均有其任职经历。孟津王氏家族堪称明清鼎革之际河南的名门望族,王鑨长兄王铎是明清重臣。以王铎、王鑨为首的"孟津诗派",与商丘侯方域、宋荦的"雪苑社",是明末清初河南文学的双峰。  相似文献   

16.
明清文学研究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渐趋深入,举凡作家个体、地域、科举、性别、家族、流派、群体等均成为研究的切入点,涌现出一批视野开阔,论证扎实的成果.高春艳博士的《李因笃文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1月版)是一部以明清之际关中文学领袖李因笃为研究对象的学术专著,堪称明清地域文学研究方面的力作.  相似文献   

17.
谱牒是一种以特殊形式记载家族的发展史,可谓是一家一族的"百科全书"。其中的字辈排行诗是几千年来宗法社会重视门第望族的特有产物。本文试从闽北现存的众多谱牒中,探讨其内容及功用,旨在汲取闽北家族教育中有益的历史传承养分,有利于发扬家族文化和民族文化精髓,有助于闽北家族道德的重建。  相似文献   

18.
明清江南文学家族女性群体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清时期,古代女性文学的发展尤为兴盛,学界多从女性文学理论、文体、地域、家族以及结社等角度对其进行研究,重点讨论了明清时期女性文学的家族群体化这一特征.但这些涉及明清江南文学家族女性群体的研究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需要我们对明清江南家族女性群体进行系统的梳理,勾勒出一个家族女性群体成员血缘和姻亲关系的网络图.在对女性作家作品进行细致研究的基础上,加强关于女性文学生成环境、文学生活、交游活动等理论问题的研究.同时,以开放的态度将家族女性放置于整个江南地域范围内,将家族与地域、社会联系起来,探讨不同文学家族之间女性群体的交游和联系,以及家族女性群体对地域文化、社会文化带来的影响等问题,从更加广阔的角度研究江南家族女性群体.  相似文献   

19.
传统文化对明清胶东望族的日常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促其形成了饱含道德特质的家族文化。胶东望族的道德文化十分丰富,本文仅以科举、战乱和商业为例,揭示其艰苦奋斗、仁爱英勇、求是豁达等道德品质。家族组织的构建、对社会教育的捐助以及社会的积极回应推动了道德文化的传承,但战乱、资财、隐逸等因素亦对其产生了冲击,如此形成了彼时道德文化的传承生态。胶东望族的道德文化虽存在一定的差异,但也具有明显的时代共性,映照出大一统时代下的明清道德文化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20.
山东新城王氏家族跨越明清两朝,诗歌创作成就斐然,其文学进程在总体上可分为准备、初建、鼎盛、衰落四个阶段。在家族文学传统的构建中,族人的仕宦是文学发展的前提和保障,而家族发展到一定时期产生的“家法始变”,促使相对稳定的家族文学传统建立,并形成了独特的创作理念,激发了王士禛辈族人对诗文创作的热忱。王士禛在对家族文学资源的汲取与改造中,形成了自我诗文创作的特征,从而在清初的诗坛大放异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