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将标杆管理方法引入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基于《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评价导则SL/Z738—2016》确定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标杆管理指标体系和标杆目标选取原则,以长江中下游A市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为例,阐述标杆管理的应用方法和步骤,由此量化A市与标杆目标之间的差距,分析存在问题并指出下一步需要关注的重点。研究表明,标杆管理方法可提高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为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提供切实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文明,是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实践中所创造的表现人类进步成果的总和,它包含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文明城市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任务。文明城市应是传统文明与现代文明的结合,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统一,而且这两个文明的建设应当走在全国同类城市的前列。鉴于目前国家对文明城市尚缺乏统一公认的界定和完整的标准,我们从成都市两个文明建设的实践中,探索建设文明城市的理论和实践,提出把成都建设成文明城市的奋斗目标、主要任务和战略措施,为文明城市建设提供工作思路。  相似文献   

3.
文章通过对生态文明城市的内涵与特征的阐述,指出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科学发展。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础,对生态、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2008年.白下区卫生局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创新发展。谋求实效,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契机.不断提升为民服务的能力与水平.紧盯医疗单位窗口服务、“五小”行业整治、医德医风建设和长效管理机制建设四个重点。在市卫生局组织的八轮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检查中.白下卫生四次名列区县第一。  相似文献   

5.
戴新  张勤 《金陵瞭望》2009,(29):72-72
对市政、绿化设施实施长效管理是城市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文明城市的重要基础。近年来.秦淮区建设局以文明城市创建和全市“大城管”考核机制为契机.积极探索建立综合长效管理机制.不断加大管理力度.取得初步成效.管理水平逐步提高。  相似文献   

6.
一个文明、现代的城市,必然是一个以提高人的素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的学习型城市。一个"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的学习型社会,必然广泛开展具有"全员、全程、全面"特点的社区教育。发展社区教育对文明城市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以南京市雨花台区社区教育工作实际为例,论述文明城市建设中社区教育发展的重要性,以及社区教育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7.
贵州省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发展态势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文明城市发展已成为贵州区域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探索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发展趋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于贵州这样的后发展地区来说,关键是要从低碳经济、绿色发展、生态文明三个方面取得突破。本文从经济环境、生态环境、法治环境、居住环境和人文环境五个方面的有机互动出发,研究并分析构建贵州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发展目标体系,提出贵州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三个发展态势与发展道路:低碳经济的工业化道路、绿色发展的可持续道路和生态文明的城市化道路。  相似文献   

8.
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要实现的目标之一,是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国梦”的具体体现.漳州市拥有丰富的农业资源和生态资源,“十一五”期间,先后获得“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称号,2011年9月漳州市第十次党代会提出“田园都市、生态之城”的城市定位,开启了漳州市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新篇章.为更好地实现建设具有漳州特色的生态文明城市目标,提出建设“美丽漳州”的五维路径:做好生态城市规划、增强生态责任意识、发展生态经济、丰富生态文化建设、建立和完善生态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9.
建设宜居幸福生态文明城市是新型城市化道路的必然选择,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青岛建设宜居幸福生态文明城市具有良好的基础和得天独厚的优势,但也面临着民营经济发展不强、营商环境不理想等挑战。因此,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吸引人在此创业,与此同时不断改善城市的硬环境和软环境,对于青岛建设宜居幸福生态文明城市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0.
伏腾 《金陵瞭望》2009,(14):82-82
一年多来.六合区大厂环卫所以争创全国文明城市为抓手.进一步加大自身改革力度.积极探索环卫长效管理模式,在三大业务、车辆安全管理、有偿服务创收和文明城市创建等各项工作都取得可喜的成绩.在全所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较好地完成了区市容局下达的经济、党建精神文明建设和“双迎双创”目标任务。  相似文献   

11.
为配合全市深化文明城市创建工作,进一步营造“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良好社会风尚,提高人民群众对党风廉政建设的参与度和满意度,栏目从本期起开辟“履行纪检监察职能助推文明创建工作”专栏。  相似文献   

12.
文明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包括自然生态、社会生态和精神生态建设,精神生态直接决定和影响着社会生态和自然生态,建构精神生态是创建文明城市生态环境的核心。流动、纯净的水启示人类树立循环、仁爱、共生、虚静、简朴、艺术的精神理念,引领人类创建文明城市。  相似文献   

13.
株洲市以推动"两型社会"建设为契机,制定软实力提升实施方案,推进创建全国卫生城市、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创建全国环保模范城市和全国文明城市活动,提高政府行政执行力,推进精神文化建设,建设城市软实力的提升机制,实现株洲城市软实力的大幅提升.  相似文献   

14.
许朝宏 《金陵瞭望》2010,(23):37-37
一是坚持紧抓责任体系建设不放松。区住建局紧紧围绕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强化责任体系建设。局和基层单位均成立文明城市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职责分工.特别是对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任务进行层层分解、细化、责任到人、具体到事,确保创建工作全覆盖、全落实。二是坚持紧抓巡查整改不放松。  相似文献   

15.
2009年1月20日.在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表彰大会上.南京被评为“全国文明城市”。回首创建历程,市领导“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让市民更满意、让城市更文明”的话语依然清晰响亮:回首创建历程.东山街道“举全街之力.聚万众之心.争创全图文明城市”攻坚战的日日夜夜依然历历在目。  相似文献   

16.
《金陵瞭望》2008,(19):5-6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已进入收官阶段。对于在创建工作中,各区县、各部门采取的一系列创新、利民措施,人民群众在高度认可的同时,也在担心“创建会搞一阵风”。对此,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叶皓近日要求,要深化文明城区和文明行业创建,尽快完善城市管理和文明城市建设的各法律法规体系和投入机制,把文明城市建设工作融入一个制度化、常态化、长效化的工作机制中去,让文明永驻南京。因此本刊特邀相关区县、部门领导,就文明创建的长效机制建设问题进行畅谈。  相似文献   

17.
伴随着经济的增长,西安面临着大气污染、水资源污染、土地资源紧张、农民耕地逐年减少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在全国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大背景下,面对西安发展的各种环境与生态问题,分析了西安发展生态经济与绿色消费的制约因素,提出了以政策主导的循环经济模式与绿色消费模式,把西安建设成生态文明城市;强调在开始阶段,政府的引导与辅助的重要作用,通过市场模式的不断引进与完善,政府逐渐退出,完全通过市场机制建设生态文明,构造人与自然和谐可持续发展的西安。  相似文献   

18.
通过文化人类学对城市文化的分析 ,揭示了城市文化的主要特点 ,分析了多元文化交融与文明城市建设的关系 ,并从城市文化共性与个性相结合的关系出发 ,给出了文明城市的文化个性特征  相似文献   

19.
创建伊始.江宁区文化局认真研究创建目标任务.深入分析全区文化系统创建工作的现状.结合江宁文化工作实际,将创建工作与推进全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相互融合.积极以创建文明城市(区)为平台.提升全区文化事业发展水平。在创建过程中.以“全员参与、全力以赴、巩固成果、查找不足、着力整改、扎实推进”二十四字的目标要求,较好完成了文明城市(区)创建工作指标的同时.全区文化事业呈现出“百花盛开”的良好局面.城区居民和基层群众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文化场所和自己喜爱的文化活动.  相似文献   

20.
全市深化文明城市创建再动员大会要求.要以荣获“全国文明城市”称号为契机.树立更高工作标准和目标追求。提高创建文明城市水平,让市民更满意、让城市更文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