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以汤用彤先生对菩提达磨的研究为考察中心,回顾并总结了近代汤用彤、胡适、吕澂为代表的几位佛教史研究学者的研究成绩。对于汤用彤等学者经考证辨伪,所厘定之文献中记述的菩提达磨生平的史实与传说的界限、其思想理路之来源与关于其与后世禅宗之关系,进行总结和探讨。文章认为,汤用彤先生等近代学者对菩提达磨的研究,确立其历史地位并还其非神圣的形象,援引史实,判定真伪,大体上阐明了菩提达磨的思想理路及其渊源。  相似文献   

2.
汤用彤先生是我国一位知名的爱国学者,是位中外著名的佛教史学家。他学贯中西,通晓梵文、巴利文等多种外语,熟悉中国哲学、印度哲学乃至西方哲学。他毕生致力于中国佛教史、魏晋玄学、印度哲学史的研究,晚年还曾注意研究道教史。他的主要学术论著有《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魏晋玄学论稿》、《印度哲学史》、《往日杂稿》、《康复扎记》、《隋唐佛教史稿》等。共中尤以《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上、下册)和《魏晋玄学论稿》为最著称。《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一书在中外学术界具有较大的影响。最近中华书局把汤用彤先生已刊与未刊的学术著作编辑成《汤用彤论著集》,将分册陆续出版。现  相似文献   

3.
汤用彤,现代著名的历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学问博而著述精,他的《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等两部传世之作,被誉为研究中国佛教史“价值至高的工具与导引”。其治学承乾嘉诸老风流文采,又取现代科学方法,尤其在佛教史研究领域,发前人所未发。本文仅就汤氏在佛教史研究中的比较宗教学研究略抒管见,从中窥见传统文化在与佛学冲突调和的过程中,文化转化的态势。  相似文献   

4.
为纪念我国著名哲学史家、中国佛教史专家、前北京大学副校长汤用彤先生诞辰九十周年,进一步发扬民族传统,推动学术研究,北京大学于一九八三年十一月一日至二日,举行了汤用彤先生诞辰九十周年纪念会。北大校长张龙翔参加了纪念会。副校长季羡林、哲学系主任黄楠森分别代表校系师生在会上发了言。他们在发言中一致赞扬汤用彤先生的爱国热情和严肃的治学态度,勉励与会者和全校师生向汤先生学习,从而把北京大学的学术研究水平推向新的高度。在会上发言的还有哲学界、史学界的知名学者冯友兰、张岱年,任继愈、石峻、田光烈等。参加纪念会的还有汤用彤先生生前友好、学生及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杜维明先生等共六十余人。  相似文献   

5.
在佛教和道教学科的草创时期,汤用彤率先研究了佛教中国化与道教发生历程的关系,在此领域具有拓荒意义。他的佛道关系研究建立在宏阔的跨宗教比较和严谨的文献梳理基础上,鲜明地体现出经史考证与思想发掘相辅相成的治学特色。他考证《太平经》中蕴含的黄老学、道教、佛教互动关系,推定其成书于汉末之前。本文通过分析汤用彤对道教承负与佛教轮回、守一气法与守意禅法等问题的比较,及其与黄老学关系的考辨,总结他对佛教中国化和道教发生史研究做出的奠基性贡献。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敦煌寺的位置、起源、演变等系统的考证,认为其是汉长安城一带惟一遗存至今的佛教寺院,是陕西现存佛寺中历史最悠久的寺庙,也是整个中国有资可证的最古老的佛寺之一。该寺因为是中国佛教史上第一个大规模翻译佛经的地方,所以,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地位和现实的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7.
韩愈反佛是中国思想史上的重要事件,以往分析多沿袭汤用彤先生在《隋唐佛教史稿》中的观点,仅就其反佛之一般理由,即破坏经济秩序、有伤国本、有违伦理纲常、夷人之教不足征等加以理解。如此,既与魏晋时期儒佛间曾讨论过的类似问题区分不明,又不能体现出韩愈反佛之时代意义及特色。文章试图从韩愈所处历史背景出发,结合韩愈所作反佛资料,分析韩愈反佛的原因,以体现韩愈反佛的时代紧迫性,并就韩愈反佛的局限性和意义做出说明。  相似文献   

8.
《理学谵言》是汤用彤在民国初期发表的一篇关于儒家文化的论文。汤用彤在文中详细阐述了朱子学和阳明学尤其是朱子学在拯救国家民族危机、提升国人精神道德方面的作用和意义。《理学谵言》反映了汤用彤对朱子学的推崇及会和朱王的倾向,并体现出汤用彤早期的文化观。青年汤用彤一方面坚持民族文化的主体性.倡导文化救国,另一方面抨击西方文明的没落,充分体现了汤先生早期的爱国热忱、忧惠意识和他志在“为往圣继绝学”的历史使命感,彰显了汤用彤当时现代保守主义的文化立场。  相似文献   

9.
汤用彤在美国汉姆林大学时所写哲学、心理学论文未刊手稿,幸承汤一介先生保藏,使我们得以了解他留学所受的严格学术训练,探析那个时代前辈学者对西方哲学全面系统的研究和准确深入的理解。这些求学成果成为汤用彤著述的源泉,反映出学衡派形成的思想轨迹。留美所学新知奠定了汤用彤的治学基础和方向,通过其传介,推进了国人的文化研究,具有思想启蒙和为现代中国学术奠基的历史作用。它的整理与发掘,为西学东渐史上一些重要问题的重新审视提供了珍贵资源。  相似文献   

10.
天隐是明末清初贵州佛教史上的一位著名禅师,然其生平事迹和临济法脉却鲜为人知,本文根据实地调研和文献分析的结果,对天隐生平活动的路线图、临济法脉源流、开法凤冈中华山佛教的史实以及与黔东梵净山临济禅宗佛教的关系,一一进行了考证.  相似文献   

11.
论共同犯罪中止的认定标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对于共同犯罪案件如何认定犯罪中止,司法机关在办理中是仁者见仁,法学人士在讨论研究中是智者见智。共同犯罪中止的认定,应以行为人自动停止犯罪并有效地阻止其他共犯利用其先前行为继续实施犯罪或防止危害结果的发生为标准。  相似文献   

12.
对于行政许可违法的法律责任问题,人们往往是从行政许可实施违法的角度进行研究,而对于设定违法及其责任追究的探讨却相对薄弱。然而,行政许可设定一旦违法,其对相对人和社会公共利益的损害将会更大,因此,对许可设定的违法及其责任问题进行研究,以避免违法行政行为的发生,促进政府依法行政,不仅必要而且是非常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案件的深刻剖析,论述了认定合同的依据、广告行为的效力、公司与股东的责任以及公司主体的混同等重要问题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4.
高校贫困生认定工作面面观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国家贫困生资助政策实施以来,对贫困生帮助很大,同时在实际运行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提出贫困生认定工作仍需要进一步采取各种相关配套措施,以推动和保障贫困生资助工作更好地开展。  相似文献   

15.
2012年3月,美国参议院通过修订《1930年关税法》的法案,以便对中国、越南等“非市场经济国家”征收反补贴税。近几年,中美之间的贸易争端处于高发期,金融危机加剧了我国外贸出口中遭受的贸易摩擦。应尽快转变原有增长方式,提高产品附加值、降低对少数国家的路径依赖,开拓多元化市场、促进内外贸一体化,以实现我国外贸战略的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6.
作为现代武术发展史上的一个高峰,民国武术置身于当时人们追求"科学"的话语背景之中。以"传统"为特征的国术(武术)与当时的"科学"话语形成了较大的反差与抵牾。国术界要实现以武图强的远大抱负,国术的"科学化"问题首当其冲。鲁迅与陈铁生的论战围绕国术是否有提倡的必要展开,一方面为国术的科学化做了舆论上的铺垫,另一方面也促使国术界开始反思传统武术的痼疾。进而,国术界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展开了国术科学化的改造,其实质是确立发展国术的合理性和合法性,为国术的进一步发展铺平了道路。  相似文献   

17.
关于代位权行使的效力, 有入库规则说、平等受偿说、优先受偿说等几种观点。从立法目的、法律功能、法律成本和效率、其他债权人利益的保护、中国司法解释的性质和来源来说, 中国应选择优先受偿说的观点, 赋予代位债权人优先受偿权, 建立代位权上优先受偿权的现代理念。  相似文献   

18.
在不签发提单的情况下,利他契约理论能很好地解释海上货物运输合同当事方的权利义务。但在签发提单的情况下,该理论就不敷使用。借助罗马法中的准契约理论,既能对提单下的义务转让进行合理解释,也能解决在实务中诉权的确定之难。  相似文献   

19.
涉农资金等财政专项资金在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体系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统筹整合作为对专项资金专款专用原则的突破与平衡,加之其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地方财政自主权的边界范围,因而属于重大改革,必须于法有据。现有的政府主导财政专项资金统筹整合模式在实践中面临很大困境,而法治保障模式不仅具有价值必要性,更有其独特的制度优势。在"法治财税"理念的指导下,法治首先必须尊重财税规律、逻辑与模式,在此基础上,对中央及各省份专项资金统筹整合文件规范中与法治财税规范意旨不符的部分进行分析、审核和修正,以尽快建立稳定权威的专项资金统筹整合法治方略,顺应新时期民生财政的发展要求,并促进央地财政关系的优化。  相似文献   

20.
针对污染环境罪的诸多争议,在正确把握保护法益的基础上,一以贯之地寻求具体答案。承认生态学的人类中心法益观下的环境法益是本罪的保护法益,将环境法益与人类法益并列为本罪保护法益的观点,因缺乏对环境法益层次性的内在逻辑结构的认识而不具有合理性。2017年司法解释第1条的部分行为规定,通过对污染环境行为严重性的实质自然属性的规定,表明行为对于环境法益的实害结果;而部分结果规定则是通过对人身、财产等损害的判断,确认存在严重污染环境的损害后果。本罪的责任形式为故意,对过失犯的强调在很大程度上省略了对间接故意的认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