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汉语无条件构式萌芽于先秦,成熟于六朝,起初是以正反对举或类义列举的形式表示无条件关系,唐宋时期开始出现以疑问词语任指表示无条件的新形式.无条件构式的形式和意义相互影响,发展出多种"变式",使意义表达更精确、生动.源词语一般都是进入无条件构式后演化为连词的.新词语的加入对构式形式的发展起到了催化作用.  相似文献   

2.
包含"真谓宾动词 疑问句形式宾语"的句子,具有多种表达功能,既可以表疑问语气,又可以表非疑问语气,还可以兼表疑问和非疑问两种语气。具有不同表达功能的"真谓宾动词 疑问句形式宾语",从描写的角度看,主语位置上人称代词的实际指称存在差别;其宾语的指称、陈述性质存在对应分化现象。表达功能不同,对动词的选择也不同,这在重叠特征上反映出来。  相似文献   

3.
形式与意义不一致是一种语用策略。对它的理解一般分为两步,第一是辨认,然后是推断。在辨认过程中有几种表现形式:肯定句表示否定意义,反之亦然;疑问句具有祈使句的作用;陈述句表达疑问或请求等。推断其语用意义要依靠关联原则和语境。这种语用策略使用得当,会使语言变得含蓄礼貌并且丰富多彩,如果使用不当,势必会产生负面效果,导致交际失败。  相似文献   

4.
语境和交际目的的多样化派生出了疑问句的其他功能及疑问句法变体。兼有非疑问功能的派生形式和原生疑问形式可以相同 ,也可以不同。在具体的语境中 ,发问人所选用的话语形式是发问人将交际的相关因素结合起来而得出的一种发问形式。同一个发问命题在不同的语境中会有不同的发问形式  相似文献   

5.
《阅读与作文》2008,(4):37-41
一、助动词和情态动词的定义及种类 1.助动词的定义 助动词本身没有实际意义,它不能独立构成谓语,它帮助动词构成谓语,表示时态、语态或构成否定及疑问形式。常见的助动词有:be,have,do,will等。  相似文献   

6.
遵义话有一种特殊的语法形式,即“x的+量”式。其中,“x的”表示的是“的”字结构,“量”则表示量词。遵义话的“x的+量”式,实际上是两种结构,一种是名词性的,一种是形容词性的。本文主要讨论这两种结构的构成方式和语法功能。一、名词性的“x的+量”式就语法功能而言,名词性的“x的+量”式,可以充当句子的主语和宾语,也可以后接疑问语气词作疑问句,少数情况下还可以作定语。例如:  相似文献   

7.
《天问》中的"爰",王逸注为"於也",人们习而不察,但这个解释实际似是而非。因为《天问》是以质问的方式行文,疑问代词成为全篇语法的结构主体,其中"爰"大半充当疑问代词,表示谓语动词的行为方式,作状语,构成全句的疑问形式。  相似文献   

8.
代词是代替实词或短语的词,可分人称代词、指示代词、疑问代词三小类。人称代词的主要作用是代替,指示代词的主要作用是指示,疑问代词的主要作用是表示疑问。这些都是它们的一般用法。代词由于它的极大的概括性,就有许多活用的情况,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下,人称代词不表示代替,指示代词不表示指示,疑问代词不表示疑问,而带有种种感情色彩,具有许多修辞作用。  相似文献   

9.
反意疑问句是一种提出情况或看法,要求对方表示赞同或不赞同的问匈方式,通常由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是对事物的陈述,后一部分就陈述的内容提出疑问。如果前面肯定,后面就用否定形式;反之,如果前面用否定形式,后面就用肯定形式。前后两者的谓语,在时态、人称、数上都要一致。回答方式和一般问句的答语相同。这是常规的反意疑问句。笔者想在本文介绍一些比较特殊的反意疑问句。所谓特殊,是指疑问部分的主语与陈述部分的主语不同,疑问部分的谓语与陈述部分的谓语相异。一、两部分的主语不同1、陈述部分的主语是。erybody,evmp”,”…  相似文献   

10.
程序性提问及应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归纳了用于程序性提问的语法手段,它们包括一些固定形式;由疑问代词本身或者凝问代词+始发语中的成分构成的疑问句;始发语的近似形式;听话人自己的话语.分析表明,虽然一种语法手段可以用于多种程序性目的,但是从功能的角度来解释用于程序性提问的语法形式是一条可取的路子.文章最后讨论了对程序性提问的应答规律.  相似文献   

11.
一般认为,现代日语复合句中的"非限定性"修饰句表示"信息附加"功能,不属于疑问范畴。益冈则进一步指出,"非限定性"修饰句中也有不表示"信息附加"功能,属于疑问范畴的修饰句,称之为"述定的装定"。在此基础上,本文论证了表示"信息附加"功能的一部分修饰句也可划归疑问范畴,其特点是具有表示"眼前描写"的语法功能特征。  相似文献   

12.
汉藏语言声调的性质、特点和语音的声学实验证明,北京话的语调是单纯的音高韵律特征,有高语调、较低语调和低语调3种。北京话语调的载体主要是句子末一节奏单位中的重读音节,它们有形式特征和辨义功能。宇调、词调和语调之间有替代、借用和融合3种关系,北京话的字调和语调属于融合关系。从功能来说,北京话的语调是在句子平面上使用的一种屈折手段,主要表示陈述、疑问、祈使和表情4类语气意义;从语法形式的角度来说,它与所表达的语气意义之间是关联关系,属于自主、比较和相关3种语法表达方式中的相关表达法。  相似文献   

13.
文章对聊斋俚曲中的几个特殊疑问副词进行了探讨:一是认为疑问副词"难道"、"每哩"、"没哩"不表示反诘,而是表示测度,并考察了其历史渊源;二是对"可VP(么)"句式进行了具体分析,指出"可"具有测度、反诘、强调等三种语用功能。  相似文献   

14.
英语中的并列连词and 有多种用法, 不同用法所表示的意义不同, 其相应的汉语翻译形式亦不同。本文讨论了and 的几种用法和不同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15.
《海上花列传》中“阿”的用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上花列传》是一部用吴方言写成的作品。在对《海上花列传》中所有出现的“阿”的用法进行探讨及百分比统计的基础上,认为在本书中出现的“阿”的用法可归纳为四种:作词头;作为疑问副词构成疑问句;作拟声词;用于“阿×勿×”结构。从而得出结论,在本书中“阿”的用法主要为前两种:即作词头和作为疑问副词构成疑问句。其中,“阿”作为词头有三种构词法;“阿”型疑问句有四种不同的疑问语气:询问、测度、征询和反诘,并对其中表示完全疑问语气的疑问句进行了语法意义的探讨。最后得出观点:“阿”型疑问句更多带有反复问句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就汉语中的话语引导标记而言,有些是以疑问的形式存在的,比如"我说什么来着?"、"你看怎么样?"、"怎么说呢?"等.它们不再表示真正的疑问,不再具有信息探询功能,而主要发挥语用功能,是说话者衔接话轮、组织话语的谋篇手段.  相似文献   

17.
"的"字在汉语当中应用广泛,而所有的"的"意义只有一种表示,在日语当中却大不一样.虽然"の"在日语中也表示"的",但是用法却千差万别,意义也各不相同,词性也不相同.它可以表示人、事、物,表示限定,表示同位关系,表示对象,同时表示感动、禁止、疑问、愿望、加强语气等;它即是形式名词也是格助词又是终助词、并列助词,稍不注意就可能造成使用当中的错误.这也是学习日语的人尤其是初学者感觉困惑的地方.本文对这个词进行了归纳、总结,期望对读者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8.
在英语中,few不表示否定有十种场合,little不表示否定有七种场合。few和little不仅可以表示近似否定和强调否定,即以肯定形式来表示否定意义,产生形式与内容的矛盾;在一定的条件下还可以用来表示肯定意义,此时就是以肯定形式表示肯定意义,又形成了形式与内容的统一。  相似文献   

19.
清代具有山东方言背景的白话文献《聊斋俚曲集》中出现了合音式疑问代词“嗄”,偶又写作“煞”,用来询问人、事物及事因等,其功能主要有询问、虚指、任指和反诘。在具体语言环境下,反诘用法的疑问代词“嗄(煞)”具有多种句法和语义功能:表示纯粹的否定;否定兼虚指;否定兼任指。而且语境不同,反诘用法的疑问代词“嗄(煞)”表现出的说话人的情感、态度也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20.
英语中的否定形式,除了由NO、Not这些常用的否定词构成外,还可通过其他的一些手段来表示否定.在大多数情况下,英语和汉语的否定形式是相似的.但是,任何一种语言都有其本身的特点,英语的否定也有它特具的表现形式.所以我们要特别注意这些差异,掌握其要领,这对我们正确理解和使用好这门语言是必要的.英语中常用的否定形式有下列多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