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民国时期,对于朱熹的"存天理、灭人欲",既有批评者,也有辨护者。胡适批评朱熹的理欲论,认为朱熹把"天理"与"人欲"对立起来,"绝对的推崇理性而排斥情欲",但是又推崇朱熹理学对于理性的倡导以及其中所蕴含的人人平等思想。冯友兰赞同朱熹的理欲之辨,以为朱熹所要"灭"的"人欲"实为"私欲",还从政治哲学的角度把朱熹的"存天理、灭人欲"看作是对于对统治者的道德要求。  相似文献   

2.
《伤心咖啡馆之歌》的生态女性主义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伤心咖啡馆之歌》的谋篇布局独具匠心。农业经济时期的小镇自然景象优美,自然资源丰富,主人公爱密利亚小姐的创造力和能动性得以充分发掘,并且直面挑战父权制二元对立性别观,显示出强大的反抗力量。经济现代化进程中,贪欲和占有欲使人性异化,女性抗衡世俗的决心随之削弱和妥协。女性和自然息息相通,同时人类对自然的统治和男性对女性的主宰具有惊人的相似,正是作家个性化生活和创作体验的结晶。生态女性主义思想,承载了作家梦寐以求的道德理想。  相似文献   

3.
先秦儒家人欲观的基本倾向,即“小人喻于利”,“君子喻于义”,强调从民所欲,强调士君子、为政者要以义制欲,并提出了化利己之欲为仁爱之心的具体方法和途径。在当今市场经济建设中所面临的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社会伦理与个人道德的冲突中,先秦儒家的人欲观较之于宋明时期理学的人欲观有更多的合理性和健全精神  相似文献   

4.
陈亮的事功主义伦理思想的基本内容及特征可概括为"理欲统一"的道德观、"义利合一"的价值观和"学为成人"的人生观。陈亮的事功主义伦理思想以"道存于物"、"道在事中"、道物统一的世界观作为理论基础和逻辑依据,这种伦理道德观反映到义利关系问题上就是坚决反对把仁义道德和实事功利对立起来,认为道德和功利是统一的。这种义利合一、注重事功的伦理思想,落实在个体的道德实践和人生理想上,就是主张"学为成人"。  相似文献   

5.
“养气”说与“寡欲”说为孟子道德修养方法论的重要内容,学术界对二说的理解认识向有分歧。作者认为,孟子所谓“养气”的过程,实即使人的感性行为化为由理性支配的过程,其“养气”说的实质意义是在强调理性在人类道德生活中的意义。孟子关于“养心”与“寡欲”关系的认识,实包含了如何对待义利关系的观点,故引发了后世的理欲之辨。从孟子到宋儒及清儒戴震关于义利、理欲关系之思想发展的经验来看,人们必须正视人欲与道德原则既矛盾又统一这一事实,依据客观实际寻找正确摆布两者关系的合理的度,任何脱离社会实际片面地强调满足人欲或片面地强调维护“理”的做法,都将导致不良的后果。  相似文献   

6.
湖湘哲学自先秦时期产生大体上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对中国哲学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其主要特点表现在穷究天人之际,讲求大本大源,吸纳百家之学而综合创新;同时主张义利统一,理欲统一,把道德理想与经世致用相结合,形成了"实事求是"的学风与文化价值现.  相似文献   

7.
戴震是著名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不仅对"宋儒以理杀人"提出控诉,而且通过对理欲关系的重新诠释为宋明理学推崇的天理祛魅,借此解构理学"以理杀人"。具体地说,他从气化流行入手揭示人性的基本内容,强调天理存在于人欲之中;在肯定人欲正当性、合理性的基础上,呼吁遂欲达情。作为戴震人性哲学的核心命题,"理者存乎欲者也"对理欲关系进行了重新解读,具有鲜明的启蒙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8.
康有为提出“天欲人理”说对宋儒“天理人欲”说给予反驳,在新的历史时期对传统“理欲之辩”做出新的诠释表征了近代价值观的变革。康有为对欲望的肯定是建立在价值观变革和现代化进程双层基础之上的:一方面,从价值观变革来看,针对宋明儒学过度压制人的感性欲望,康有为高度肯定了人的欲望的合理性,其近代启蒙意义不能抹杀;另一方面,从现实生活来说,近代工业化与现代化进程中的物质进步为享乐主义和消费主义提供了可能性。康有为对欲望的无限追求有其局限性,人的欲望无限膨胀会破坏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关系的和谐,导致彼此间的紧张和冲突,而化解这种紧张并非靠康氏的“仁”之德性所能解决。  相似文献   

9.
马洛创作的浮士德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悲剧英雄。对其悲剧的理解应当置于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历史语境之中。浮士德的悲剧在于其追求理想和世俗生活中的罪恶性与这一时期的秩序观,基督教新教信仰和人文主义世俗理想的冲突以及其自身理性和欲望的对立冲突。  相似文献   

10.
理欲之辨是维持传统政治秩序的根本观念之一,在古代它被"存天理,灭人欲"的非人本主义所取代,造成理欲之间的对立。今天,在构建和谐社会中以人为本,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之"人欲"得到肯定,满足此欲的"天理"也获得了新生,欲和理由对立走向统一。由于理欲观与社会政治紧密相连,它影响着社会伦理道德观念和国家政治,所以非常有必要从传统的理欲观这一新角度上来探讨人本主义之内涵。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传统哲学中,我们的先哲依据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和自己心目中关于理想人格的向往,提出了各具特色的理想人格理论.实质上,中国传统的理想人格是一种道德人格,是一种来之于外,"内得于己"、又见之于外的独特实践精神,是某一特定的道德原则规范的结晶和完美典型,是某种道德理想所认定的各种善的集合.其主要内涵是高尚的德性与良好的德行的统一,亦即知、情、意的统一与真、善、美的统一;内在的德性与外在的表现的统一.理想人格作为道德理想的体现,构成了人的价值目标,而人的价值目标的实现总是与人性问题联系在一起.与性善说相联系的善性的自我实现、与性恶说相联系的改造本然之性、重视审美活动的作用等,都是中国先哲提出的培养理想人格的途径.并就成就理想人格过程中的一系列重要问题,如群与己的关系、义与利的关系、理与欲的关系作了深刻的论述.上述理论虽然有着历史的局限性,但对我们今天培养理想人格仍具有重大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从情欲、义利、理欲三方面对理欲、义利进行了重新探讨.认为在理学家的观念中,理欲、义利既是对立又是统一的.对于以"天理"、"义"即道德为准兼及生存所需的利,他们是肯定的.相反,对违反"天理"、"义"的私欲、私利则是极为否定的.  相似文献   

13.
南宋心学家杨简把道德伦理赋予人之本心,他以毋意即不起意、不动乎意为基础构筑其文学思想:在内容上,文学作品是本心之所发;在表现上,文学作品应以质素为本;在风格上,文学作品应当庄敬中正。杨简把文学与人心直接联系起来,赋予文学庄严的使命。但他把本心善性与文学技巧绝对对立起来,也体现出心学家对文学所持有的偏见。  相似文献   

14.
戴震的理欲观一直颇受学界重视,但与他理欲观密切相依的工夫理论则问者寥寥,这对全面地理解其哲学是不够的。戴震批评宋明理学的存理灭欲说,而以存乎欲、完善欲来重新规定理的地位和作用,从而展现出一种面向现实民生的理想道德秩序。为实现这一道德秩序,戴震围绕对仁、智范畴的阐释而展开其独具特色的工夫论。此工夫论对理学的工夫传统做了一些批判性反思,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但总体来说并未走出理学的藩篱。  相似文献   

15.
儒门的"一贯"宗旨,是主体在日常生活中实践道德,这种日常品格,由孔子发端,至宋明时期,有"理一分殊"及"万物一体",但二说分别侧重于日常生活的普遍性与主体性。晚明大儒刘宗周基于二者,提出"一统于万"新说,融汇了普遍性与主体性,并在《人谱》等系列作品中,论说了"一统于万"之日常品格的实践体现。  相似文献   

16.
朱熹理学带有明显的禁欲主义倾向,陆王心学则更倾向于制欲主义,共同的特点都是"存天理,灭人欲";明末清初思想家则强调要"足民之欲",认为凡人不能物欲,理就在于天下的公欲,开启了新人文主义的人性论。同时明清思想家还辩证吸收了理学的道德成果,强调要知耻,要做欲望的主人,不能任由欲望泛滥,这些理论促进了近现代儒学的人本主义转型。  相似文献   

17.
“来世”观念,出自于佛教的“转生”之说。民间在接受过程中,却对佛教义理作了加工取舍,表现为共时代性和区域性特征,在叙事上则体现为满足各色人等虚构未来的理想图景。草根民间对来世的述唱,乃是世俗欲求之失落、人生痛苦之无奈的“回光返照”。  相似文献   

18.
奉献与索取关系,义利关系以及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关系是我国道德建设中必须解决的问题。计划经济条件下,由于受"左"的思想影响,人们对这几对道德关系出现许多片面认识,甚至将二者对立起来。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德体系时期,必须以新思维、新视角重新认识这几对道德关系。  相似文献   

19.
张载的“存天理灭人欲”说,经过二程与朱子的强化,成为宋明理学的重要命题.天理人欲之辨的道德约束对象最初只是儒家士大夫,要求他们不以一己私欲害国家之公益,同时也是儒者的道德自律,有着积极的价值和意义.朱子学在南宋成为显学后,理欲之辨转变为对普通民众的要求,出现了一种错位,因此遭到明末清初许多学者的批判,但道德严格主义的理欲观仍是明末清初思想界的主流.李光地、张伯行、华希闵等在注释张载《正蒙》时,肯定其合理性.当今需要重新认识“存天理灭人欲”的思想史意义,并肯定“尊崇理性,反对私欲”的理欲观的积极价值.  相似文献   

20.
宋元明道德哲学具有逻辑的有序性、价值的合理性、话题的显明性、思维的互渗性、启蒙的批判性五个基本特征。以天理为核心,以"去人欲,存天理"为纲领,以超凡入圣为理想目标的伦理思想体系,构成了宋明道德哲学的逻辑有序性;宋明理学追求道与德的融合,强调个人对以天理为代表的道德精神、原则的体认,凸显了伦理精神和道德价值的合理性;宋元明清各家各派,都是围绕天理(理)这个核心话题而展开哲学形上学的不同理路的论证,而有理气心性之辨,彰显了话题的显明性;宋明哲学家以求真的精神、恢宏的气度、开放的胸怀,接纳儒、释、道三教,各家各派之间以海纳百川的心态,探赜索隐、钩深致远地钻研学术,这些都体现了宋明道德哲学思维的互渗性;明清之际,商品经济的发展推动了文化思想、价值观念、伦理道德的转变,而出现了所谓"异端"的、"离道"的社会思想,反映了新的经济势力、市民阶层的需求,可谓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启蒙"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