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国际政治与国际法不可分家,联合国是两者一个重要的契合点。从一定意义上说,互为表里的联合国组织和《联合国宪章》是美国国际法思想演进的产物。威尔逊总统时期和罗斯福总统时期是美国国际法思想演进至关重要的阶段。威尔逊"十四点计划"的一大核心是建立国际联盟,国际联盟是后来的普遍性国际组织联合国的前奏,国际联盟原初所设想的民主平等原则、民族自决原则、集体安全原则是二战之前美国国际法思想的集中体现。推动创建联合国组织,积极制定《联合国宪章》,则是罗斯福国际法思想在实践中最重要的体现,而二战时期美国国际法思想也最集中地体现在罗斯福致力于创建联合国的实践中。《联合国宪章》所体现的公平正义思想、国家主权和保护人权思想、国际法治思想都和美国国际法思想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2.
托马斯.伍德罗.威尔逊是20世纪在美国乃至西方最著名和颇具影响的学者和政治家,也是理想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和理想主义外交政策的实际施行者。他所倡导的理想主义道德政治对国际政治产生了深远影响。基督教信仰传统教育以及"美国例外论"、"美国使命论"对威尔逊的政治信仰及道德观具有决定性的影响,考察威尔逊关于战争的思想转变和国际联盟思想形成的历程,并重点总结威尔逊政治伦理思想的基本内容、重要影响及其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一、公共关系与教育行政管理"公共关系"作为行政的一项职能始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一九一七年美国总统威尔逊首先建立了"美国公共情报委员会",这是世界各国中最早在政府中设立的公共关系的专门机构.现代公共关系旨在帮助一个组织与其公众之间建立并维系传播、接受、相互沟通、了解和合作的关系;参与同组织整体有关的各种问题和纠纷的处理;帮助管理部门及时了解舆论和作出  相似文献   

4.
一战结束后,在美国总统威尔逊的倡导和推动下,世界上第一个广泛性的国际组织——国际联盟诞生了。但是,发起国美国却没有参加这一组织。原因是: 第一,党派偏见一九一九年七月八日,威尔逊带着含有国际联盟盟约的凡尔赛和约文本从巴黎回到了华盛顿,等待国会的批准,使美国成为国联的正式会员国。当时,三十二个州议会和三十三个州长已认可国际联盟。对全国新闻界意见的测验表明:占压倒多数的报纸赞成美国参加国际联盟。但由于反对美国参加国联的共和党参议员洛奇等人利用其控制的外交委员会,采取拖延战术,阻止国会批准凡尔赛  相似文献   

5.
美国的调停外交,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美国对欧政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大战前期,美国以“中立”自居,不管交战双方欢迎与否都积极地把自己打扮成“和平”、“公正”的调停人和仲裁者,以追求和维护其自身的利益。威尔逊政府以调停促成交战双方妥协的外交活动,对交战国造成了广泛的影响。我们为了能够真正全面而客观地了解一战时期的美国对欧政策及其扩张本质,本文试图对美国调停外交的过程、实质及其失败作一探索。  相似文献   

6.
美国第28任总统伍德罗·威尔逊的经济改革是在美国由自由资本主义转化为垄断资本主义的动荡时期进行的,它对以后美国社会的经济生活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为了考察美国由自由资本主义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本文试就这次改革的性质及其作用作一探讨。1 威尔逊的经济改革是美国特定时代的必然产物。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是处在一个“伟大的扩张繁荣时期”,无论是工业、农业还是电讯、交通、运输都进入了迅猛发展的新时期。1913年,美国工业的生产量就在整个世界工业生产中占了36%,比英、德、法、日四国工业生产量的总和还略有超过。美国农产品的总值在1909年就高达54亿8千7百万元,成为当时世界上首屈一指的谷物生产国和最大的谷物输出国。交通运输业,1900年  相似文献   

7.
1898年美西战争至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是美国对外关系发展的转折时期。结束传统的孤立主义,广泛地参与世界事务,成为美国对外关系的重心。如何进行?国内争论纷纭。从布莱恩的反帝国主义开始,到威尔逊的十四点和平计划提出,美国民主党逐渐形成了以自由主义为理论基础,以反帝国主义为主线,以民主、和平的国际社会为理想,以美国领导为核心的自由国际主义思想。尽管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布莱恩的反帝国主义和威尔逊的和平计划都在政治竞争中处于劣势,但纵贯20世纪美国的外交政策史,民主党的自由国际主义思想奠定了现代美国外交政策的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8.
1898年美西战争至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是美国对外关系发展的转折时期.结束传统的孤立主义,广泛地参与世界事务,成为美国对外关系的重心.如何进行?国内争论纷纭.从布莱恩的反帝国主义开始,到威尔逊的十四点和平计划提出,美国民主党逐渐形成了以自由主义为理论基础,以反帝国主义为主线,以民主、和平的国际社会为理想,以美国领导为核心的自由国际主义思想.尽管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布莱恩的反帝国主义和威尔逊的和平计划都在政治竞争中处于劣势,但纵贯20世纪美国的外交政策史,民主党的自由国际主义思想奠定了现代美国外交政策的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9.
威尔逊主义传统是美国外交政策的重要传统,对战后以来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的目标和议程产生了重要影响。冷战后世界与威尔逊的时代有着相似性,他个人外交实践的失败为当今的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缔造者留下深刻的教训,威尔逊的幽灵仍笼罩着冷战后世界。文章首先简要地分析了美国国家安全战略中威尔逊主义传统的特点,然后探讨了其道德律令和多边律令对冷战后世界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苏俄是与资本主义“自由世界”在意识形态上完全对立的新生国家。威尔逊领导的美国政府对苏俄的政策先后经历了不干涉、反对日本独自从东方干涉、联合干涉、单独撤出干涉四个阶段。通过分析威尔逊政府对苏俄政策演变的深层原因可以看出,这种变化并不是完全由某个历史人物的意志决定的,而是根源于不同时期美国国家利益的需求。  相似文献   

11.
自建国以来,中国的党政关系发生了十分复杂的变迁,并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这些阶段性的发展经历了从"党指挥政"到"以党代政"再到"以党领政"的发展历程.党政关系的发展最终使中国行政权力从党权中分离出来并呈现出逐渐扩张的趋势.  相似文献   

12.
历史上的城乡关系经历了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而发生分离与对立,又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相互依存联系密切,并将最终走向城乡一体共同协调发展的历史过程。在这一历史过程中,唐宋时期是一个重要转折点。在唐宋以前,城乡之间城乡一体的发展态势较为明显;唐宋以降,城乡关系逐渐分离并形成了"交相生养"的新型关系。  相似文献   

13.
《梁书》、《陈书)历经千年,传抄过程中难免造成文字差错,后人直接引用,必然与事实不符。文章对这两部史书里面自相矛盾、不能自圆其说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进行了考证,对错误之处作了剖析,并参照有关史料予以纠正,有助于正确把握梁陈史实。  相似文献   

14.
对高校学生欠费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针对目前高校学生欠费现象,分析了在高校中,学生学费、宿费在办学经费中的比重及学生欠费问题给高校办学带来的不利影响。指出制度不健全、家庭贫困、就业因素、观望心理等因素是目前高校学生欠费的主要原因。同时提出了解决高校学生欠费问题的对策是:建立健全一体化的收费管理体制;解决国家助学贷款问题;严格执行学生收费管理制度;加强对学生的诚信教育。  相似文献   

15.
散曲的套数成熟在前 ,对元杂剧的形式有重要作用。后为元杂剧的唱曲起了定型作用 ,并为之提供了基本的乐调和曲牌 ,奠定了本色美的艺术特征。元杂剧的形成 ,从体式到风格 ,皆与散曲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明代法律多样,律始终占据法源主导地位,令、诰、例在明代不同的时期分别起着不同的作用,与律相辅相成,弥补律之缺位,强化律之功能。明代并不具备产生判例法的充分条件,明例的修定与判例法也毫无相似之处,而是成文法的制定。  相似文献   

17.
门神观念是我国传统民俗观念之一,其产生与早期人们对门户的认识与理解相关。门户不仅是建筑实体,且具有多重社会文化意义,具有内涵的丰富性和形式的多样性。出于装点、神秘化门户的需要,门画这种艺术形式得以出现并传承至今,成为当代一类历史文化的活化石。  相似文献   

18.
论抗战时期我党干部教育的历史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日战争时期,在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的领导下,我党在干部教育上取得了巨大成就,摸索出一条成功之路,为促进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其历史经验:一是党的高度重视;二是系统化的教育管理和行政机构;三是灵活、适时、科学的教育、教学方式、方法;四是自己动手,克服困难的精神和勇气。  相似文献   

19.
贾府由盛而衰 ,大厦倾倒。与其相反的是 :赖家虽为贾府的世仆 ,因其在贾府管家时间长 ,权势重 ,善于拍马逢迎主子 ,钻了贾府管理混乱的孔子 ,渐次发迹 ,超越常人 ,最后连主子也要向其乞借遭冷遇。这一主仆贫富易位的典型事例给世人留下颇值得深思回味的人生课题。  相似文献   

20.
现阶段的贫富分化及其对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由于多种因素的作用 ,我国现阶段出现了较为严重的贫富分化趋势。贫富分化既抑制效率 ,又损害公平 ,是阻碍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重大隐患。只要我们始终把广大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 ,加强宏观调控 ,规范收入分配秩序 ,就能够不断缩小贫富差距 ,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