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企业越来越重视“人本管理”,即企业管理以员工为中心。而“人本管理”与企业管理实践相结合的有效途径是“员工以工作为中心”。也就是说,“人本管理”要落实到员工的工作岗位,通过岗位研究和管理,做到事得其人,人尽其才,人事相宜,以真正体现对员工的尊重,从而获得较高的企业绩效,进一步完善企业的岗位管理制度。岗位研究是对岗位进行岗位设置与变更、岗位描述、岗位定员、岗位测评、岗位人员配置、岗位考核、岗位培训、岗位待遇等一系列管理工作的总称。开展岗位研究工作不仅是深化企业制度改革的内在要求,又是提高人力资源…  相似文献   

2.
岗位体系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因而岗位设置、岗位分析、岗位说明书撰写等工作,也就成了人力资源经理们关注的重点。但由于部分人力资源经理舍本逐末,过于关注方法和工具,忽视了最终的价值效用,使得岗位设置等工作并不尽如人意。  相似文献   

3.
随着用人制度的改革.单位有了用人自主权,人员能进能出已成为可能,根据单位自身的特点和需要设置岗位体系已成为当务之急;因此,目前撤并岗位,精简人员已成为热点。但是,在重新构筑岗位体系、追求岗位集约化的过程中,出现了片面追求精简,减人却不增效的情况。那么,如何科学合理地设置岗位、配备人员,如何使工作任务、岗位设置、人才资源的结合更为直接合理,在当前则更显重要。 岗位设置工作是一个包括分解总任务。重组具体任务、设计岗位体系、明确司岗要求、技术性很强的过程。从这一过程可以看出,岗位设置实际上也是一个如何…  相似文献   

4.
2002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人事部《关于在事业单位试行人员聘用制度的意见》中明确指出:通过实行人员聘用制度,转换事业单位用人机制,实现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实行聘用制后,人事部门由微观的管人转变为宏观的管岗,这是事业单位人事管理上的一项重大变革。那么,实施聘用制后,怎样对事业单位的岗位进行管理呢?一、因事设岗,科学管理。因事设岗,是指从事业单位职能出发,根据工作需要,结合单位实际,按照科学合理、精简效能的原则设置岗位。长期以来,我国事业单位用人其实都是以行政关系介绍信…  相似文献   

5.
<正>胜任力模型是一种人力资源结构,是针对特定职位将其表现情况组合起来的胜任力结构,能够指导一系列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工作的进行,如岗位分析、人才招聘选拔、人才培训、绩效管理等。对于事业单位而言,其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要掌握单位当前人力资源现状,如人员概况以及岗位结构。二是在充分了解基础上制订出适合单位未来发展方向的人力资源计划,包括岗位安排、人员招聘与培训等。三是落实具体方案,并对人力资源进行规划监督,及时解决并处理人力资源问题。  相似文献   

6.
一、目前事业单位管理岗位等级设置存在的主要问题事业单位管理岗位是指担负领导职责或管理任务的工作岗位。2006年《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办法》及《<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办法>实施意见》文件中规定:事业单位管理岗位分为10个等级,即一至十级职员岗位。国家对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实行宏观调控,分  相似文献   

7.
李越 《人才瞭望》2017,(10):24-25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事业单位人事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事业岗位设置问题已经无法适应现今聘用制度发展的需要,并且受到了潜在的威胁.因此,创新和完善事业单位的岗位设置管理工作对有效维护事业单位人员岗位设置的引导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笔者对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的现状和注意问题进行阐述,在事业单位中推广现代化岗位聘用方式,以期为调动事业单位人员的积极性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推行教师全员聘用制是近年来大学管理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如今绝大部分大学已经实行或即将推行教师全员聘用制。所谓全员聘用制就是单位根据工作的实际需要设置岗位,每个岗位都有明确的岗位职责和要求,所有人员通过公开、公平的竞争,选择自己的岗位,竞聘上岗,上岗以后按照岗位职责要求开展工作,单位在聘期结束后对其进行考核,并根据考核结果决定是否续聘。在一定程度上,实行全员聘用制有利于促进校内人员的合理流动和学校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有利于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9.
《人才瞭望》2007,(3):110-111
人事部、科技部联合印发岗位设置管理指导意见人事部和科技部最近联合印发《关于科学研究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的指导意见》,就科研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的适用范围、岗位类别、岗位等级、专业技术岗位名称及岗位等级、岗位设置的基本条件、审核、聘用等做出了具体规定。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西华县积极探索事业单位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办法,变过去的人员管理为职位管理,使事业单位的编制、职位、人员、工资基金等管理工作逐步走向正规化、科学化。 一是搞好职位设置。按照因事设岗原则,根据单位编制数量,设置管理人员及专业技术人员岗位,重点抓好职位职责、职位层次和职位数量的确定。二是编制职位说明书。根据各职位的要求,确定各职位的工作项目、工作标准及所需资格条件等内容。三是因岗择人。全县共有115个中层职位实行了竞争上岗,有87人通过竞争走上新的工作岗位。四是定期考核,奖惩分明。每年年终县里统…  相似文献   

11.
2010年4月,濮阳市按照河南省统一部署,在全市事业单位推行岗位设置管理工作。通过制定操作规范、培训业务骨干、强化政策宣传等措施,在全省率先完成岗位设置,进入人员定岗工作阶段。由于事业单位岗位设置是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相似文献   

12.
在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 革中,郑州市人事局把实行竞争上 岗,特别是中层干部竞争上岗 作为一个重要环节来抓,为优 秀人才脱颖而出创造条件。 1998年以来,郑州市实行 竞争上岗的管理职位已达 4857 个,竞岗人数达13496人,平均竞岗率达1:2.8;个别岗位达1:8。其主要做法是 一、坚持效能原则,重新核定岗位 岗位设置是竞争上岗的基础。在实施竞争上岗前,根据实际需要,以提高事业单位的两个效益为目的,重新调整内设机构,合理设置管理岗位。 1.撤销职能萎缩机构,合并职能相近机构,增设业务急需机构。实施竞…  相似文献   

13.
吕茜华 《人才瞭望》2006,(11):94-94
当公司发展到一定规模时,现有部门的岗位设置将面临优化的问题。首先,面对就是一个专业化的优化问题,从非科学的岗位设置到专业化的科学的流程设置。一旦岗位设置达到一定的专业化,岗位优化便会遇到尴尬。它面临的不再是岗位设置是否合理,该部门应该设立什么岗位,该岗位应该有多少人,此时岗位优化的困境在于人员优化的问题!而一旦牵扯到人,岗位优化将变得异常困难,往往表现为尴尬的情况!  相似文献   

14.
1996年年底,南昌大学被列为江西 省职称聘任管理改革试点单位,几年来 的实践表明,实施聘任制试行工作,给 学校专业技术人员增加了压力,注入了 动力,带来了活力。 在推行聘任制工作方面,南昌大学 主要是抓住职称管理过程中的设岗、上 岗、考核、奖惩、聘任等五个主要环节, 着力实施改革。具体做法是: 1.合理调整专业技术职务结构比 例,变因人设岗为因事设岗 由干多年来在职称评聘问题上受 “论资排辈”思想的影响,造成了不够合 理的职称结构比例,其岗位设置也是因 人而定,不管工作是否需要,有多少人 就设多少岗位。为改…  相似文献   

15.
公务员法明确实行职位分类制度,预示着干部人事管理由职务管理为中心向职责管理为中心转变。人事部印发了《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办法》,要求岗位设置应具有明确的岗位名称、职责任务、工作标准和任职条件,对岗位实行总量、结构比例和最高等级控制。  相似文献   

16.
熊磊 《人才瞭望》2011,(11):29-31
2006年以来,原国家人事部相继出台了《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办法》(国人部发[2006]70号)《〈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办法〉实施意见》(国人部发[2006]87号)等岗位设置管理工作的基础性文件,2007年,人事部联合教育部、科技部等10部委下发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的指导意见,也  相似文献   

17.
“双肩挑”兼职是高校普遍存在的现象。在首次进行岗位设置与聘用过程中,兼职人员问题是重点,也是难点。文章以西藏某高校为例,阐述了西藏高校兼职人员的现状,对首次岗位聘用工作中的兼职人员岗位设置问题进行思考,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兼职人员聘岗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8.
第一,要以组织机构的稳定性过渡或稳定性存在为前提:稳定现时的经营生产管理活动:设置的组织机构具有一定时期的稳定性:能将旧的机构平稳过渡到新的机构;人员的岗位调整能顺利平稳过渡到新的部门和岗位;不适应的原有岗位人员能平稳的离职,不会因为个别人员的离职而给企业带来负面影响,不会因为个别人的离职带走人员,导致员工对企业产生没有信心的思想变化。稳定性是否具备取决于部门优化调整时的设立是否做到了“三适”:  相似文献   

19.
近日,吉林省人社厅会同省委组织部,相继出台文件,进一步对人员聘用、岗位设置、考核办法等进行规范。打破身份壁垒,推进用人机制转换。出台《关于完善全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岗位聘用工作的意见》,明确岗位聘用程序,畅通管理、专技、工勤三类人员交流渠道,聘任专技八级岗位满3年可以聘任六级职员,聘任工勤三级岗位满5年可以聘任八级职员,打破传统"干部"、工人等身份限制;事业单  相似文献   

20.
人力资源战略强调人与组织的协调和共同发展,而职位规范管理则是实现这些目标的基础。由于职位规范管理过程中主要以岗位具体实现来操作,所以职位规范管理的原理亦即从两个纬度出发,一方面实现人员与岗位之间的“因才适岗”,另一方面要实现岗位与组织之间的“因需而设”(如图一所示)。“因才适岗”是指使具备相应能力的适合的人员能够对应到适当工作岗位上,做到密切融合,使得人员能力得以利用和发挥,同时也使得岗位上配备真正能胜任的人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