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校内部行政化是指高校内部的行政权力在各种权力中居主导和支配地位,使得学术权力等让位并倾向于行政权力。这会为高校的学术事业发展带来不良的后果,使得高校的存在目的和本质异化。从目前关于高校内部去行政化的研究看,多以处理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关系为主。这种理论研究虽然为高校内部去行政化指明了方向,却没能为这一问题的实践提出实质性的建议。从制度主义的基本逻辑对高校内部行政化问题进行分析,能够认清高校内部行政化的症结所在,为推进高等教育法治建设,完善高等教育法制体系,以及办学自主权的落实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建立利益相关者协商机制,为高校内部去行政化提供有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高校行政化被看作是阻碍我国高校发展的“罪魁祸首”受到人们的强烈指责,“去行政化”已成为新时期高等教育改革的主旋律。但是,如果理智地思考我国的现实就不难发现,高校行政化并非一无是处,有它存在的现实基础和独特价值。现阶段,极端化地对高校“去行政化”,不但不利于高校发展,反而会给高校发展造成更大困难。事实上,在我国现阶段,高校完全地“去行政化”也很难实现。因此,在高校“去行政化”的强烈呼声中,冷静地、现实地思考我国现阶段高校“去行政化”怎样“去”、“去”什么,比较符合实际。在我国,高校“去行政化”至少要具备两个前提条件,一是社会治理法制化,二是高校具有独立生存的环境和能力。  相似文献   

3.
越来越卷入社会事务中的大学不再只是传播和创新高深知识的场所,它既需要保持学术的创新力和活力。也需要接受行政权力的监督和管理。在我国,随着政府对高等教育的投入大幅增加,行政权力对大学干涉也越来越多,导致了大学“行政化”的倾向。面对大学“行政化”带来的一系列弊端,“去行政化”的呼声越来越高。还大学以学术自治和自由,把学校当学校办则是“去行政化”的本质。  相似文献   

4.
高度计划的、“行政化”的高等教育必然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产生矛盾。高等教育“行政化”的表现主要是国家垄断、行政垄断、地区垄断,作为办学主体的高校在人、财、物甚至教学上缺乏自主权,高校内部管理“行政化”更是编离了大学精神。高等教育“行政化”带来了严重后果,既增加政府负担又损害学校的公众形象,甚至危及社会的稳定。高等教育“去行政化”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分析高等学校领导体制变更、地方高校行政部门设置演变的基础上,提出高校行政部门设置的理想模式,探讨“高校去行政化”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以期为地方高校行政部门的设置提高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6.
高校行政化,是中国高校的普遍现象.近些年来高校去行政化问题巳成为社会舆论、"两会"和教育论坛中聚焦的教育痼疾,在一定程度上已成为社会的基本共识.本文从高等教育管理实践入手,试图从构建政府高校社会之间新型关系、深入推进高校组织结构深度变革、创新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创建依法自主办学运行体制机制四个方面,就高校去行政化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7.
[摘要]提升学术人力资源管理水平是当前我国高校面临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也是实现高校持续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从我国高校学术人力资源内涵,高校学术人力资源管理现存的问题及其成因来看,高校要“去行政化”,从构建更加科学合理的人事制度和绩效考评体系,提高薪资待遇,重视和强化激励措施,提升科学化管理水平,做好学术人力资源自我职业生涯规划,加强学术人力资源自身与高校组织的心理契约等方面对学术资源管理进行优化和改良。  相似文献   

8.
高校管理的"行政化"问题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诸多乱象之源,高校管理的"去行政化"势在必行。本文分析了高校管理"行政化"的表现及后果、高校管理"行政化"的历史文化渊源与现实的心理、体制基础,提出高校管理"去行政化"的对策思路。反思之余,本文认为,我国高校管理的"去行政化"任重道远,只能循序而渐进。  相似文献   

9.
指出高校行政化的实质是社会官本位观念在高校的影响和官场文化对高校的渗透,去行政化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树立新的大学办学理念,提出大学应树立"学术第一、教授治学、教育家治校"的办学理念。在大学发展的进程中,学术第一是基础,教授治学是手段,教育家治校是保障,三者有机结合,共同辅佐实现大学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高校行政管理中去行政化概念一直是行政工作的热点话题。综观我国高校行政工作的现状,去行政化能对我国的高等教育起到积极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遵循了教育改革进一步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宗旨。但是,在去行政化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改革的障碍点,合理规避、化解改革的风险,让去行政化在悄无声息中达到软着陆。  相似文献   

11.
文章主要从高校去行政化的角度,讨论了大学行政化对高等教育带来的影响,以及校园廉政文化建设在大学"去行政化"中的作用。认为加强校园廉政文化建设是高校"去行政化"和杜绝腐败的必要举措和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书院是产生于我国唐代并在宋代以后逐渐兴盛起来的民间教育机构,对传递学术薪火和开启民智起到了很好的作用,然而,书院在辛亥革命前后渐渐趋向式微,却在当前传统文化复兴过程中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其性质仍然具有民间办学的色彩,书院的发展的路径不外是传统文化和域外优秀文化的教育以及学术研究。  相似文献   

13.
书院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独特的教育组织。传统书院倡导个性自由,重视学术创新,强调人文情怀,为现代大学文化创新提供了许多启迪和参考。基于书院制建设的现代大学文化创新具有引领的作用,传承传统书院文化,实现现代大学文化创新,是中国大学的文化使命,有助于培育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的。  相似文献   

14.
中国大学由于受中国传统行政文化的制约,大学行政权力泛化倾向突出,学术权力长期被压制,去行政化成为当前大学管理改革的重要方向。去行政化要求大学管理改革深入到文化层面,其核心是围绕学术组织配置权力结构,保障教师的学术自由权和学生的参与权利,使行政权力和政治权力更好地为学术事务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15.
宋代以降,在统治者的调控下,培养满足朝廷需求的人才成为书院产生与发展的逻辑基础。而创新学术是书院作为中国古代高等教育机构的最主要标志,也是千余年来书院发展的内在逻辑推动力。但人才培养和发展学术对书院发展也不是均衡地起作用,人才培养逐渐演变为限制书院学术自由发展的主要因素。在构建现代大学制度过程中,借鉴书院发展的相关理论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6.
探究中国书院和欧洲中世纪大学的文化内涵以及它们本质上的异同,对中国现代大学的建设意义重大。以封龙书院和巴黎大学为基点,从三个方面对中、欧古典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进行了系统阐述:“崇圣尚礼和经世致用”的书院精神与“尊崇探究,追求自由”的大学精神;受儒、释、道不同宗教文化孕育的中国书院和以基督教神学为唯一精神核心和行为准则的中世纪大学;几近接近却又自成体系的中国书院和中世纪大学的组织结构。最后概述中国书院和中世纪大学各自优秀的教育传承对现代大学的影响和启迪。  相似文献   

17.
书院始于唐代,是集人才培养、学术创新、文化传播等职能于一体的文化教育组织。与书院特点和职能不断变革相伴的是,其精神内涵在不同时期表现出不同的特点,但因其区别于传统封建官学的办学性质、“成人之教”的教育理想和知识创新的价值追求,书院精神的核心是永存不变的。书院精神主要包括了以道义为核心的人文精神和以求知求真为主的科学精神,具体而言又细化为以德育人的人文精神、独立自主的治学精神、实事求是的求真精神、兼容并蓄的开放精神和勇担道义的爱国精神。书院精神是作为文化教育组织的书院最具独特性、思想性、持久性的精神品格及文化意蕴,是书院发展中最精微的内在动力和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18.
中国大学呈现出级别高度行政化与制度化的特征,行政依附于政治,学术依附于行政。随着大学转型与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大学"行政化"问题逐渐成为社会各界讨论与关注的焦点话题。"去行政化"已是当前大学发展不容回避也无需回避的现实课题与高等教育内在逻辑发展的必然诉求。在我国大学转型的过程中,"去行政化"需要回归大学自治与学术自由,重建现代大学自治制度,同时,大学教师要担当起应有的使命,以让大学回归其本位提供思想支撑。  相似文献   

19.
高校不纳入编制管理是近两年来中国探索高校去行政化改革的一大重要突破。这一改革实际上是对高校法律主体地位进行再定位的过程,高校不再是行政权力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延伸,而是享有独立的法律主体地位。不纳入编制管理在推动高校去行政化的同时,也意味着高校不正当行为所可能遭受的管控减少。因此,必须在这一改革时期内重建非编制化的高校监管体系,以确保改革的风险可控。应当同时从增强内部控制和外部约束两个角度健全高校监管体系,一方面从创新高校法人治理结构的角度实现"自我监管",另一方面则要从革新高等教育管理方式的角度实现"他人监管"。  相似文献   

20.
古代书院教育对我国当代高等教育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古代书院教育有许多方面值得当代高等教育研究、借鉴。本文通过对书院教育一些思想理论和实践活动的探讨 ,得出了一些关于高校道德品质教育、学术风气、师生关系等方面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