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7 毫秒
1.
我国台湾地区新修订的"特殊教育课程纲要"强调通过课程调整,让所有特殊儿童皆能充分参与普通教育课程,接受基于需求的适性教育。通过借鉴我国台湾地区"特殊教育课程纲要"的设计及实施经验,大陆推进随班就读应加强融合教育理念宣传,共建相互尊重与接纳的融合文化氛围;加强普教与特教课程的衔接,以满足随班就读生的个别化教育需求;课程与教学应紧密结合"个别化教育计划"(IEP),以满足随班就读生的学习需求;加强全校师生及学生家长间的合作,使随班就读教学服务更加优质化;配齐硬件设备,使随班就读生学习及生活无障碍;加强教学评价的适性调整,使评价更加人性化、差异化、个别化,从而进一步提升大陆随班就读的整体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2.
不同的研究对于“耳聋”的定义不尽相同。教育界关于“耳聋”的定义也很多.最常见的乃是美国聋教育委员会所规定的:“聋”乃是指儿童用或不用助听装置,通过听觉处理语言讯息的能力有了障碍。1987年,我国采用了“听力残疾”这一概念,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双耳听力丧失或听觉障碍,而“听不到或听不真”周围环境的声音,从而难以同一般人进行正常的语言交往活动。我国教育界长期以来习惯上将听力残疾统称为耳聋。因此本文中所谈的耳聋学生泛指听力残疾儿童.而且是未经过专门语言康复训练的听力残疾儿童。  相似文献   

3.
融合教育是在平等受教育的环境下,残疾学生和同龄人一起接受有意义、高质量的教育.近年来,我国教育法律和政策在残疾学生评估认定机制、资源教室和资源中心建设、随班就读教师队伍建设等融合教育方面进行了完善.然而地区师资发展不均衡、教师绩效评估体系不科学、特殊教育案件的救济不完善等原因,影响了融合教育的成效.为此,建议加强中西部特殊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改革绩效评估体系,完善残疾人教育申诉和问责机制.  相似文献   

4.
本文针对我国随班就读教学质量不高的问题,从差异、差异教学和随班就读的概念为出发点简要分析了随班就读课堂教学中实施差异教学的必要性,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和探讨差异教学在随班就读课堂教学中的实施.  相似文献   

5.
近半个世纪以来,发展全纳教育成为各国教育改革的共同目标,就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各国进行了不同形式的探索性改革。意大利凭借学校一体化政策,采取"激进"全面"的改革方式,率先完成了从隔离到一体化再到全纳教育的转变,并最终建立起完全全纳教育体系。在我国,随班就读从民间自发到官方自为,逐渐成为我国改革特殊教育、发展全纳教育的一项重要教育政策。就全纳教育改革速度、范围和步骤而言,意大利学校一体化政策造就的是一种快速推进的激进式改革,而我国随班就读政策追求的是一种稳中求进的渐进式发展。借鉴我国传统文化中"和而不同"的思想,就各国如何确立适切的全纳教育发展方式进行追问和尝试性回答,以期丰富我们关于全纳教育发展方式的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6.
特殊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在我国高等特殊教育领域中,有关聋生心理素质培养的实证研究较少,致使高等院校的聋生心理培养缺乏可资借鉴的操作方法.本研究在认真分析聋生心理发展特点的基础上,根据心理学和体育学科有关理论和相关研究成果,通过高校体育教育对聋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以期获得培养聋人大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有效方法,最终使这些学生基本达到正常人应具备的健康心理.……  相似文献   

7.
缝纫劳动技术教育是聋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社会对劳动者 (包括作为特殊劳动者的聋生 )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上好缝纫课 ,就需要教师在教学环节上下大功夫 ,培养适应社会飞速发展的新型劳动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 ,我想谈一谈在聋校缝纫课教学教法上的尝试。一、利用电教激发聋生学习兴趣兴趣是学习的先导 ,是吸引学生乐学的内在动力 ,聋生由于听力失聪 ,视觉便是他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 ,恰当地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为聋生提供具体直观形象 ,给枯燥的专业课注入乐趣和活动 ,活跃课堂气氛 ,启发聋生思考 ,在他们…  相似文献   

8.
随班就读教学在我国还处于探索阶段,大多随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在慢慢摸索,阻碍了特殊教育的发展。值此新课程背景下,笔者对师范院校开设随班就读教材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了新的探讨和尝试。  相似文献   

9.
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教育的普及,我国的特殊教育也越来越受到党和政府的重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确规定:“国家和社会帮助安排盲、聋、哑和其他有残疾的公民的劳动、生活和教育。”在所有的残疾儿童中,聋儿的比例最大。为了有效地搞好聋儿的语言听力康复工作,使他们早日回到“有声世界”,回归主流社会,木文试就聋儿的心理特点  相似文献   

10.
目前,我国特殊儿童的随班就读工作已取得了不少的成绩,但也还存在很多急需解决的、影响随班就读质量的问题。其中,特殊儿童所在随读学校或班级的教师对特殊儿童的接纳态度如何已经成为影响特殊儿童随班就读质量的主要因素并被大多的特殊教育工作者所重点关注和研究。本文利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从四个方面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1.
一个低视力孩子随班就读的叙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取叙事研究的方法,通过一个低视力孩子对自身随班就读经历和抉择的自叙,探讨影响随班就读有效性的因素.研究表明:随班就读的政策落实有待加强;融洽的同伴和师生关系给予个体积极的支持;支持环境的创设给予个体更多参与的机会;改革评价方式以减轻个体负担;教育施与受关系应和谐;应高效利用普校的丰富资源.  相似文献   

12.
我国的随班就读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了,虽然它现在已成为我国特殊需要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主要形式,而且也取得了不少的成绩,但总体来看其质量是不尽人意的。本文主要论述的是影响特殊需要儿童随班就读质量的因素和针对各个因素所提出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3.
融合教育课程是融合教育成功的关键,也是提升融合教育质量的重点。在融合教育的推动下,美国等实施融合教育的先驱国家对融合取向的课程进行了深入地探讨,积累了丰富的理论与实践经验。本文以此为背景,对课程调整的产生、概念、类型、实施原则等进行了简要分析,并从中总结出在普通教室中实施课程调整的实践意义,以期对我国随班就读课程改革起到一定推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研究发现:健全人与听力残疾人之间的社会距离客观存在,但总体上社会距离并不很大。经济因素并没有对社会距离产生显著性影响;人口因素中女性比男性对听力残疾人社会距离要小,农村比城市对听力残疾人社会距离要小;健全人受教育程度越高对听力残疾人社会距离越小,社会偏见越小社会距离就越小;健全人与听力残疾人接触频率越多社会距离就越小。  相似文献   

15.
聋哑学校的聋生外出进行侵财犯罪问题已成为影响聋校管理正常运行的一个重要因素,值得关注。缺少良好的家庭教育,对聋生缺少必要的信息管理,社会的不良关注是导致聋生逃学的主要原因.加强聋生的安全常识教育,开展学校与家庭、社会的合作教育,重视法制教育,强化聋校聋生的人性化管理将是有效预防聋生逃学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6.
我国共有残疾人总数8502万人,就业率58.13%。就业是残疾人通向社会的重要渠道,切实解决好残疾人的就业问题是保障残疾人的基本生活需求,也是帮助残疾人更好的融入社会的关键所在。当前,我国在残疾人就业方面虽取得了一些成就,但由于经济、社会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残疾人就业中的问题并没有很好的解决,该问题需要国家和社会予以高度重视。社会工作方法介入残疾人就业可以帮助残疾人增强劳动技能,为残疾人提供就业机会,扩展就业资源。  相似文献   

17.
许发俊  孙星 《金陵瞭望》2011,(30):89-89
油坊社区位于雨花台区中心地带,户籍人口3455人。持证残疾人67名.其中视力残疾人6人:听力、语言残疾人9名:肢体残疾人31名:智力残疾人10名:精神残疾人11名。  相似文献   

18.
1989年5月国务院批发的国家教委等7个部委《关于发展特殊教育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颁布后,全国不少省市开展了弱智儿童随班就读的试验。笔者曾在《论弱智儿童随班就读》一文中,对弱智儿童随班就读提出一些初步设想,在我省经过一年多的实践,证明这些设想是可行的,但有些问题还需进一步研究解决,本文就此作进一步探讨,供试验参考。  相似文献   

19.
当前我国脱贫攻坚取得了长足的进展,未来要将“输血式扶贫”变为“造血式扶贫”,将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激发扶贫对象的内生动力。以家庭文化资本视角分析西部农村贫困地区农民子女的就读意愿,研究发现:超龄学生的就读意愿显著低于正常学龄学生,体制化文化资本对两者的就读意愿有不同的影响;客观化文化资本越好,学生的就读意愿越高;具体化文化资本中,父母教育期望对学生就读意愿有正向影响,正常学龄学生父母文化参与越多,对其就读意愿影响越显著。据此,学校和家长要关心孩子的学习和生活多方面的变化,不定期进行一对一的交流;父母要注重对孩子的陪伴,并为其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对于超龄儿童,政府、学校和家庭要给予更多的关心,通过提高教育水平来改善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主义人学为正确认识我国“残疾儿童”提供了新的视角.自然性是人的生命本原,是马克思主义认识“现实的人”的原点,是“现实的人”最基本的特征,也是从生命本原上认识“残疾儿童”并维护其合法权益的基础.社会性是“现实的人”的根本属性,帮助残疾儿童适应并更好地融入社会是特殊教育的根本目的.要提倡尊重残疾儿童的“差异性”,通过坚持以人为本的“个别化教育”、“教育增权”和“全纳教育”等教育理念和采取特殊措施来实现残疾儿童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