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西方学术界常称希罗多德为历史学之父和民族学之父,我国学术界也称司马迁为中国历史学之父和中国民族学之父,从文献研究的角度考察,此类称呼未尝不可。有的民族学家还依据民族形式和发展的历史,提出了原始民族学、古代民族学、近代(或现代)民族学和社会主义民族学,或原始社会民族学、奴隶社会民族学、封建社会民族学、资产阶级民族学和马克思主义民族学。本文所谈的“中国民族学”仍按传统的定义——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以来的民族学、即旧中国的民族学和新中国的民族学两个部分。中国民族学的历史上限,暂订于一九二六年。  相似文献   

2.
李绍明的民族学研究成果在国内外民族学界都是有目共睹的,他的成就主要体现在民族史研究、民族学理论研究、民族社会学研究、民族生态学考察与研究等方面,他提出了自己的主张和观点,形成了鲜明的研究特色,在中国的民族史和民族学界以其区域性的主导研究方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内蒙古大学根据其学科发展战略规划,于2007年6月成立了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学院现有民族学和社会学两个系,设有民族学、社会学、社会工作等三个本科专业和一个民族学二级学科硕士点、MPA民族班专业硕士学位点。全院现有教职工27名,其中教授5名,副教授5名;获得博士学位的教师14内蒙古大学根据其学科发展战略规划,于2007年6月成立了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学院现有民族学和社会学两个系,设有民族学、社会学、社会工作等三个本科专业和一个民族学二级学科硕士点、MPA民族班专业硕士学位点。全院现有教职工27名,其中教授5名,副教授5名;获得博士学位的教师14名,在职攻读博士学位的教职人员6名。目前,学院已形成一支年龄结构、知识结构、学缘结构等方面比较合理的师资队伍。学院成立以来,本着质量、特色和创新的办学理念,通过梳理现有资源,凝练出八个研究方向,分别为民族学学科的北方少数民族与社会发展问题研究、蒙古族宗教现状研究、蒙古民俗与口承传统研究以及生态与生计研究;社会学学科的民族地区社会发展与社会变迁、民族地区社会问题与文化变迁、民族地区生态环境与制度变迁和民族地区社会工作与社会福利研究。通过以上研究方向的确定与建设,为学院...  相似文献   

4.
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的前身是中央民族学院研究部。1952年,在全国高等院校调整的基础上,集中了原燕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山大学、厦门大学、北平研究院等单位民族学、社会学、人类学、民族史和民族语言等方面的  相似文献   

5.
海外华族的形成历史及经济上获得的成功,成了历史学、经济学、国际政治学研究的热门话题,而与之相关的民族学方面的研究却相对沉寂。海外华族的祖籍国——中国是一个人文荟萃且有悠久人文研究传统的文化大国,理应对其浪迹天涯海角的民族同胞有更多的了解,提供一种独特...  相似文献   

6.
历史民族学和民族历史学是分属于民族学和历史学的不同学科,它们有不同的学科发展背景。虽然在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资料来源等方面都有明显区别,但两个学科都是以民族社会作为研究的客体,在研究过程中又常常紧密联系、相互借鉴、互相促进。  相似文献   

7.
杨建新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民族学家,是兰州大学民族学学科的奠基者和开拓者。本文通过回顾他的学术人生历程和学术成就,探讨了他将历史学与民族学相结合的独特的民族学思想和研究方法,阐明了他基于与西方人类学相比较而提出的一些观点和思想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民族学学科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学研究的发展,社会学与民族学的联系和互动越来越紧密,民族社会学也就应运而生。民族社会学就是从社会学的视角,研究民族这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与社会运行的关系的学问。  相似文献   

9.
民族学学科依托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民族研究所),经过长期不懈的建设,在队伍建设、学术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方面已经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民族学学科现有专兼职教师38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9人,讲师10人;教师中有博士学位者及在读博士9人,70%的教师具有硕士学位,  相似文献   

10.
青海民族大学民族学学科是青海省第一个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一级学科,由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主办。该学院现有民族学、中国少数民族史、专门史、人类学等4个硕士学位授权专业,其中民族学学科于2003年被青海省人民政府确定为省级重点学科,在2008年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中心组织的评估中,名列全国第五。  相似文献   

11.
正中央民族大学世界民族学人类学研究中心成立于2011年11月,是中央民族大学基于中国经济崛起、转变发展方式、繁荣民族文化、建设政治文明和推动学术创新转型的需求,为拓宽民族学、人类学和社会学的研究领域,深化国外民族和社会文化研究而创建的院级教学科研实体机构。自成立以来,本中心继承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人类学、社会学的深厚学术积淀,大力拓展世界民族和国外社会文化研究,积累了大量研究成果,成为国内民族学、人类学、社会学海外研究的重镇。2014年,本中心被评为国家  相似文献   

12.
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的前身是 1 952年建立的中央民族学院研究部 ,该部为建国后全国最早最重要的民族学科教学与研究中心 ,集中了全国从事民族历史、民族文化、民族语言和社会学等专业的大部分一流学者。 1 980年 ,以研究部的人员为基础 ,创立民族研究所 ,1 983年又建立民族学系 ,1 986年民族学系与民族研究所合并 ,形成了阵容强大 ,教学科研并重的人才培养体系。 1 989年本院的民族学专业被国家教委确认为国内 1 3所民族院校中惟一的国家级重点学科点。 1 993年经国家民委批准 ,成立民族学研究院 ,包括了民族学系、藏学系、民族博物馆、民族…  相似文献   

13.
任何一门社会科学都有自己的研究方法,将这些方法予以综合概括就形成了该学科的方法论框架,民族学自不例外。文章拟对民族学方法论体系进行必要梳理,阐释西方文化人类学发展历程以及“民族学中国化”探索之路,针对中国民族学方法论体系当前存在的现实问题予以正视和思考,以期对中国民族学方法论体系的合理建构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4.
民族学的应用与中国民族地区现代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当前 ,中国民族学研究的主要任务是发挥民族学的应用性 ,以推进中国的现代化。为此 ,民族学研究必须更紧密地与中国民族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中国民族的实际情况表现为历史形成的若干特点 ,由此形成中国民族学方法论上的特点和着重点。如何处理好各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矛盾与协调问题 ,以及传统文化与生态环境的关系问题 ,是这一历史时期中国民族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上述方法论对有关问题的研究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
完善我国民族学学科体系之我见李绍明当前,我国对民族学学科认识的分歧,归纳起来无非两种意见:其一,以国家教委的规定为代表,认为民族学是一门完整的社会科学,虽对其归属尚有争议,时而将其纳入历史学,时而又将其纳入法学中,但总的说来,尚无有损于该学科的完整性...  相似文献   

16.
中国民族学的学术渊源、整合历程与当代开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民族学是直承西方民族学而来,从学科特征上来说,它与西方民族学有着学科上的一致性,但中国民族学由于其独特的发展历程,它又有着自己鲜明的特色。本文在对中国民族学的学术渊源、整合历程与当代开展等三个时代或三个方面作详细考察的基础上指出,一个新兴的民族学派———中国学派,已经初具规模,并在中国的学术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学科角色。  相似文献   

17.
李绍明先生是新中国培养出来的第一代民族学学者,他以亲历者的身份见证了建国后中国民族学/人类学学科史上的诸多重大事件.他的人生经历展现了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民族学/人类学曲折的发展历程.作为建国后的新型知识分子,李绍明的学术研究有着强烈的时代特征,但同时亦能看到中.国传统文化思维以及区域学术传统对其研究的形塑.  相似文献   

18.
历史上,除了元代和清代等少数几个朝代外,汉族在我国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方面长期处于优势地位,从历史学视角展开的汉民族研究可谓成果丰硕,而从民族学视域开展汉民族研究的重要性虽然不断地得到强调,也产生了诸多极富建设性的成果,却仍然存在着诸如把汉民族的历史等同于中国历史、各学科对汉民族的研究代替了民族学的汉民族研究、以少数民族研究代替汉民族研究等问题。因此,民族学视域中的汉民族研究应该把汉民族作为一个民族实体进行研究,重视研究当前汉族与少数民族关系新特点,加强研究汉民族海外移民历史和现状,加强对汉民族社区的田野调查,尤其是要加强从少数民族的视角来研究汉民族,以促进对汉民族形成更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正2014年4月16日,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海外文化研究专业委员会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成立大会,并就跨文化交流与海外文化研究进行学术研讨。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人类学研究所所长刘夏蓓教授  相似文献   

20.
文化·民族与民族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民族与民族学宁宇在学术界,许多人都把民族学等同于文化人类学,许多著作也把通常称之为文化人类学的学派和学者,统统冠之以民族学派和民族学家。当然,这绝非是学术界对学科界限的有意混淆,而是反映了两者在研究理论、范围与方法上的基本一致性。从学科的名称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