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基于效价理论和调节定向理论,探讨了消费者调节定向和从众行为对移动优惠券使用意愿的主要影响因素.通过使用Smart PLS建立结构方程模型并对问卷调查数据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消费者的感知收益和感知努力显著影响移动优惠券使用态度,促进定向增强感知收益对态度的正向作用,防御定向增强感知努力对态度的反向作用.使用态度和从众行为均能增强消费者移动优惠券的使用意愿.  相似文献   

2.
张宇  杜建刚 《管理评论》2022,34(2):166-176
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新产品作为企业创新的载体越来越受到重视。本研究基于消费者情境层面,探讨了外部物理环境明亮度对新产品采用的影响。研究一的结果验证了明亮度会正向影响消费者对新产品的采用,即高明亮度环境会提高消费者对新产品的采用。研究二A采用Inquisit心理学实验软件建立了明亮度与调节聚焦的关联,高明亮度会激发个体的促进型调节聚焦;而低明亮度会激发个体的防御型调节聚焦。研究二B进一步验证了调节聚焦在明亮度对新产品采用影响过程中的中介作用。研究三验证了社会排斥在明亮度对新产品采用影响过程中的调节作用。针对被社会接纳个体,高明亮度环境会提高消费者对新产品的采用;然而,针对被社会排斥个体,以上效应出现置反,低明亮度环境会提高消费者对新产品的采用。研究结论为提高消费者新产品采用提供了新视角,并对企业推广新产品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3.
段珅  王大海  姚唐  邱琪 《管理科学》2018,31(6):128-144
  形式多样的促销手段成为企业在激烈市场竞争中赢得胜利的重要方式。已有研究涉及的促销方式直接受益实体都是消费者自身,随着消费者社会责任意识的提高,直接受益实体为慈善机构的捐赠促销活动不断出现,然而很少有学者对不同受益实体的促销方式的效果进行比较。         基于信息框架理论和调节定向理论,以打折促销和捐赠促销为研究对象,运用分类变量中介检验和3阶交互效应方法,通过Spss软件中的Process插件进行Bootstrap中介效应分析,解释调节定向在不同自我建构消费者对两种促销方式偏好关系中的中介作用机制,并引入感知风险和感知稀缺两个变量,探究其在自我建构对消费者促销方式偏好影响中的调节作用。         研究结果表明,调节定向在自我建构与促销方式选择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即拥有独立自我建构的消费者认为促进定向信息说服力更强,从而偏好打折促销方式;拥有依存自我建构的消费者认为防御定向信息说服力更强,从而偏好捐赠促销方式。当感知风险较高时,防御定向信息强化依存自我建构的消费者对捐赠促销方式的偏好;当感知风险较低时,促进定向信息强化独立自我建构的消费者对打折促销方式的偏好。当感知稀缺较高时,防御定向信息强化独立自我建构的消费者对打折促销方式的偏好;当感知稀缺较低时,促进定向信息强化依存自我建构的消费者对捐赠促销方式的偏好。         在理论上拓展了信息框架效应的相关研究,揭示了自我建构与调节定向作用关系的适用边界。通过检验不同自我建构消费者对调节定向相匹配的促销信息评价机制,证明促销活动中的匹配机制可使促销效果更佳。在实践上,为企业在不同消费情景下面对不同特点消费者制定相应的促销活动提供了策略指导,从而提升企业的销售利润。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究不同调节定向类型的消费者对不同社会距离他人评价的反应,采用2(调节定向:促进VS预防)×2(社会距离:社会远距离VS社会近距离)×2(评价属性:积极VS消极)实验设计的方法,结果发现,促进定向的消费者更愿意接受社会远距离他人的评价,预防定向的消费者更愿意接受社会近距离他人的评价。促进定向的消费者受社会远距离他人的积极评价影响更显著,预防定向的消费者受社会近距离他人的消极评价影响更显著。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重庆市主城区消费者的实地调查,用结构方程模型和回归分析检验消费者创新性、消费者特性以及新产品采用行为的关系。结果发现消费者创新性比消费者特性能更好的预测新产品采用行为,且消费者家庭月收入和受教育程度是消费者创新性和新产品采用行为的调节变量。  相似文献   

6.
周圆圆  郑毓煌 《管理评论》2022,34(2):142-153
产品创新是众多企业发展的重要战略。快速迭代的新产品如何能够获得消费者的青睐是企业和学界共同关注的话题。在用户深度参与的互联网营销时代,情景想象作为一种新兴营销手段,能够有效提高消费者对新产品的评价。本文从消费者的时间视角与调节聚焦出发,深入探究情景想象在不同情境下对新产品评价的影响。通过三个实验,本研究发现,对于规避型聚焦的消费者,在情景想象中鼓励其采用过去视角对新产品评价的提升更有帮助;而对于促进型聚焦的消费者,鼓励其采用未来视角相对而言更有利于新产品评价。进一步的研究发现,想象生动程度是该交互作用的内在机制。此外,对于图片想象能力较低的消费者,时间视角与调节聚焦的交互作用消失。  相似文献   

7.
研究旨在探讨互联网定向广告推送方式对消费者态度的影响和作用机制。通过实验发现:“Opt-in”的广告态度优于“Opt-out”;感知威胁在两者关系间起中介作用,且受到调节聚焦的调节。研究结论为如何提高互联网定向广告投放效果提供了一些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新产品预先发布(NPP)是指企业在新产品推出市场之前,向目标受众传递新产品相关信息的营销活动.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越来越多的企业在新产品导入时采用这种营销策略.尽管消费者是新产品预先发布信息最重要的受众之一,但现有文献较少从消费者的视角,研究新产品预先发布的效果.本研究基于信号理论中信号反应过程模型,结合消费者行为特征,探讨新产品预先发布信号所包含的公司和产品特征(如品牌、发布"雾件"产品历史、产品创新性),以及消费者个人特征对新产品购买倾向的影响作用.对手机产品预先发布研究的结果显示,消费者会依据品牌和企业发布"雾件"产品的历史决定是否购买新产品;分层贝叶斯Logit回归的结果则进一步表明消费者在预先发布相关经验、产品熟悉度、风险倾向以及人口统计变量等个人特征上的差异影响品牌和"雾件"产品对购买倾向的作用程度.  相似文献   

9.
王展昭 《中国管理科学》2019,27(12):164-174
在对品牌竞争影响要素分析的基础上,考虑重复购买在新产品扩散过程中的调节效应,构建以消费者微观采纳机制为核心的新产品扩散的阈值模型,在小世界网络仿真情境下,运用多智能仿真方法对品牌竞争与新产品扩散之间的影响关系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转换成本对新产品扩散的速度和深度的影响存在一定的"条件区域",在该区域之外两者不存在显著的影响关系;进入时间与两种竞争性品牌的扩散速度存在一致的负向的影响关系,而对两种竞争性品牌的扩散深度的影响方向则相反;在此过程中,重复购买系数起着一定的调节效应,会在一定程度上放大或缩小转换成本及进入时间对新产品扩散的影响效应。通过本文的研究,不仅可以进一步丰富和完善竞争性产品创新扩散的相关理论,也可以为企业的新产品推广实践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0.
何文心  刘新梅 《管理学报》2021,18(5):712-721
基于调节焦点理论和团队过程视角,构建了团队防御型调节焦点、信息共享度通过团队活力和团队反思影响新产品创造力的被调节的双通道中介模型。实证研究表明:团队活力中介了防御型调节焦点和新产品创造力的负向间接关系;团队反思中介了防御型调节焦点和新产品创造力的正向间接关系;信息共享度削弱了团队防御型调节焦点对团队活力的负向影响;信息共享度削弱了团队活力在防御型调节焦点和新产品创造力之间的中介作用;团队信息共享度增强了团队防御型调节焦点对团队反思的正向影响;团队信息共享度增强了团队反思在防御型调节焦点和新产品创造力之间的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1.
品牌延伸已经成为企业推出新产品的主要策略之一,成功的品牌延伸可以帮助企业利用品牌这一无形资产,提高企业的绩效。本文首先回顾了品牌延伸的经典研究范式:从母品牌质量、母品牌与延伸产品匹配两个角度来研究品牌延伸评价,随后再从消费者个体属性视角来拓展此研究范式。在评价品牌延伸时,不同调节聚焦属性的消费者对于母品牌质量、母品牌与延伸产品匹配程度两个因素的相对重要性的判断存在差异:趋进型调节聚焦属性的消费者更加重视母品牌与延伸产品之间的匹配;规避型调节聚焦属性的消费者更加重视母品牌质量。在发现了调节聚焦对品牌延伸评价的影响后,本研究进一步揭示了母品牌类型、母品牌与延伸产品匹配的类型对上述影响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2.
在线商品浏览购买转化率是平台商最为看重的指标.为此,在线商家非常重视规划选择商品、优化选择体验、促进选择决策、防止选择过载效应.在线商品选择过载效应是市场营销与电子商务领域重要的研究问题.研究一通过行为学实验与仿真方法,研究了选择集特征导致选择过载效应变化的规律;研究二通过行为学实验,研究了消费者调节定向在其中的作用.研究发现:1)在线商品选择集的理想程度与选项数目改变所导致的选择过载效应变化规律.在线选择集增多选项时,会在非理想选择集中产生选择过载效应,造成选择难度变大、选择放弃意愿上升、选择放弃概率提高;相对理想选择集的选择过载效应不明显;2)消费者调节定向在在线选择过载效应发生过程中具有调节效应.将选择过载效应的研究拓展到线上可以指导在线商家针对商品集的特征与消费者特性制定营销策略,降低选择过载效应,提高浏览购买转化率.  相似文献   

13.
基于框架效应理论,分析阈值型社交推介情境下,收益导向型和成本导向型信息呈现框架效应的差异性。应用实验研究方法,探讨信息呈现对用户推介意愿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收益导向型信息呈现更有利于激励用户参与推介活动,用户的感知收益和感知成本具有中介效应;成本导向型信息呈现与个体调节定向相匹配时,可以降低预防定向型用户的感知成本,提高预防定向型用户的推介意愿;收益导向型信息呈现与个体调节定向相匹配时,可以提高促进定向型用户的收益感知,降低成本感知,提高促进定向型用户的推介意愿。  相似文献   

14.
预售商品种类繁多,可分为从未上市过的新产品和已经上市过旧产品。面对不同类型的产品,根据消费者效用理论,消费者可能做出不同的决策。研究在产能约束的前提下,零售商销售不同类型产品的最优预售策略问题。结果表明,新产品的最优预售策略取决于正常销售价格,旧产品的最优预售策略受正常销售价格与消费者构成的共同影响,且前者的影响作用大于后者。较低的正常销售价格或较大的高估值消费者比例增大了消费者在正常销售期购买的缺货风险,零售商应采取溢价预售策略,否则应采取折价预售策略。此外将新产品和旧产品的最优预售策略对比发现,利用消费者对产品估值的不确定性,新产品预售比旧产品预售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15.
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下,逐步推出新产品,满足消费者快速多变的需求,已成为企业获取和保持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越来越多的企业在新产品导入时,将新产品预告作为影响消费者购买倾向的一项重要因素,日益受到学术界和实务界的重视。新产品预告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产品营销策略,被广为使用。本文基于网络效应理论,结合消费者行为特征,探讨了具有网络效应市场中,新产品预告对不同对象的效果。结果表明新产品预告策略可以降低新技术商业化的风险,提高该创新产品的最终市场占有率。  相似文献   

16.
陈璐  王月梅 《管理科学》2017,30(1):107-118
 研发人员的跨边界行为是影响研发团队创造力的关键因素,已有研究证明跨边界行为对创造力起积极的促进作用,但对于如何提升研发团队成员的跨边界行为仍缺乏深入探讨。        基于社会认知理论和特质激活理论,跨越个体-团队两个层次,构建成员促进型调节定向-跨边界行为的影响整合模型,以成员创新自我效能感和个人主动性作为中介变量,研究二者在此影响过程中的中介作用。此外,以领导促进型调节定向作为调节变量,探讨其在此影响过程中的调节作用。采用MPLUS 7.0和HLM 6.08软件进行主效应、中介效应和调节效应检验,采用来自西南地区3家研究院的研发团队中279组领导-成员配对的纵向调研数据进行实证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①团队成员的促进型调节定向对跨边界行为产生积极显著的正向影响;②团队成员的创新自我效能感和个人主动性在促进型调节定向与跨边界行为的关系中具有显著的中介作用,且个人主动性对跨边界行为的影响和中介效应显著性均强于创新自我效能感;③领导的促进型调节定向会调节成员的促进型调节定向与跨边界行为之间的关系,当领导的促进型调节定向越强时,成员的促进型调节定向对跨边界行为的正向影响也相对更强。        研究结果厘清了研发团队中调节定向与跨边界行为之间的影响关系,为跨边界行为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同时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和研发团队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即应重视员工心理需求、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以及努力实现领导-成员的心理动机匹配等。  相似文献   

17.
研发阶段新产品信息发布:时间与频率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产品开发过程中,何时、以什么频率向外发布所开发的新产品的信息,是企业经营者需要决策的重要问题.现有的文献对新产品信息发布频率尚无直接研究,对首次发布信息时间的研究也还非常有限.本文基于信号理论和有效市场理论,以2000-2010年间我国上市公司发布的602个新产品项目为样本,采用事件研究法和回归分析,研究了研发阶段企业新产品信息发布的时间与频率策略及其市场效果.结果表明,新产品首次发布信息的时间、发布信息的频率对新产品的市场价值都存在倒U形的影响;开发过程中企业与外部商业伙伴的合作对上述两种影响产生负向的调节作用;新产品的创新性正向调节首次发布信息的时间对新产品市场价值的影响.本文的研究结果对于企业新产品开发阶段信息传播策略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依托于创业行动模型和结构映射理论,将机会识别定义为寻找技术和市场之间结构匹配的认知过程。采用情景实验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试图回答不同动机类型(促进定向vs.预防定向)与机会识别中结构相似性效应的关系路径。通过对245名技术创业者的调查发现:促进定向促进机会识别中结构相似性效应形成,预防定向起阻碍作用;技术知识正向调节促进定向与结构相似性效应的关系,负向调节预防定向与结构相似性效应的关系,而市场知识的调节作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19.
以移动广告为研究背景,研究地理定向和消费者产品偏好定向相结合的混合定向方式下企业的定向广告投放策略,同时通过对比企业投放定向广告与大众广告,研究企业的广告策略选择问题。研究发现,企业运用定向广告策略应针对不同的消费者群体提供差异化较大的营销策略:对属于企业近距离范围且偏好企业产品的优势市场,企业应加大广告投放力度并实行高价;为了争取部分远端劣势市场的收益,企业应向其投放一定力度的广告并实行低价;对属于双方的竞争市场,企业应选择中等程度的广告和价格。同时,通过与企业投放大众广告相比较,发现竞争企业使用定向广告策略反而不如使用大众广告策略。  相似文献   

20.
定向刨花地板目前在国内市场仍处于推广阶段,静曲强度偏低是影响消费者接受的重要障碍。孔隙率是影响定向刨花地板静曲强度的重要原因。本文通过分析,通过应用TRIZ理论,对刨花形态进行创新设计,成功解决孔隙率高的问题,改善了产品外观及静曲强度性能,得到消费者的广泛认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