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抗战时期贵州工矿业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贵州近代工业起步较晚,基础薄弱,发展缓慢,抗战前贵州所产工业品仅20余种,稍具规模者只有印刷、纺织、造纸、酿酒、制革、玻璃制造等产业,不仅规模小,资金少,而且多属手工操作,机械化程度很低。1936年全省只有13家较大的工厂,其中7家在贵阳,资金最多的为文通书局,只10万元,雇1180名,资金最少的是协兴织布厂,仅有4千元,雇工24名,其余5家资本均在5千至8千元之间;除文通书局、文华印书局是机器生产外,其余皆为手工业生产。抗日战争时期,由于战争导致的各种主客观条件的变化,使贵州工业落后的状…  相似文献   

2.
华家三代人,在近现代帝国主义国家入侵,西学东渐的复杂环境中,敢为天下先,靠在边远的贵州经营盐业和创办成义茅台酒厂成为西南巨富后,捐资近10万两白银创建学校。教育缺书,华家即投资20万两白银创建贵阳文通书局;书局缺纸,又投资60万块银元建成贵阳永丰抄纸厂。抗日战争期间,文通书局增建了图书编辑所,延聘全国知名学者为书局编委,发展成为中国七大书局之一。  相似文献   

3.
近代早期(1840-1919),对湖南出版事业来说,是一个快速发展和转折的时期。先是湖南书局的创办,接着思贤书局一跃而起成为清末我国著名的雕版印刷书局;无论是官办的书局、民办官助的绅办书局,还是坊刻,私刻,都出版了大量书籍,而且刻书质量精致。毫无疑问,刻工是其最主要的原因之一,本文试着通过对近代早期湖南刻工与技工考查,探讨近代湖南印刷技术的改革。  相似文献   

4.
近百年间上海基督教文字出版及其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代基督教在华传播 ,文字出版是重要的手段。而上海正是基督教文字出版的中心。墨海书馆、美华书馆和华美书馆、益智书会、上海土山湾印书馆、广学会、中华浸会书局、青年协会书局等是当时教会的主要出版机构。它们在传播西方科学以推动中国现代科技的变革、用白话文翻译圣经等宗教读物以促进中国新文学的发展、编译学校教科书以促进中国现代教育体系的建立、统一术语译名的工作以推进西学引进和中国现代学术规范的确立、编印杂志和创办社团组织以倡导现代学术精神以及为近代中国引进先进的印刷技术等方面 ,对近代中国文化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5.
1980年以来,随着张元济个人著述及研究资料的整理和出版,学术界兴起了张元济研究的热潮,这些研究涉及张元济与同时代人物的比较、张元济与古籍的保存和整理、张元济与早期政治活动、张元济与近代教育、张元济与近代出版、张元济与近代文化等方面。当前的张元济研究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有继续深入的空间,如:加强张元济资料的搜集、整理和出版;深化张元济与其他人物的比较或联合研究;重视以张元济为中心的近代出版人群体研究;发掘张元济与近代报刊杂志发展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近代早期英国兴起了一个新的文化群体——鉴赏家。鉴赏家群体的兴起与近代早期英国在经济、政治、思想方面的变迁存在着密切的关系。鉴赏家群体的兴起也改变了贵族的文化生活方式与文化知识的价值功用,推动着近代科学的发展,影响着英国社会变迁的进程。  相似文献   

7.
戊戌变法时期,改革科举、倡导西学、成立译书局、创办科学学会以及引进科学理论等,对中国近代社会与教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重视科学技术教育,改革考试制度是当前教育应予以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抗战时期高等学校向大后方迁移 ,为西南地区的教育近代化提供了历史性契机 ,它为西南带来了大批高素质的近代教育人才 ,促进了西南地区教育观念、教学方式方法和初、中、高各等教育的发展 ,高校内迁对西南地区教育的影响是深远、巨大而持久的  相似文献   

9.
垦荒作为近代政府治理的重要举措之一,在西南多地都提出了规划和设想,并付诸了实践。对近代中国西南地区垦荒构想和实践的研究,我们会发现垦荒活动对西南地区生态环境、农业生产、族群关系、民族文化等都产生了一些影响。总体来看,西南地区的垦荒活动并没有达到实施者预期的目的,这与当时的垦荒构想与实践在实施前尚未对西南地区的相关情况进行系统研究、准确认知有关。近代中国西南地区的垦荒构想与实践所产生的经验与教训为我们今天推动西南地区的土地利用与社会治理工作提供了参照和启示。  相似文献   

10.
近代文化女性是女性解放运动与中国社会变革密切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女性近代化的提倡者、推动者。虽然她们只占广大女性群体的极少数,但其在近代中国社会各个文化领域的文化活动、宣传表率作用,促进了中国社会风气的转变,女性教育的发展,及女性价值观念、道德观念的转变,进一步推动了中国女性的近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11.
女性教育研究学者杜学元所著的《社会女性观与中国女子高等教育》一书,从女性主义视角审视中国古代女子教育史,提出了中国古代存在女子高等教育并具有自身特点的观点。该书以女性主体意识的起伏发展为维度,探索从先秦到清末历史长河中不同时期社会女性观影响下的女子高等教育,视角新颖,观点独特,内容翔实,论述有力,不失为教育史研究上的佳作。  相似文献   

12.
徐杰舜教授主编的《族群与族群文化》(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6)一书汇集了当下人类学研究者对族群研究的相关成果,该书按照特稿、族群概念、族群理论、族群认同、族群关系、族群文化等几个板块进行归整,是中国学界有关族群研究的最新诠释。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西南地区凭借自身地理优势,山地生态旅游业得到了大力发展。山地型旅游资源作为开展生态旅游的重要载体,能够整合区域资源优势,推动区域生态、经济、社会、文化的全方位发展。同时,山地旅游资源具有脆弱性、地理封闭性的特征,缺乏系统科学的规划指导,将会严重破坏地域生态失衡进而影响区域可持续发展。因此,对西南山地生态旅游进行系统全面的解析,对西南地区乃至整个国家的山地生态旅游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祖堂集》作为我国古代珍贵的禅宗文献,在近代汉语研究中具有极重要的语料价值。但1996年岳麓书社出版的由吴福祥、顾之川点校的《祖堂集》二十卷本依然存在一些明显的失误。文章就该点校本的校点问题进行力所能及的订正补缺工作,以期在研究中使用的材料更加确实可靠。  相似文献   

15.
王学振的博士学位论文《民族主义与中国文学的现代转型及话语嬗变(晚清至民国)》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于2011年6月正式出版了。该书视角独特,材料丰富,结论新颖,体现出很强的创新性,堪称中国近现代文学研究的一块璀璨夺目的"五色石"。  相似文献   

16.
新世纪以来,有关邓小平主政大西南的研究取得了可喜进展,形成了诸多研究成果,内容涉及到政权建设、党的建设、民族关系以及经济、教育、社会发展等方面。笔者以此为主题进行综述,以期进一步促进对邓小平主政大西南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关于滇黔桂边区革命根据地的定性和称谓 ,有几种说法。由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的《滇黔桂边区革命根据地》一书 ,对滇黔桂边区革命根据地的定性和称谓是正确的。该书的出版 ,为人们认识滇黔桂边区根据地在中国革命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提供了很珍贵的史实和史论。  相似文献   

18.
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教育部颁发了新的语文教学大纲,人民教育出版社据此对原语文教材进行了修订.新教材体现了知识与科学性、思想道德与文化内涵、认知与心理规律相结合的特点,但忽视写法指导,语文实践活动过于简单也不能不说是一个缺憾.  相似文献   

19.
比较教育学科的发展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我国比较教育学科的发展时期主要是改革开放以来的30年.30年来.我国比较教育在多方面重现生机,在教育思想引介和国家教育改革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绩.重庆市比较教育学学科主要集中在西南大学.经过长期的发展.西南大学比较教育学科在比较教育的理论与方法、跨文化教育比较、各国教育制度比较、当代西方教育思潮等方面形成了一定的学科优势与特色.今后重庆市比较教育学科发展思路应包括发展学科特色、突出实用功效、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增强学术合作与交流、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推出高水平研究成果等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