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量文献表明,尽管西汉乐府编制中没有采诗人员,但是当时乐府"采诗夜诵"的确具有一定的现实政治保障,并对东汉产生积极的影响;同时,西汉乐府的"采诗夜诵"继承了先秦以来观乐省风的传统,这一传统同样在东汉得以继承与发扬.正因如此,汉代乐府民歌才能较好地保存流传下来,并形成了统一的艺术精神及艺术风格而影响于后世.  相似文献   

2.
汉乐府民歌上承《诗经·国风》的优良传统,下启魏晋新声,流波余韵一直影响到唐代诗人创作,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这些民歌所以能够保存、流传,是由于汉代设有乐府机构对民间歌谣进行广泛的采集。乐府采集民歌的目的是文学史必然论  相似文献   

3.
"采诗"叙述正式出现于《汉书》中。《汉书》"采诗"作为一个汇聚型话语,存在着古史依据和文献来源。其关键性表述为"振铎徇路"与"观风俗"之说,融入、改造了先秦和汉代文献中古之天子听政制度和巡守制度的相关信息,以及《孔子诗论》和《史记·乐书》中的《诗》学观点。《汉书》"采诗"叙述存在历史和现实的双重语境,在对汉武帝时代乐府采集音乐和歌曲行为的描述中借用了"采诗"话语,其深层目的在于委婉批评乐府采诗已背离古之采诗裨补王政的功能意义。从话语溯源和话语分析的角度,可清晰呈现"采诗"的"生产"过程,认识《汉书》"采诗"叙述的复杂性和文化价值。自中唐元、白将"采诗"话语吸纳进新乐府理论后,其诗学价值和意义得以突显,在唐以后成为经久不衰的诗歌理想。  相似文献   

4.
关于《国风》是否民歌的讨论鲁洪生一、历史的回顾与思考自古以来,关于《诗经·国风》是否民歌就存在两种不同的观点。《国风》为民歌说缘自古籍所载“采诗’“说。请书所记采诗细节虽略有出入,然皆谓朝廷派人至民间采诗以观风知政,以是知《国风》采自民间,当为民歌。...  相似文献   

5.
古代,采风就是采诗。汉朝人首创采诗之说,谓古有采诗之官,“天子”从采诗后考察风俗政教的得失。但此说由于某些具体说法不一,故颇为人所怀疑。只是对于后来汉武帝设立“乐府”,使掌音乐,为了配乐,乃广泛采集民歌之事(详见《汉书·礼乐志》、《汉书·艺文志》),则是没有疑问的。不过,它们所采是已成的诗歌。近代以来,公私著述,特别是新闻报刊之属,采写异地风物民俗,蔚为风气。这  相似文献   

6.
采诗发轫于先秦时期,此后绵延流衍,不绝如缕。此时的采诗表现官方意志,带有制度规定的色彩。及至唐代,采诗制度开始消亡,并在两宋时期逐渐概念化为一种意识存在。(宋末)元代,普通文士广泛参与采诗活动,在漫游中完成删诗和选诗的过程,使元代采诗掀起民间自发、互为标榜的高潮,又使采诗从意识诉求上升到实践力行。元代采诗独树一帜地书写了有异于前代采诗的文化史篇章,在采诗发展史上具有开拓意义。  相似文献   

7.
南北朝时代,中央政府的乐府机关亦跟汉代相似;搜集民歌,配合音乐演唱.《敕勒歌》是北朝乐府民歌.它保存在《乐府诗集》“杂歌谣辞”里.北朝民歌流传至今的作品,绝大部分均在“梁鼓角横吹曲”内,只有少数几首收在“杂曲歌辞”和“杂歌谣辞”内,一共计约七十首.《乐府诗集》中有这样一段话:“《乐府广题》曰:‘北齐神武(高欢)攻周玉  相似文献   

8.
张东妹 《南都学坛》2005,25(5):21-22
在汉代音乐发展过程中,作为楚国音乐文化代表的“楚民歌”对汉代宫廷音乐、民间歌谣的相和歌都产生了重大影响,促进了汉代音乐文化的繁荣。  相似文献   

9.
采诗与删诗     
《诗经》共三百零五篇,简称《三百篇》或《诗三百》。关于王官采诗的说法,始见于《礼记·王制篇》: 天子五年一巡守,岁二月东巡守……命太师陈诗以观民风……。其次又见于《汉书·艺文志》、《汉书·食货志》及《公羊传》何休注。《礼记·王制》篇可能是西汉文帝时的博士所作。班固、何休都是东汉时人。近代有不少学者认为,汉人的说法都是晚出的,真实性不可能很大。我认为不能说汉代学者的说法是杜撰的。其一,远在汉代之前的春秋时代的《左传》襄公十四年,有下面一段记载,显然是汉人诸说的根据: 自王以下各有父兄子弟之补察其政:“史为书,瞽为诗,工诵箴谏,士  相似文献   

10.
“西曲”是南朝时期流行在相当于今湖北荆州、襄樊一带的民歌,其形式有歌、有乐、有舞,歌乐结合者为“倚歌”。西曲歌计三十四首,其歌词全部保存于宋代郭茂倩的《乐府诗集》中。本文结合历史文献,探讨了西曲舞的流变情况。  相似文献   

11.
汉代乐府的音乐活动 ,对汉代歌诗的创作起有重要作用。乐府的采风观谣 ,使民间歌诗得以保存 ;乐府的制乐活动吸纳了文人加入 ,促进了文人的辞赋创作 ;乐府对外域音乐的吸收和改制 ,丰富了华乐的音乐品类 ,其音乐和文辞的配合方式 ,奠定了中国古代音乐文学“选诗以配乐”与“依调填词”两种基本方式。胡乐与汉文的配合方式 ,对反省“胡乐生词”说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班固描绘、构建了先秦"采诗"制,对所采之"诗"的风俗内涵与价值功用给予了特别的关注,并视"知天下"为旨归,欲借此以知"风"、"俗",进而实现其"移风易俗"的风俗政治理想。基于同样的思想维度,班固又对汉乐府"采诗"的风俗意义予以了现实审视,这呈现了其"采诗"说的另一构成及其风俗维度的其他侧面。深入研究可见其在风俗学、《诗》学研究领域及方法论层面的价值意义。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汉代乐府与戏剧的关系作了系统的考察,并涉及到先秦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一些重要的戏剧史实。文中认为应该将“乐”、“乐府”这一中国古代综合性音乐娱乐艺术体系纳入到戏剧史的主体中来,并着重研究了汉代的郊庙歌辞与相和歌辞中所反映的戏剧表演情况,研究了向来未曾触及的早期戏剧文学的样态。文中涉及丰富的戏剧史资料,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作了许多新的探索。  相似文献   

14.
《诗》之后,汉魏乐府多为歌谣,乐府之后诗歌逐渐走向了格律化、案头化,至唐宋词随燕乐兴而兴,至南宋又随燕乐衰而衰,此后文人填词已经失去了真正的意义。我国古典诗词衰颓之后,至“五四”新诗又矫枉过正,割断历史,抛弃了汉语汉字所独有的审美特质,于是也只能是昙花一现,所以有人说20世纪是个“无诗的时代”。到20世纪80年代后,当代歌词则紧紧抓住了诗歌的文学性、音乐性、民族性和大众性的审美特质,并善于从古典诗词中采得神韵,从民歌中集得灵气,真正是诗起八百年之衰,但其命运同词诞生时一样备受大众欢迎又倍受学界冷落,因而值此之际,很值得振臂一呼:“真诗在歌中!”  相似文献   

15.
唐代采诗制度及其与元白新乐府创作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代存在太常卿采诗和风俗使采诗两种形式的采诗活动,盛唐和中晚唐可能也存在太常卿采诗制度,唐无采诗之说不确。元白创作新乐府,其直接背景即是初唐既已存在的采诗制度,白居易希望在中唐恢复采诗制度,以使其新乐府在流传到民间后为朝廷所采集,从而起到讽谏的作用。但元白新乐府最终未曾入乐。  相似文献   

16.
由于统治阶级的偏好,汉代文坛辞赋昌盛,诗歌沉寂。与历代诗歌相比,汉诗的数量是比较少的,然而成就却很高。它的主要成就是乐府民歌和古诗十九首。乐府民歌开我国五言诗之先河,古诗十九首则是五言诗成熟的标志。从而在我国诗歌发展史上揭开了新的一页。对后世的诗歌创作,尤其是魏晋六朝诗歌的蓬勃发展,产生了直接影响。我以为探讨乐府民歌与古诗十九首的关系,对研究这一时期诗歌的嬗变发展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7.
南朝刘宋时,和谢灵运并称的诗人颜延之(384——456),他有题为《秋胡行》的乐府作品。 所谓乐府,最初是指汉武帝刘彻时设置的掌管采集民歌的官署,以后又作为乐曲和歌词的总称。依据乐曲与原歌辞由专门文人重作的作品,开始仍残存着浓厚的民歌性。因此在诗学上与纯粹的诗人作品有所区别。进一步说,魏晋时知识人的作品,在境界上比以前的诗更模糊。而这首《秋胡行》有全然不同的内容,是属于两个系列的作品。颜延之的《秋胡行》收在梁昭明太子萧统编纂的《文选》中,属“咏史诗”。但是,作为乐府的“相和歌辞”,多数属于民歌,在曲调上是弦乐器与竹管乐器的二重奏。其音乐,今天已不能再复原。因此,这个作品是诗还是乐府,暂且不论,而它没被纳入中国正统诗篇里这一显著的特性,不能不引起注意。这就是包括后面提及的《陌上桑》、《孔雀东南飞》乃至《木兰辞》等等,这些以广泛流传的小说、逸闻为样板而构成的叙事诗。  相似文献   

18.
试论乐府民歌与建安文学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 汉乐府民歌“感于衰乐,缘事而发”,继承了周代民歌的优良传统,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两汉的社会现实。郭沫若认为,乐府民歌是研究两汉社会的第一把手的材料。这话,阐明了乐府民歌所体现的现实主义精神。余冠英说:“中国文学的现实主义精神虽然早就表现在《诗经》,但是发展成为一个延续不断的,更丰富,更有力的现实主义传统,不能不归功于汉乐府。这要从建安黄初所受汉乐府的影响来看。”(《乐府诗选序》) 建安,是一个大动乱的时代,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又是一个“俊才云蒸”,创作  相似文献   

19.
“陇首”由地理方位之名,经过汉代文人创作,以及由民歌进入乐府的过程,形成了以悲凉为特质的文学意象。南朝边塞、赠答、征戍、闺怨等主题诗中,多涉及陇首意象,这与南朝诗人对北方“陇首”一带的想象性构建密不可分,是南朝文学对唐代边塞诗意象群形成作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
李白与民歌     
李白是民歌的乳汁哺育成长起来的。他在诗史上泰山北斗的地位是和他学习民歌分不开的。前人早已看出李白的诗得力于古“乐府”最多。古“乐府”中最有生命力的部分,即“赵代秦楚之讴”,就是南北各地的民间歌谣。汉魏“乐府”中有一部分文人的作品,也是学习民歌的产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