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引导小农户开展合作和联合是提高小农户组织化程度、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新途径。基于资源编排理论,在深度调研的基础上,以四川JN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为例进行案例分析,系统探讨小农户通过联盟实现价值共创的机制。研究发现:小农户通过联盟最终实现经济价值和情感价值的共创;实现价值共创的过程主要经历资源结构化、资源能力转化、杠杆利用三个阶段的资源编排,盘活小农户的资源和能力。在充分考虑地区农业生产经营状况、农户自身特性等情况下,引导小农户开展合作和联合有利于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  相似文献   

2.
小农户如何对接电商市场是实现乡村产业振兴的关键问题之一。通过对陕西省宝鸡市眉县田村的实地调研发现,小农户想要实现与电商市场的有效对接需要整合式赋能。小农户与电商市场的衔接过程中需要解决市场需求、流通链以及消费者信任等问题,这与小农户的生产能力、流通能力与销售能力相关联。而村社集体、村庄精英以及政府作为外部力量能够为小农户提供多维度、全方位的支持以提升小农户的电商发展能力,主要表现为:地方政府通过打造公共品牌,提升小农的销售能力;合作社通过社会化服务供给,提升小农的流通能力;村社集体通过生产优化,提升小农的生产能力。因此,小农户发展电商的需求存在多维性,需要具备生产、流通与销售等多方面的能力,还需要外部力量的支持和协助。各方力量应通过整合式赋能从生产、流通以及销售等环节体系化地服务小农户,最终实现小农户与电商市场的有效对接,也为小农户与现代农业的有机衔接创设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3.
电商技术作为数字经济催生的新业态,成为推动小农户增收的重要途径。基于陕南地区实地调研数据,使用Tobit回归模型分析电商技术对小农户增收的影响,利用条件分位数回归模型分析小农户电商技术采纳增收情况的异质性,利用中介效应模型剖析电商技术采纳促进小农户收入中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电商技术采纳对小农户增收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这种促进作用呈波动变化;电商技术采纳能够有效缩小小农户收入的不平衡性,这种影响呈现先增后减的特征;电商技术通过提高小农户的动态能力促进其收入增加,通过提高知识获取能力、整合利用能力缩小小农户收入不均衡。在此基础上,提出通过强化地方政府对电商技术采纳的重视程度、提升小农户动态能力等举措来增加小农户收入、促进收入均衡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妥善处理现代农业与小规模家庭经营之间的关系是中国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础与前提。中国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探索过程也是与小农户关系的处理过程,初步形成了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支撑、以商品或服务为标的、以巩固小农户农业生产主体性地位为目标的主流衔接路径。然而,随着农户分化程度的加深,旨在提升小农户发展现代农业能力的诸多衔接措施,不仅推行难度大、衔接成效低,而且引发了农户群体的内部不公以及农户分化延缓等问题。对此,应以小农户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为目标,放活被衔接农户的角色定位,以现代农业发展诉求为依托,激活农户家庭要素禀赋优势和经营优势,通过打造适合分化农户的异质性衔接路径,高效有序地推动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农业社会化服务产业发展过程中,农民合作社等各类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各展所长,优势互补,农业生产托管日渐成为农业社会化服务的新趋势,在我国农业生产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农业社会化服务通过改变资本-劳动力的要素投入结构等抑制小农户抛荒,通过提供资金支持等促进小农户规模经营,通过增强小农户绿色生产意识等促进小农户绿色生产,分别对应现代农业的三个方面:高效农业、规模农业、绿色农业,形成一个农业社会化服务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的理论框架。下一阶段,应将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列为产业兴旺的重要内容,大力发展农业生产托管经营模式,深化农业绿色补贴制度改革,推进中国农业社会化服务高质量发展,进一步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加快实现“大国小农”下的农业现代化。  相似文献   

6.
基于对甘肃、重庆和广东3省(市)3个山区马铃薯主产县453个马铃薯种植农户的实地调研数据,运用超越对数随机前沿模型测算我国山地地区不同规模农户马铃薯生产技术效率,并采用Tobit模型探究农户马铃薯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我国山地地区农户马铃薯生产技术效率较低,若消除技术无效率项,产出仍有31.6%的提升空间;农户马铃薯种植大、中、小三种规模类型中,中等规模农户马铃薯生产技术效率最高,小规模次之,大规模最低;土地块均面积、劳动力数量、农户专业化程度、参加合作社以及农户认知水平等因素对马铃薯生产技术效率有正向影响,土地规模对生产技术效率有负向影响。从政府、新型经营主体和农户等层面提出相关对策建议,以提升山地地区马铃薯生产技术效率,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  相似文献   

7.
基于河北、江西和云南3省893个家庭农场调研数据,研究了资源禀赋、电商认知、政府扶持对家庭农场主电子商务采纳行为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资源禀赋中的家庭农场主受教育程度、电商培训和农产品特色明显程度对其电子商务行为采纳及采纳程度有显著正向影响;年龄、注册品牌、绿色或有机认证、产品深加工对采纳程度有显著正向影响;组织化和电商认知对电子商务采纳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政府扶持对电子商务行为采纳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且对资源禀赋、电商认知 电子商务行为采纳及采纳程度关系中有正向调节效应。在此基础上,提出培育农产品电商品牌,提升农场主电商运营能力,创新电商经营模式和提高家庭农场组织化程度等建议。  相似文献   

8.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必须正确处理好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和扶持小农户之间的关系。通过概念思辨、理论分析和发展趋势判断等对相关经济学概念进行辨识,澄清了一些传统认识上的误区。在此基础上,试图说明我国农业长期存在的小农户问题并非是因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而产生的,而是先天资源禀赋不足和人地比例失调的结果。农户家庭经营作为农业生产的基本单元必须得到坚持,但小农经营的先天不足需要一个良好的外部制度环境——现代化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作为配套。建立健全面向小农户的多元化、多层次、社会化服务体系,通过小农户之间的横向联合来获取外部规模经济,可以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机衔接,夯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机衔接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重要命题。运用社会互构论对张掖市柳新区党组织助力小农户对接大市场的案例进行了分析,通过以党建引领为基础的农业组织化实践,柳新区构建了多元主体参与的互构式“惠农共同体”,不仅打通了小农户融入现代农业产业链的渠道,也促进了党建链与产业链的有机整合;从互构主体及其互构关系、互构过程及方式、互构域、互构效果等几个方面对案例进行了解析,探讨了柳新区各级党组织与小农户形成的“互构、共在、共生”状态,以期为探索乡村振兴背景下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可能路径提供启发和思考。  相似文献   

10.
以库尔勒市1 302个香梨种植户为调查对象,构建中介调节模型考察农产品电商参与模式对农户采纳农业创新技术的直接影响、农户发展能力的中介影响和电商参与水平对能力中介的调节机制。研究结果证实,农户采纳新技术存在稳定的低水平均衡,传统产销模式下,农户缺乏提升新技术应用水平的动机;电商直销和电商供货2种电商模式对农户增加农技投入和采纳节水灌溉、机械采收、液体授粉3种技术具有直接促进作用,并受经营融资能力、服务运用能力和标准生产能力3类农户发展能力中介影响;农户发展能力的中介效应随电商参与水平提升而增强。基于上述结论,从区域农产品电商和农业现代化协同发展角度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干旱地区农户节水改造意愿存在低位稳定均衡,参与农产品电商对节水改造意愿的提升机制和效率中介亟待检验.基于新疆库尔勒产区823户梨果种植户调查数据,采用调节中介效应模型考察农产品电商对农户节水改造意愿的直接影响和通过农户信贷获取、社会服务运用和标准化生产效率中介的间接影响机制.结果表明:(1)以电商直销和电商供货为代表模式的农产品电商行为对干旱地区农户节水改造的流量意愿和存量意愿均具有显著的直接提升作用;(2)信贷获取、社会服务运用和标准化生产对农产品电商的节水效应起中介作用,其中标准化生产的效果较强;(3)农产品电商参与水平对3类效率中介具有正向调节作用,电商直销模式的调节强度高于电商供货模式.基于此,干旱地区应将农产品电商与节水灌溉协同发展,对不同电商参与水平下的农户进行针对性扶持,有助于提升其主动节水改造的长期意愿,使农户以较低成本获得节水收益.  相似文献   

12.
基于大国小农的国情,中国的农业现代化必然以农户为本位,农户采取何种策略实现农业经营的现代化是重要的实践问题。基于中西部一个农业型村庄的个案考察,发现农户提高生产要素投入的市场化程度、实现适度规模经营是融入现代农业的一条渐进式路径,核心在于通过家庭策略保持与经营能力相匹配的适度规模。农户的家庭资本规模、家庭劳动力数量、市场风险承担能力共同决定其经营能力并影响“适度规模”的大小。同时,在城镇化背景下人口外流,促进内生型土地流转市场与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生成,有助于扩大留村农户的经营规模。未来国家应当进一步规范土地流转市场,完善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体系,释放农户扩大再生产的市场空间,建立农户与现代农业相衔接的稳定机制,实现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  相似文献   

13.
农产品电商已成为推进农业产业化、数字化和农民持续增收的新动能,探究电子商务的农户采纳行为影响因素及其逻辑关系,对于提高农户电商采纳,进而促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机衔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利用631份西部山区农户问卷调查数据,运用Logit模型探析农户采纳电子商务行为的影响因素,并运用ISM模型解析影响因素之间的内在关联及层次结构。研究结果表明:农户的健康状况、受教育程度、家庭收入水平、收入结构、家人务工状况、地形特征、距乡镇距离、宽带入户等8个因素对农户电子商务采纳具有显著影响。其中,宽带入户是表层直接因素,家庭收入水平是第二层因素,健康状况、收入结构、家人务工状况是第三层因素,而农户受教育程度、地形特征、距乡镇距离则是影响农户采纳的深层根源因素。基于此,提出扶持电子商务在偏远地区的发展、强化教育培训与人才引进、加大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和融合应用、重视电商服务站建设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基于陕西省苹果种植户的微观调查数据,在测度农户社会学习、电商认知和政府支持的基础上,运用IV Heckman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和调节效应模型,检验社会学习对农户农产品电商采纳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社会学习对农户农产品电商采纳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社会学习水平的提高能推动农户做出采纳决策,并深化其采纳程度;电商认知在社会学习影响农户农产品电商采纳关系中具有部分中介作用,即社会学习通过提升农户电商认知水平对其采纳决策和采纳程度产生积极影响;政府支持在社会学习影响农户农产品电商采纳关系中具有正向调节作用,在政府支持水平较高的环境下,社会学习对农户农产品电商采纳决策和采纳程度的正向影响得到加强。  相似文献   

15.
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发展是我国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支撑。基于典型案例分析,探讨了农业社会化服务的整合式供给及其动力机制。研究发现,农业社会化服务整合式供给区别于传统的分散式供给模式,主要体现在服务主体的规模化、服务内容的系统化以及服务方式的个性化三个方面。在农业社会化服务的整合式供给实现过程中,农业规模经营构成了前提条件,各类服务主体之间的竞争是催化因素,地方政府则提供了政策或制度保障。农业社会化服务的整合式供给推动了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中心的服务供给模式的形成,助力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但是却对小农户的发展带来了意外的负面后果。鉴于此,应该从三方面着手优化:提升小农户的组织化程度,加强对社会化服务主体的引导,加大对各类经营主体的支持力度。  相似文献   

16.
中国特色小农振兴道路:战略方向、路径选择与政策保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特色乡村振兴道路实际上是小农的振兴道路,小农振兴道路的关键是统筹推进小农户有序退出、小农户有效成长和小农户有机衔接三大战略方向。重点把握好小农户与大集体、小农户与大市场、小农户与大产业、小农户与大环境、小农户与大时代五大路径选择,实现小农合作化、小农订单化、小农朝阳化、小农生态化、小农信息化。同时要构建起五重政策保障体系,即构建新型职业农民制度体系,提升小农户内在职业素养;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激发小农户内生发展动力;创新农业补贴方式,增强小农户生产积极性;加强农业金融扶持,增强小农户发展的硬实力;加强对小农的保险覆盖,增强小农户生产的安全感。  相似文献   

17.
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机衔接是我国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有力抓手,培育小农户能加快现代农业发展,实现小农户向职业农民转型.在阐释布迪厄社会实践理论基础上,采用理论分析方法深入探讨了该理论体系四大核心概念,提出行动者是实践的载体、惯习是实践的观念、场域是实践的空间、资本是实践的工具等四大判断,并结合我国职业农民培育实际分析了小农户实践逻辑,研究结果为面向现代农业发展的小农户培育提供了重要启示,行动者视角应实现多元共治,惯习视角应注重观念重塑,场域视角应加强关系重构,资本视角应实现运营优化,研究结论为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提供一个有益探索,有利于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丰富了布迪厄社会实践理论的中国应用情景.  相似文献   

18.
农业规模化转型与农地土地加速流转带动了人口的流动与劳动力的非农转移。通过泉村的案例调查发现,农民对农业规模化转型表现出不适应,呈现出规模化经营与小农经营的张力,在这过程中农民既没有完全离乡也不愿放弃土地依附,而是被迫卷入到资本化的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当中。频繁的人口流动导致农村出现明显的阶层分化,上层农民与下层农民出现了空间与心理上的区隔,这种区隔也加大了阶层之间的矛盾张力。面对农业转型过程中的困境,首先,需要构建组织化的小农户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推动农民的组织化。其次,要发展服务型农村集体经济,实现小农户与大市场的有效衔接。最后,面对传统村庄共同体的解构,需要再造新的村庄共同体,弥合农村社会的分化与失序。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实现小农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有机衔接,这为中国现代农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但从目前学界的研究成果来看,构建何种模式有助于实现小农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衔接尚处于研究空白状态。基于此,本研究从共生理论的视角出发,认为农业经营对称互惠一体化共生模式是实现小农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有机衔接的策略选择。在具体构建路径上,除了需要健全国家相关农业政策、加快推进信息技术运用、完善社会服务体系建设、培育农村先进人才成长以及破除小农意识的滞后性;更需要秉承小农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两者共生单元的地位平等、共生模式的互利共赢、共生环境的协同发展以及共生界面的整体推进,才能真正实现农业农村的现代化目标。  相似文献   

20.
为探究林业社会化服务对林业生产效率的影响,基于浙江省、福建省、江西省和湖南省738户农户调研样本,分别采用DEA方法、倾向得分匹配法(PSM)测算林业生产效率及林业社会化服务对林业生产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户林业生产效率较低,90%以上的农户林业生产效率处于DEA无效,85.9%的DEA无效农户处在规模报酬递增阶段,适当扩大规模将会提高效率;林业社会化服务在整体上能显著促进林业生产效率,但不同的林业社会化服务对林业生产效率的影响程度存在差异.基于此,建议大力完善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特别是林业生产服务体系,推动林业社会化服务专业化和精准化发展,支持和帮助农户提高林业生产水平和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