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汶川特大地震给中华民族,尤其是给地震灾区造成了巨大的灾难。遇难呈祥,多难兴邦,多难之后痛定思痛方能够兴邦。本文通过在“5·12”汶川特大地震中抢救生命财产过程中的大量事例,显示和揭示,是信息之痛、交通之痛、电力之痛和管理之痛,加大加重了汶川特大地震的人员和财产损失之痛。分析导致这些痛之源头,设计解决这些痛之策略,就能够构建将“多难”转化为“兴邦”的现实通道和机制。  相似文献   

2.
抗击汶川地震又一次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崭新面貌和伟大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抗击地震中得到了全面贯彻和深入发展.主要表现为:党的坚强领导核心作用,是打胜抗震救灾这场硬仗的根本保证;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所积累的雄厚国力,为战胜地震灾害提供了物质条件;把"以人为本"的理念贯穿抗震救灾的全过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为抗击灾害斗争的胜利奠定了精神基础;探索了一套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灾区救援和重建机制.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比较1976年唐山大地震与2008年汶川大地震灾情的异同。阐明了汶川地震救灾工作在民族精神彰显、以民生为重、透明公开、民间力量突显、民主决策、凝聚民心六个方面的特点,六者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施政理念。  相似文献   

4.
汶川地震时隔一年,不能忘却的有许多,最值得纪念和传承的是汶川抗震救灾伟大精神。这一精神是由无数可歌可泣的人和事所铸就,彰显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现实要求,体现了现实社会和新时代的崇高追求,这一精神作为推进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灵魂,值得深入发掘和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5.
在汶川地震的抗震救灾过程中,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焕发出巨大的生命力,并以其亲和力为灾后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持和思想保证。当前,实施富有亲和力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时代发展和主体意识日益彰显的的客观要求。通过增强思想政治教育者、教育情境、教育方法的亲和力,可以寻求到增强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在汶川地震的抗震救灾过程中,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焕发出巨大的生命力,并以其亲和力为灾后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持和思想保证。当前,实施富有亲和力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时代发展和主体意识日益彰显的的客观要求。通过增强思想政治教育者、教育情境、教育方法的亲和力,可以寻求到增强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2008年5月12日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中国各路媒体第一时间奔赴灾区,不畏艰险,不怕牺牲,出色地完成了党和人民交给的报道任务,为抗震救灾作出了独特的贡献。对本次灾害新闻的报道,中国媒体在诸多方面有所突破,受到国际国内舆论的普遍好评,其新闻报道有以下四大亮点:快捷、高效,架起灾区与外界的信息桥梁;信息公开透明,有利于灾后的社会稳定;以人为本,彰显媒体人性化色彩;真实感人,媒介事件震撼世界。  相似文献   

8.
面对突发事件,图书出版编辑的应对智慧与策略至关重要。汶川地震、金融危机、甲型H1N1图书出版热的策划给了我们很多有益的启示和经验,但也存在很多缺憾值得我们反思。面对突发事件必须充分彰显出编辑智慧并有相应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9.
汶川大地震对国内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的整体形势影响都可能不会太大。此前1995年日本神户地震和1999年台湾地震都只是对当季的GDP和CPI有暂时的、程度不大的干扰,考虑到汶川在中国经济总量中的较小比重,地震对全国宏观经济的影响是十分有限的。因此,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全国基本的经济格局并不会由于汶川地震而改变,国内从紧的货币政策也不会调整。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地球进入强震期,从2008年5月开始,先后爆发了汶川、智利、海地、玉树、日本仙台等大地震.地震灾区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推动地震灾区绿色重建、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一个国际性问题.汶川地震灾区作为西部生态脆弱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是我国长江流域乃至全国的生态安全屏障.在过去两年多的重建中,汶川地震灾区生态环境已在很大程度上恢复重建,但是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矛盾依然突出.因此,本文在剖析制约汶川地震灾区可持续发展的瓶颈问题的基础上,针对性地提出汶川地震灾区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汶川地震"中校舍大面积倒塌,大量学生遇难,致使校舍安全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校舍安全政策经历了一个从空白到起步,再到逐步发展的过程。在这30年中,就校舍安全政策制定的水平和实施的效果来看,校舍安全政策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暴露出了不少问题。30年来我国校舍安全政策质量不断提高,中小学校校舍条件得到逐步改善,校舍经费投入不断加大,农村中小学校校舍问题也开始被重视;但与此同时,我国校舍安全的基本理念不清、政府投入不足、政策执行不力等问题也暴露无遗。美国和日本都是地震多发国家,他们在这些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虽然,"汶川地震"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悲痛,但在悲痛的同时我们更应该把其作为一个促进我国中小学校校舍安全政策大发展的契机。只有这样才是对生者的负责,对死者的告慰。  相似文献   

12.
汶川5·12大地震后温家宝总理于第一时间亲临第一线领导和指挥抗震救灾。他于百忙之中亲临北川中学师生安置点,在高三(1)班教室的黑板上写下了四个秀丽俊俏的大字:“多难兴邦”。“多难兴邦”是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的一个科学总结,代表了一种民族精神。“多难兴邦”符合辩证法。“多难”本是坏事,在一定的条件下矛盾向其对立面转化。“多难”激发了广大群众奋发图强的斗志,成了号召人民的“集结号”。全国人民的无私忘我的抗震救灾事迹惊天地,泣鬼神,共同唱响了一曲感天动地的英雄凯歌。  相似文献   

13.
执政方式的历史经验与发展创新是我们党执政理论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党的执政理念转化为执政实践的关键,它对增强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完成党的执政使命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中国共产党的创立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的历史经验、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的发展创新的论析可以发现:没有马克思主义,就没有中国共产党;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没有中国革命建设的胜利;中国共产党在当今要继续执好政,关键在于执政方式的科学化。  相似文献   

14.
周新城 《中华魂》2017,(12):6-8
党的十九大指出,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这就形象地说明了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人民有没有信仰,是关系到国家有没有力量、民族有没有希望的大事。我们的信仰,是马克思主义的信念、共产主义的理想。有了这样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有了这样的长远奋斗目标,人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国家自然就有力量,民族自然就有希望。  相似文献   

15.
山川 《山西老年》2008,(8):62-62
汶川地震后,第一本刊载了汶川地震发生前后的珍贵对比照片的《永远的汶川:大地震前后的珍贵记忆》一书于6月15日出版发行。本书作者为人民日报记者赵亚辉。  相似文献   

16.
在汶川地震诗歌中,写孩子的诗歌在数量上无疑是最多的,在质量与影响等方面也是很突出的。这不仅仅因为写孩子的诗歌多自古而然,是历史文化的传承,更在于汶川大地震中,花季少年的夭折,令人痛心不已,抗震小英雄的坚强勇敢,又令人感动不已,情不自禁地以诗歌写孩子。总共有多少写孩子的汶川地震诗歌,恐怕迄今无人能说出确切的数字,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写孩子的汶川地震诗歌为读者提供了上佳的精神食粮,令人读后受益匪浅。  相似文献   

17.
我有一间漂亮的房间。那是一间有门窗、小床、小枕头和小被子的屋子。我很喜欢我自己的房间。但是,我希望我的房间和现在不一样。我希望我的房间有一双粗壮的脚。这样,我就可以指挥它跑,跑到我的好朋友蓝眼睛迪卡家里,和她一起玩儿。我更希望我的房间是一个气派的游乐园。邀请世界上所有的小朋友来玩儿。有时候,我希望我的房间是千千万万本书。这样,我就可以趴在书做的小床上看所有我喜欢的书了。我还希望我的房间是冰雪大世界。在这里,我可以打滑梯,可以抽冰尜(gá)。我特别希望我的房间是一间魔术屋。墙壁是饼干,窗子是水晶方片糖,桌子和…  相似文献   

18.
新书架          下载免费PDF全文
书名:《多难而伟大的十九世纪》作者:[德]托马斯·曼译者:朱雁冰定价:52.00元内容简介:"一等的天才搞文学,顺便把哲学也给讲透了。"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托马斯·曼无疑是这样的一等天才。在《多难而伟大的十九世纪》一书中,托马斯·曼以其深湛的思想和细腻的笔触,对叔本华、尼采、陀思妥耶夫斯基、弗洛伊德、瓦格纳等伟大的思想家和音乐家,以及沙米索、克莱  相似文献   

19.
<正>一、文化自觉与文化强国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目标是把中国这样一个文化资源大国建成一个文化强国。这种理念形成,体现了党的文化自觉。自从十七大报告提出我们在文化建设上要"更加自觉、更加主动"以来,文化自觉、自信、自强的理念迅速传播开来。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进一步指  相似文献   

20.
汶川和海地地震后20天抗震救灾的不同效果,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道路的优越性.与海地政治道路相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道路拥有坚实的政治基础、以人为本的高尚政治价值、集中高效的民主政体、先进的政党领导、独立自主的政治立场和高效的政治效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