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社会转型期的哲学特点及正确走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使中国社会进入了一个全面转型期。16年的改革开放,既使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又使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科技等体制进入了一个转型的过渡期。改革所引发的社会转型,并不是社会主义制度根本性的质变,而是在坚持社会主义根本制度前提下社会内部结构的转型,是邓小平所说的“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中国社会的转型表现为: 1、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照抄照搬苏联的计划经济体制。这个体制尽管在建立初期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由于这种体制实质上是一种命令经济,一切经济活动及其资源配置既不在市场上进行,也不服从经济规律,而是服从行政权力导向,因此无法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迅速推动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发展和现代  相似文献   

2.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提出的客观要求。以市场改革为导向,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破除思想禁锢,大胆坚持探索、实践的结果。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论述是中国二十多年来发展市场经济的理论和实践的总结和创新,对推动中国经济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必将发挥积极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3.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它对市场的主体人的素质,尤其是干部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而干部素质的高低又直接影响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和完善。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以共同富裕为目的,以市场体制为基础自动实现社会资源配置的一种主要方式,是社  相似文献   

4.
社会转型时期,学者们用“体制断档”来描述我国从再分配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型时的资源配置状态。笔者认为,“体制断档”固然形象地指出了这一时期“市场”和“权力”之间的序列关系,但是在更完整的框架内,还是需要进一步深究的。该文指出,在我国当代乡村社会中,资源配置过程不仅是“体制断档”的,更是一种“似断裂非断裂”的状态。  相似文献   

5.
一、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高校成人教育工作者必须首先转换和更新观念。高校成人教育工作者转变与更新观念,就是要破除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束缚成人高教改革与发展的旧观念,树立与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相适应的新观念。这些新观念应包括:(一)教育产业观和经济效益观。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信息经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宏观决策、微观导向、资源配置、生产经营、科技进步都离不开信息的支持.因此,建立全新的信息观念,培养强烈的信息意识,加速建设和发展我国信息业已经成为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7.
文化的生成与发展是由经济制度 ,特别是生产方式的变革客观所决定的。当代中国正经历着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市场经济是依赖于物质交换 ,来确证需要、权力、能力以及价值的高级经济手段 ,必然要求人们在物质文化观念上尊重和满足自我正当利益 ;市场经济又是能力经济 ,也必然要求在行为文化观念上摆脱人身依附 ,走向自主自律  相似文献   

8.
中国经济的发展经历了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经济体制的转型使得宪政理念由传统走向了现代。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权力至上、决策行政化、人治治理等理念逐渐演变成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人权至上、决策民主化、法治治理等理念。经济体制转型对宪政体制的构建也产生了影响。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宪政体制应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来实现民主,建立独立的宪法监督机构来充分保障公民权利,落实依法执政,从而实现市场经济体制下社会治理的人权化、民主化、法治化。  相似文献   

9.
运用政治经济学思路与方法分析中国30年的经济改革与转型,认为中国30年经济改革与转型的历史逻辑主要表现为:体制方向的确立--改革向转型的转变--从体制改革到制度创新--经济转型的深化.30年中国经济改革与转型的特征表现为:渐进性、外力推动性、制度变迁性和周期性.中国后转型阶段改革与转型的重点是:完善市场经济体制、促进市场经济良性运行、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解决市场经济发展不平衡.后转型阶段改革与转型的主要任务有: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加强公共服务体制的建设,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加强市场经济发展中的自主创新,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保障市场经济发展中的经济安全.  相似文献   

10.
中国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了一种全局性的垄断,造成了很多消极的经济后果,即资源配置效率低下,守成倾向与动态技术低效,组织低效,甚至政治腐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必然要求打破垄断,引入竞争机制。有效的反垄断措施对保障经济转型的顺利进行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1.
我国农村土地资源配置市场化的理论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农村土地资源配置市场化的理论思考杨继瑞一、我国农村土地资源配置市场化的成因与必然性(一)农村土地资源配置市场化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理性抉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命题的提出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目标模式的确定,为跨世纪的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与完善奠...  相似文献   

12.
<正>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和核心。经济体制的转型,带来思想观念、道德规范、生活方式等的裂变与转换,教育也不例外。当前,中国进行的深刻而全面的改革带来了教育观念、教育模式、教育方法和手段的深刻变化,其中,最重要的是教育观念的转变。可以讲,能否及时地更新教育观念,树立起与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匹配的教育观念将直接关系到教育的成败,关系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的建立,使我国图书馆事业赖以依存的传统经济体制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必然要求图书馆事业随着市场经济体系的确立而进行改革。本文试图综合论述图书馆改革应以观念的变革为先导,扬弃不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陈腐观念,树立并强化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和图书馆发展规律的整体战略观念、效益观念、竟争观念、信息开发观念、人才观念及依法治馆观念。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高等教育体制也必须进行相应的改革,以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 一、市场经济体制对高等教育的新要求 1.下场经济的自主性,要求高等教育必须具有自主性。 市场经济的主体是企业。它在产业结构、产品开发、经营决策、人事劳动、工资分配等方面具有自主性,它的一切活动都是围绕市场转,以市场为导向,它的资源配置方式主要是通过市场机制来实现的。我们高等教育要与市场经济相适应,就必须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和自主性。过去,高等教育在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包了高校的一切,包招生、包分配、包经费等等。从学校,院系专业的设置,到教学计划、课程、教材、学时等均  相似文献   

15.
由《光明日报》理论部、河南财经学院、浙江大学、郑州航专等单位联合发起的“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劳动关系理论讨论会”于1992年11月在郑州举行。会议就劳动关系的概念,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下劳动力是否商品及劳动者的主人翁地位问题,劳动力资源配置市场化及按劳付酬,企业经  相似文献   

16.
随着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企业统计由传统的计划经济企业统计模式向市场经济企业统计模式转型。本文阐述企业统计转型的客观要求和改革目标,提出企业统计如何在观念、内容和方法等方面实行转变,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7.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使市场在国家引导控制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因此国家的宏观调控和市场机制作用,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本质要求。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宏观调控的基础、目标、调控系统的构成及运行机制和实现宏观调控的手段是什么,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宏观调控体系中存在哪些问题,如何进一步完善其调控体系,这是一个必须着力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股份制是建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刘长明,李绪堂,尹吉成适应经济进一步市场化、社会化的客观要求,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便“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作为市场主体的...  相似文献   

19.
经济建设和道德建设不能一硬一软、一先一后,而必须相辅相成。即使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经济对道德建设也起两重作用。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不仅要求资源配置的优化,而且还要求把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个人利益统一协调起来,这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凝聚力的源泉。要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必须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正确摆正个人利益的位置,树立正确的道德观,推动道德水准的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20.
一、统计转型我国经济体制目前正经历深刻而巨大的变革,这就是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型。作为反映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同样面临转型问题,即由传统的计划经济统计模式向市场经济统计模式转型。我国统计模式改革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