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英汉文化词语的概念意义和联想意义存在共性与异性两面。英汉文化词语的翻译可根据他们在两种不同文化中概念意义和联想意义的共性与异性,选择适合不同类型文化词语的翻译方法,使译文中的文化词语在不同层次实现与源语文本的对等。  相似文献   

2.
在当前学科交叉融合的大背景下,传统意义上与"描写"、"抒情"、"议论"概念相对的"叙事"概念由于赋予了西方叙事学的学科意义,其内涵与外延大大丰富,发展成为人文学科和社会学科中多门学科共享的核心术语。论文从西方叙事学中"叙事"概念的学科意义切入,梳理"叙述"向"叙事"转移及在现代语境下融合、分化的嬗变历程,考量"叙事"概念的现代意义和功能特征,并试图以此为起点,系统探讨语言理论对叙事理论建构的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3.
本世纪以来,语言的意义成为哲学、逻辑学和语言学的中心问题之一.关于"意义"这个概念本身,哲学家、逻辑学家、语言学家等提出了各种定义,但都难以达成定论.本文以举例的方式结合几种传统的意义类型,试图清晰明了的陈述已有的对这个概念的理解,并分析比较几种典型的意义理论.  相似文献   

4.
对于学术词语的研究,往往是学术思想研究的关键。之所以要对"资本"进行"文化哲学"式的"反思,"有着深刻的意义和价值。从欧洲语文的古代文化境域,从拉丁语文的解释,以及在词源的意义上,可以看到"capital"原始概念的规定性及其文化意义的嬗变。"capital"在近代西方文化中具有西方人类文化的根本特征。当代研究需要关注"capital"自身的文明化问题,以更好地把握其在实践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屈原赋"看视"概念场词语语义丰富,呈现"方向""情态""距离""结果""时间"等多个认知角度。每一认知角度呈现出不同的语义场,每一语义场又含有不同的"看视"概念场词语,精细多样。从运用形式来看,屈原赋"看视"概念场词语既有"单用"又有"并用"。屈原赋通过使用"看视"概念场词语,产生了显著的艺术效果。这些词语在屈原赋中是形象的活化点、画面的切换点以及情感的寄寓点,其运用促进了诗歌形式与内容的统一。  相似文献   

6.
"酒"(wine)的确切翻译不能单纯地从字面意义入手,必须综合考虑中西文化差异.了解中西"酒"(wine)的文化起源、词语构成,对于把握"酒"(wine)的词汇含义及其翻译特点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词汇除了基本的概念意义外,还有丰富的关联意义,它们主要是内涵意义、感情意义、搭配意义和社会文化意义。关联意义是开放型的和不稳定型的,同一个概念意义的词语的关联意义可能不同。在英汉两语言中,由于不同因素的影响,关联意义存在着很多不对应现象。本文从两方面阐述了不同种类关联意义的不等值及不等值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新"语义三角"模式的理论核心在于能指表现为历时性隐喻化过程,而所指或共指则是共时平面上隐喻化的产物.隐喻化的过程就是意义建构、意义转化的过程.任何意义的能指终究是要向所指过渡,于是被约定俗成为其民族或语言社区所共有的东西.所指意义在隐喻化过程中产生词语的多义性,或意义的延展、或嬗变.这一切归根结底是社会心理因素和语用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翻译中的选词用字必须考虑词的使用范围,即语域;应适当把握词语的社会或风格意义与选词用字、外延意义与选词用字、内涵意义与选词用字三个重要方面,并全方位地从词语意义的各种类型寻找对等说法,不可顾此失彼  相似文献   

10.
在汉语史上,先后使用"譬"、"比"、"喻"等词语来指称比喻这一修辞格.但在先秦时期,这些词语之间还存在着显著区别.自战国至东汉,它们的意义分别发生变化,并且在"比喻、比方"的意义上逐步接近.本文简要分析了这三个词在意义上的区别,并勾勒出其各自的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