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0 毫秒
1.
宗教的产生、发展和消亡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王中田同志提出宗教是与人类与生俱来的,是不会消亡的,这种观点是违背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宗教不是与人类与生俱来的,而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宗教也不会永远存在下去,随着宗教赖以存在的历史条件的消失,宗教就必然走向消亡;不能把宗教精神与人类精神混为一谈,宗教的消亡不等于消灭;用行政的手段取缔宗教和断然否定宗教的消亡都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2.
法国启蒙哲学和欧洲人文主义哲学都猛烈地抨击了教会、教皇和神学教条,并从宗教与道德、宗教与科学、宗教与封建统治等关系上阐明了各自的宗教观。但比较而言,法国启蒙哲学的宗教观要远远高于欧洲人文主义哲学的宗教观,因为前者具有理性形态,而后者则只停留在感性阶段,并且前者的实际效应和科学价值要比后者大得多。导致法国启蒙哲学和欧洲人文主义哲学宗教观产生差异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各自所处的社会历史条件不同以及由此而决定的科学技术与人们认识水平的不同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云南省边远的崇山峻岭中,有些少数民族直至建国初期尚处于原始社会的各个发展阶段上,在他们中间还保留着丰富的原始宗教观念,对我们认识人类历史早期的思维、宗教观念;对研究宗教的产生、发展及其变化是一份极为宝贵的财富。现就我们几年来对于一些少数民族的宗教观念的调查所获的材料作简要介绍,以资同好参考。  相似文献   

4.
阿德勒对宗教心理的关注,与其浓厚的家庭宗教背景、临床实践和社会活动有关。其主要观点是:宗教不可避免地走向世俗化,宗教观念的产生源于人类的自卑感,宗教是人类理想目标的具体化,是人类关系的神圣化。其影响在于:对宗教的世俗化理解符合宗教的发展趋势,发展了传统精神分析的宗教观,促进了个体心理学治疗在宗教领域的实际应用。其历史局限表现在:对宗教世俗化的理解消解了宗教的神圣性,对宗教心理的研究缺乏系统性和独立性。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部分,它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基本原理应用于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宗教问题的实践,是使二者正确结合的过程,也是中国共产党继承、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过程。这一过程在新中国60年的发展历史中,经历了曲折后进入成熟时期,最终形成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体系,成为中国共产党正确处理社会主义时期宗教问题的基本理论和工作方针。  相似文献   

6.
一切宗教行为都是某种特定的宗教意识的外在显现。对楚人宗教观的研究有助于从更高层次的理论形态上观照楚国社会产生和形成的宗教现象。楚人宗教观中,涉及人神关系的内容占很大比重,具体而言,就是天(神)与人的相互影响、神本与人本、天命与反天命等问题,本文打算先从这三个方面入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系统地传到中国,是新中国成立后的事,在经历了曲折,逐渐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的历史过程中,中国的共产党根据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不同历史阶段提出了党和国家关于宗教问题的基本理论、基本制度、基本政策。从实践看,我们党的宗教理论、政策、方针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的宗教观,为当代中国人理解宗教提供了最基本的理论方法。如果我们把人们习以为常的"宗教鸦片论"进行一番重新的认识与讨论,我们则可以发现,马克思提出的"宗教是鸦片"的观点,其真实的意义则是在于强调宗教问题就是社会问题,所以我们可以将其称之为"宗教社会论"。它说明,宗教问题会随着社会的变迁而发生变迁,随着社会问题的改变而改变。这是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在当代中国得以科学实践的基本主题,其目的应是把宗教信仰转换为宗教的社会服务和信仰的社会实践问题。  相似文献   

9.
宗教既是历史的存在,亦是现实的存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基于中国民族的文化基因和自身的实践经验,在宗教的社会功能和宗教政策的基础上拓展了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具有稳定、和谐、发展和服务的价值。只有坚持教育与宗教相分离、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以及和而不同等原则,使得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朝着更加大众化、愈发科学化、越显时代化的方向发展,才能实现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价值实现。  相似文献   

10.
正确把握宗教问题的四重视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宗教问题是当今世界的热点问题之一,正确把握宗教问题必须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宗教观,辨证地看待,全面地把握。从宗教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宗教并未在现代化进程中衰弱,宗教的社会功能具有两重性,宗教问题的放大效应等四个角度看,必须对当今世界的宗教问题进行理性的透视和战略思考。  相似文献   

11.
宗教是社会的产物 ,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和社会实体。宗教对人类的历史和社会生活诸方面都起着不同的重要影响。在跨世纪之际 ,无论是传统宗教的复兴 ,还是新宗教的兴起 ,从根本上说 ,都是由当代社会存在的复杂因素和关系形成的  相似文献   

12.
浅析E.弗洛姆人道主义宗教思想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E.弗洛姆是现代西方著名的人道主义伦理学家,他通过综合马克思的宏观社会理论和弗洛伊德的微观心理分析理论而建立的人道主义伦理学体系在西方伦理学发展史上具有独特的理论贡献。在其伦理学体系中,宗教思想是其中重要的内容。弗洛姆从人的精神需要的角度探讨了宗教的根源和定义,划分了宗教的两种类型,揭露了现代社会宗教异化对人造成的危害,并积极探索建立人道主义宗教的具体对策。他的思想既有独特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同时也有明显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3.
邪教是否属于宗教?反邪教与宗教信仰是否冲突?如果两者不冲突又如何实现两者的“两全”?这些是我国反邪教法的理论瓶颈,也是我国在反邪教国际斗争中的软肋。刘正峰、周新国两位教授合著的《邪教的法律治理》在宗教事实评价标准基础上提出的邪教事实宗教说、国际宗教自由有限自由说及其反邪教立法建议,突破了我国反邪教法学的三大理论瓶颈,极大地推进了我国的反邪教法研究。  相似文献   

14.
经过中世纪宗教专制以及无数宗教冲突、迫害与战争之后,宗教宽容在近代欧洲逐渐兴起,并对人类文明进程产生重大影响。宗教宽容是指具备特定权力和知识的个人或团体容忍异端异教存在,毫无偏见地包容差异性信仰,进而予以多元化的接纳吸收。宗教宽容包含思想、法律、行动、政策等多重维度,是现代文明的基本素质之一。我们应在宗教宽容精神的基础上,积极推动宗教的理性化、道德化、人文化、公益化、社区化、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世界文明古国之一的中国历史上是否拥有自己的国家-民族宗教,这一问题长期存而未决,被人忽视。本文认同宗法性传统宗教是我国古代阶级社会的国家-民族宗教的观点,并从原始宗教到宗法性传统宗教的角度予以多方面论证。  相似文献   

16.
中国人的宗教信仰是简单和脆弱的。儒、释、道三教能够合三为一,共同交织在一起影响着中国农民的思想、价值和观念。民间宗教信仰构成中国人独特的思维方式。民间宗教是我国社会底层人们的一种信仰方式。通过对民间宗教状况的研究可以深入理解农民的生活意义和精神世界。民间宗教在苏北的存在状况大体有佛教体系、道家体系、民俗体系和民间信仰四个方面。随着外界约束力的减少,农村民间宗教信仰中出现了管理混乱、工作网络不健全和过分夸大民间宗教作用等一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17.
世俗化与宗教的未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伴随着现代化的进程 ,世俗化不仅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 ,而且对宗教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一方面 ,在现代社会中 ,宗教在公共领域的影响力和重要性日益减退 ,宗教信仰越来越成为个人的私事 ;另一方面 ,世俗化并没有导致宗教的死亡 ,相反 ,现代社会的巨大变迁全方位地为各种新兴宗教提供了生存环境 ,而且 ,在某些情况下还出现了传统宗教的明显复兴。如何处理宗教与社会科学的关系 ,如何处理传统宗教与新兴宗教的关系 ,将是宗教在未来发展中面临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8.
我国宗教学界存在的对宗教学概念的理解太过泛化的倾向模糊了宗教学的学科性质。宗教学是一门新兴的相对独立的人文科学,它具有区别于传统宗教研究和神学研究的特殊的学科性质。因此,应当深入地研究宗教学概念的基本内涵及其对宗教学研究对象和方法的规范功能,以明确宗教学学科性质,树立宗教学意识。  相似文献   

19.
本文是关于美国2004年总统大选的定性研究。在分析大选调查数据的同时,笔者探讨了共和党总统候选人布什和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克里在处理宗教与政治关系上所采取的不同方式及策略。结果表明,布什更好地利用了宗教因素为其政治服务的方式和策略,赢得了主流教派的支持和认同,获得了广大选民的理解,从而达到了利用宗教为其政治竞争服务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