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中国古代伦理财富思想有其独特的历史背景和深刻的理论内涵。探究中国古代伦理财富思想,对于如何正确定位古代伦理财富思想、如何科学认识古代伦理财富思想的现代价值、如何实现古代伦理财富思想的现代转换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代伦理财富思想有其独特的历史背景和深刻的理论内涵。探究中国古代伦理财富思想,对于如何正确定位古代伦理财富思想、如何科学认识古代伦理财富思想的现代价值、如何实现古代伦理财富思想的现代转换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现代企业理论强调契约(合约)是现代企业的重要性质,在企业契约里,企业家人力资本是契约的重要一方,企业家人力资本就是企业家的经营能力;在人力资本与非人力资本的关系上,有资本雇佣劳动与劳动雇佣资本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作者通过评析张维迎的个人财富的企业家模型,在肯定其积极成果的基础上,指出其不足之处,并在张维迎企业家模型的基础上定义出企业家人力资本的内涵,肯定了个人财富对企业家人力资本识别的重要性,拓展了张维迎个人财富模型的企业家人力资本定义,也修正了周其仁关于人力资本与非人力资本的划分。在企业家人力资本与非人力资本关系的问题上,进一步肯定非人力资本雇佣企业家人力资本(资本雇佣劳动)。  相似文献   

4.
财富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保证,追求财富是人的共性.但囿于不同时代的经济、政治、文化与思维方式的限制,人类的财富思想和财富观也呈现出不同的时代特征.中国古代伦理财富观有其独特的社会背景和深刻内涵.探究中国古代伦理财富观,对于当今社会如何正确定位古代伦理财富观、如何科学认识古代伦理财富观的现代价值、如何实现古代伦理财富观的现代转换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关于社会经济运动的比例性问题,特别是以社会化大生产为基础的资本主义商品经济运动的比例性问题,是《资本论》中定量分析的一个重要内容。这种分析遍布于《资本论》全书,而特别集中地贯穿在第二卷的始终。这是政治经济学中最珍贵的理论财富之一,其中包含着许多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具有重大指导意义的原理。深入研究和继承这份财富,对于增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自觉性,避免盲目性,其意义是无法估量的。  相似文献   

6.
自古以来,人们对价值与财富的范畴就有不同的理解,对两者的不同理解,直接导致了价值与财富来源问题的不同答案,进而又对经济部门的社会财富分配问题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厘清价值与财富的概念对于弄清价值与财富的来源并由此而产生的分配问题就显得越发重要,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和多要素财富论科学地说明了价值的来源和财富的创造问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面对贫富差距悬殊的现实情况及现阶段社会分配制度的缺陷,坚持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和多要素财富论对于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促进社会财富的创造和公平分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最能凸显财富效应的牛市和熊市期间的数据为样本,对中美两国股市的财富效应和各自主要指标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美国股市虽然在相对规模、公司业绩、投资者行为、股利政策等方面远远优于中国股市,但是其财富效应只比中国股市略强,且自身统计性质不够显著。其原因是股票市场特有的波动性增强了投资者预防性储蓄动机,从而削弱了股市财富效应。最后分析了关于中国股市财富效应问题的政策含义。  相似文献   

8.
农村集体资产管理:问题与对策文/山东农业大学经贸学院董雪艳胡继连周兵农村集体资产是一定范围内农民群众的集体财富,是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和农村福利事业的基础。管好用好农村集体资产,实现其保值增值,对于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实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是一篇关于农村集体...  相似文献   

9.
胡玉琦 《社区》2012,(35):13-13
关于财富的聚与散,这是一个很有趣的哲学命题。一方面,正如孔子所说的.“富与贵.人之所欲也。”“富而可求,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只要是人,谁都希望拥有财富,并占有财富,这是对于财富的聚;另一方面,古人又“君子以财发身,小人以身发财,”“自不至太富,富则更散之”,讲究有了财富之后。要乐于散财,以保长久之富。  相似文献   

10.
财富历来被主要作为一个经济问题来认识.但是,财富的历史中却蕴含的是哲学的逻辑.这种逻辑支持着现代财富采取资本的存在式样.现代财富的资本式样中蕴含着解放与发展生产力的"基因".共产党执政后需要建立和谐财富观,这种财富观的学术基础是经济哲学的经济主体论与资本主体范畴.  相似文献   

11.
劳动价值论认为 ,劳动是商品价值的唯一源泉。当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使人类社会的劳动生产过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不仅使劳动者的素质全面提高 ,从而使形成价值的劳动发生巨大变化 ,并且使活劳动的作用也发生根本改变。同时科学技术的进步使社会总劳动时间不断增大 ,在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使社会的物质财富的创造能力大幅度提高的同时也使价值财富的创造能力相应提高。在现代社会中 ,科学技术也是商品价值的重要源泉。  相似文献   

12.
中国近代的科技思想是在中国社会、中国的工业和科学技术向近代化转轨的时期萌生的 ,是那一时期中西文化碰撞和交融的产物。它主要表现在科学功能观、科学开放观、科学实验观和科学价值观等方面。这些思想观念在今天仍是可以继承和发扬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13.
在马克思看来,古代的观点是把人作为生产的目的,而现代世界,生产是人的目的,财富是生产的目的.就生产目的而言,稚气的古代世界比发达的现代世界显得崇高得多.马克思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目的的批判,提出未来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生产的目的是为了人,为了人的全面发展.在今天,深刻理解马克思的论述,坚持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对于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基于抗战时期的历史档案,梳理了国立西北农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前身)合组成立的历史经过。地处后稷教民稼穑之地武功的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与抗日战争期间西迁的国立北平大学农学院合组是现代农业文明的一次重要融汇。在强大的师资力量支撑下,国立西北农学院办学水平和科学研究方面表现卓越,成为当时国内惟一的独立农学院,并在合组后逐步形成扎根西北、融汇世界的教育思想和办学抱负,成为当代兴学强国的宝贵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对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哈尼生态村———箐口进行“聚焦”基础上 ,分析了作为哈尼人民世代积累创造的巨大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代表的壮美梯田 ,没有给哈尼人带来应有的富裕与幸福的基本情况和相关原因 ;提出了梯田文化之魂与市场经济观念融合 ,提高产出率、提升梯田价值 ,让梯田造福哈尼人民的相关措施和途径 ;对以梯田乡村生态观光农业为导向 ,促进农村产业结构、县域经济结构调整的有关问题进行了思考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近代以来日本对东北的资源财富掠夺,是其自近代以来对中国资源财富掠夺的一个缩影。而且,日本对中国东北的资源财富的掠夺无处不用其极。本文从“发行不兑换纸币的方式掠夺东北财富”;“九一八事变后日本疯狂掠夺东北矿物资源”;“十四年疯狂掠夺破坏了东北自然生态”;“掠夺使东北人民的生存环境日益恶化”等四个方面,用大量翔实的史料论证日本是怎么样从中国东北掠夺资源和财富的。本文批驳了日本右翼认为日本给中国东北带来了现代化的荒谬观点,指出日本在东北的所有现代化设施,其本身都来源于中国人民的血汗,并且其目的亦是为了更好地从东北掠夺财富。  相似文献   

17.
在现代社会,拥有知识即意味着拥有权力和财富,但知识人应负起相应的道德责任,而非用知识去向社会索取,关键是我们为社会奉献了什么!这种道德责任决定了知识是否拥有未来。  相似文献   

18.
略论民初孙中山的党德重构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中山从民初巩固党基与民主共和等方面阐述了党德重构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修明党德”需要党员“明白党义” ,“遵守党德”、“服从命令”与“国家” ,立志“做大事” ,努力“替众人来服务”、“为中华民国求幸福”。而政党严格纪律 ,党员加强道德修养提高辨别是非能力是达此目的的必要途径。这一党德重构成为孙中山道德思想的核心 ,决定其道德思想高于近代大众道德的精英化倾向 ,是中国近代政党建设的宝贵精神财富 ,至今仍值得珍视  相似文献   

19.
竞争带来效率,公平竞争使每个人产生最大效率,民主促进公平竞争,民主是现代社会经济增长的根源。在经济社会中,每个人的智力、体力、财产等是不同的,其产生的效率也不同。效率不同,收入也不同。财富的累积作用使贫富两极分化,产生2/8现象,带来社会的不稳定。与经济竞争相反,民主的规则是少数服从多数原则,现代民主的发展也使多数人决定政府,使多数效率较低或财富较少的人决定政策,影响财富的再分配,减缓两极过渡分化,带来社会稳定,同时也降低竞争程度和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