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试论狭义悖论的产生和消除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正> 有的同志说:“虽然悖论不是由于违反逻辑规则而使然,但它确确实实是以逻辑矛盾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因而,“悖论是一种不能用普通的逻辑方法加以消除的逻辑矛盾。”笔者认为,这种说法不妥。因为,有些悖论是由于违反逻辑规律产生的,也是可以用普通的逻辑方法加以消除的,如狭义悖论。一、狭义悖论的存在条件这里所讲的狭义悖论是指下列情况: 1.“一命题B,如果承认B,可推得B(非B),反之,如果承认B,又可推得B,称命题B为一悖论。”  相似文献   

2.
1.悖论 所谓悖论,从字面上讲就是荒谬的理论。为什么要把悖论这样一个晦涩古怪的名词来取代通俗易懂的说法呢?按照美国柯朗数学研究所M.Kline教授的说法,那是为了不把自相矛盾的真相摆在桌面上,才采用了这样一个婉转的措辞。 关于悖论的定义,当前流行的说法有:悖论是一种导致逻辑矛盾的命题,这种命题,如果承认它是真的,那么它又是假的;如果承认它是假的,那么又是真的;悖论是这样一个命题A,由A出发,可  相似文献   

3.
如果要了解人类思维的本质,数学是最佳的途径。在人类几千年文明史中,对人类观念震动最深的是数学上的危机,及由此而来的旷日持久的激烈争论。按西方习惯的说法,在数学的发展史上有过三次“危机”。第一次是毕达哥拉斯悖论,即关于“不可公度的线段的存在性”的证明;(1/2)2不可能表示成整数比;而使危机加剧的是4条芝诺悖论。第二次数学危机主要涉及微积分理论中无穷小量的描述性应用。第三次数学危机起源于Cantor对角线法,此后数学家发现了许多由此而导出的悖论,对悖论进行了充分的研究。二十世纪初形成  相似文献   

4.
经济伦理有其可能性与合理性的逻辑-历史条件。经济伦理学和经济伦理在理论和实践方面存在三大悖论:目的-工具两难的价值悖论;"立法者"-"阐释者"僭越的规范悖论;制度化"围城"的实践悖论。三大悖论导致了经济伦理的三个文化危机:动机危机;合法性危机;合理性危机。悖论危机迫使我们不得不承认,经济伦理至今仍是一个虚拟命题。  相似文献   

5.
根据情绪心理学的情绪是生命体行为选择的组织者的研究结果,推得悖论问题的产生源于原有理论将情绪作为不利因素而排斥在外。因此,情绪机制的引入将是一条有效的消解决策悖论途径。在此理念的指导下,基于经济学前景理论主观价值和心理学情绪概念之间逻辑的一致性,建立生命体行为特征函数,获得情绪量化原理,从而形成情绪趋大化消解原理。运用该原理对阿莱斯悖论、两信封悖论(交换悖论)、蜈蚣悖论(逆向归纳法悖论)和圣彼得堡悖论的消解,验证了其合理性,为基于情绪的悖论问题消解机制的建立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6.
<正> 悖论是一个古老而又年轻的问题,也是困扰科学和人类思维的难题之一。把悖论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范畴进行深入的研究,是现代悖论学说史上的一个重要课题。如果从“罗素悖论”的发现算起,那么,至今在西方学术界的悖论研究已有90年的历史了。近年来我国学术界不少人越来越关注悖论的研究,其中有一部分学者还就悖论问题专门进行了深入的思考或重新探讨,出版了几本悖论研究的专著和发表了数十篇论文。现将其中的一些主要观点作一简述和评析。  相似文献   

7.
<正> 多年来,人们一提到康德哲学,就简单地断言那是唯心主义、二元论和不可知论。诚然,如果从康德对哲学基本问题的回答来看,这种说法无疑是正确的。但问题在于,我们是否应该满足于这种说法?康德哲学对人类认识史的发展到底有没有起过有益的作用?当然人们也肯定过,康德承认“物自体”的存在,是他的哲学的唯物主义成分;康德关于“二律背反”的学说中,包含着辩证法思想。但问题在于,康德哲学中的积极因素是不是仅仅限于这些?认识论理论是康德哲学体系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想就这个范围对康德思想的积极因素作一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8.
<正> 入声的本质,有两种不同的说法:一是入声短促说,一是塞音(-p、-t、-k或由它们演变而成的-?)结尾说。声调短促说,曾得到社会上广泛的承认。如《辞源·入声》条:“发音短促而急,一发即收”。《四角号码新词典·入声》条:“音较短促”。《新华字典·入》字条:“发音一般比较短促”。1981年版《汉语音韵学》第32页:“一个平准的曲线,如果长了一倍,就是平声;短了一半,就是入声”。这些说法的产生,在很大程度上,是受了  相似文献   

9.
本文借用文[3]的思想方法,给出了一类一阶常微分方程可积的充分条件及其通积分,由此还可以推得许多新的可积型和古典可积的一阶常微分方程及其通积分,大大推广了文[1]、[2]、[3]的有关结果。定理.设P、Q、F∈C,φ、f_1.f_2.f_3h∈C′,并且φ(x)>0、f_1(y)>0、f_2(y)>0、f_3(y)>o、h(x)>o、F(u)≠0,K、a、β为任意实常数(β≠0),如果满足条件  相似文献   

10.
<正> 王国维先生的“一代有一代的文学”的说法对文学史的研究影响极深;而宋之词元之曲又各自是它们时代的代表性文学,这又是文学史家所共同承认的。但按照这样的文学史观去考察词曲之递兴,就使人感到困惑了。南宋亡而元蒙兴,这是朝代的更替;宋词亡而元曲兴,则是文学史上流行的说法。问题在于,宋词到了姜夔、张炎之手,才完  相似文献   

11.
有人当读到《矛盾论》中“诚然,生产力……一般地表现为主要的决定的作用,谁不承认这一点,谁就不是唯物论者。然而,生产关系……在一定条件之下,又转过来表现为主要的决定作用,这也是必须承认的”这段话时,总觉得这种对决定作用和反作用的说明很费解。他们认为,既然在一般的意义上承认了生产力的决定作用,那么就不能再在特殊意义上承认生产关系的决定作用了。因为“一般”是对“特殊”的抽象,除生产力一般地决定生产关系之外,不可能还有一个生产关系特殊地决定生产力,或者在生产关系特殊的决定作用之外,还有生产力一般的决定作用。如果既承认前者又承认后者,那就陷入了不能自园其说的悖论,或者是二元论,或者是循环决定论。  相似文献   

12.
眼下,70岁左右的老年朋友都是从旧社会过来的人。那时候,因为人们的文化水平低,再加上科学欠发达,所以,许多人都是跟着习惯的说法走,照着习惯的说法做。应当承认,不少习惯的说法是经验的总结,但有些习惯的说法却是欠科学的。如果总是把那些欠科学甚至是不科学的习惯说法当做金科玉律,那就不仅贻笑大方,而且是在跟自己过不去了。老王头是个病秧子。肺气肿久治不愈,最近又咳得厉害,见人就说:"人常言,七十三、  相似文献   

13.
彩票悖论和序言悖论都是关于合理接受的悖论,它们具有相同的悖论结构和悖论类型,也即具有同构性.然而,这两个悖论迄今没有一个公认的统一解.通过对彩票悖论进行同构变形,将其中的"信念"与"知识"的不一致转化为信念之间的不一致,从而使得序言悖论的预期似真度解悖方案亦可应用于彩票悖论.如果接受预期似真度解悖方案的相关预设,那么该方案就可视为彩票悖论与序言悖论的一个统一解.  相似文献   

14.
悖论就是表面上荒谬而实则是一种真实的陈述。新批评理论的核心人物克林斯&#183;布鲁克斯曾指出,诗歌语言是悖论的语言。如果没有那些对立与冲突的语言存在也就不会有今天的这些好诗。通过解读爱伦&#183;坡的名诗《安娜贝尔&#183;李》,我们发现诗中天使、星月和爱情这三方面潜藏着悖论意象,这些悖论因素赋予该诗曲婉复杂的意蕴和丰富的联想空间,进而加深了其诗性美。  相似文献   

15.
当今,全世界都一心向往着现代;但是“现代”这词却是一种委婉的说法,其实它是“西方”这个字眼的代名词。人们可能向往外国的生活方式,或者说除了向往外,也许还认为西方生活方式是唯一可取的。但是,如果承认自己那世代相传的生活方式同自己目前的处境不相适宜,  相似文献   

16.
要合理解决悖论,首先要区别思想中三种不同的逻辑否定词:同指否定词并非();异指否定词非(′);兼指否定词不只是()。其次,要区分思想中四种不同矛盾命题:逻辑矛盾命题;辩证矛盾命题;怪论矛盾命题;悖论矛盾命题。它们具有辩证矛盾命题的语义内容,却具有逻辑矛盾命题的语法表达形式。再次,要有令人满意的解决悖论的标准。罗素指出的解决悖论的三个必要条件,可作为令人满意解决悖论的共同标准。近百年来解决悖论诸种方案可分为(1)特设性排除悖论方案;(2)特设性容纳悖论方案;(3)非特设性扬弃悖论方案三大类。按罗素提出的三个标准,解决悖论方案(1)和(2)是不能令人满意的,(3)是令人满意的。  相似文献   

17.
对于演绎推理,一般逻辑读物都规定:充分条件假言推理,否认前件不能否认后件,承认后件不能承认前件;必要条件假言推理,承认前件不能承认后件,否认后件不能否认前条;相容选言推理,承认一部分选言肢不能承认或否认另一部分选言肢;三段论,如果中项在两个前提中都不周延,就不能得结论。如果违反了这些规定,推理形式就是错洪的,亦即是按照这种推理形式进行推理,即使前提是真的,结论也不必然是真的。但是,我们认为,这种规定实际上只适用于结论是实然判断的演绎推理。倘若结论不是实然判断而为或然判断  相似文献   

18.
<正> 悖论是否违反逻辑规律?它与逻辑矛盾的区别何在?张建军同志认为,“悖论不是由于违反逻辑规则而使然,但确确实实是以逻辑矛盾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因此“悖论是一种特殊的逻辑矛盾”。孙启明同志认为“有些悖论是由于违反逻辑规律所产生的”,“狭义悖论的病根在于违反同一律”,因而悖论就是一种不合乎逻辑规律的普通的逻辑矛盾。笔者认为,悖论既不是逻辑矛盾,也不是辩证矛盾,而是思维领域中介于逻辑矛盾和辩证矛盾之间的第三类矛盾。本文拟就此问题与张建军、孙启明等同志商榷,并期望能把悖论问题的研究引向深入。  相似文献   

19.
本文有5个部分:1.张建军认为悖论是一种逻辑矛盾却又认为它不是由于主观思维的混乱造成的,这本身就是一种思维混乱。2.张建军的悖论定义中“在某些公认正确的背景知识之下”的提法是不准确的。3.张建军否认在推出悖论时前提假或不真是一种思维混乱是不正确的。4.我把“集合”与“元素”的关系看作“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是正确的。5.张建军实际上也承认悖论的形成是包含有思想混乱的。  相似文献   

20.
次协调逻辑的悖论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 笔者曾在《当代数学哲学与逻辑哲学入门》一书中,对形形色色的悖论、悖论的解救办法、关于悖论本性的各种有代表性的看法作了批判性考察,并就悖论与辩证哲学的联系提出过一些看法。后来,笔者发现次协调逻辑(para-consistent logic)关于矛盾和悖论问题有一整套独特而深刻的见解,是不容忽视的。然而,由于它与关于矛盾律的正统看法格格不入,因此人们稍不小心就会陷入误解。本文的主要目的是阐明次协调逻辑关于悖论和矛盾的基本观点的真实含义并澄清一些误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