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基于对兰州市南面滩社区的调查,讨论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的构建。论证了发展集体经济对于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积极作用,提出在完善失地农民补偿安置制度、设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基金、明确界定失地农民的身份、构建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等方面推进政策建设。  相似文献   

2.
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是对土地上所附着的各项社会功能的合理替代,是对依附于土地之上的失地农民的各项权益的显化.本文通过对江苏省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状况的分析,探索不同社会保障模式中失地农民权益保护的差异,并结合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意愿选择,构建以社会保障基金为基础,以养老、医疗、就业和最低生活保障为核心内容的多元化社会保障安置体系,为提升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与权益保护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发展导致大量农耕地被征用,产生了很多失地农民。做好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是促进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虽然各地政府相继出台了关于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政策,但这些政策重养老保障,轻医疗保障、就业保障和最低生活保障,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内部结构发展存在不均衡问题。介绍了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内部结构的发展现状,指出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内部结构不均衡现象存在的原因,并为实现我国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内部结构的均衡发展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4.
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安置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对象。建立合理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安置制度,不仅关涉到城市化进程的有序化,也关涉到失地农民的生存发展和社会稳定。因此需要在改革现行土地征用制度的基础上,为失地农民设计可操作性的社会保障方案,建立社会保障资金的合理筹措方式。另外需要研究解决新老制度的衔接问题,地方政府要加大对失地农民的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等工作。  相似文献   

5.
城市化进程中,我国失地农民的生计与社会保障问题已经引起各级政府以及学术界的广泛关注。鉴于此,总结国内外的成功经验对于我国解决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研究了日本、美国的做法,对我国浙江等发达地区对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以及失地农民的就业方面的经验进行了分析。因此,在城市化进程中,各地在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基础上,根据本地实际采取可行的措施解决失地农民的生计保障问题。  相似文献   

6.
伴随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农村土地被不断征用,农民被迫离开其赖以生存的土地,针对失地农民这一特殊群体及其面临的困难和社会保障问题需因地制宜解决。选取沈阳市郊兴隆台镇三个行政村的失地农民为研究对象,在了解农民失地基本情况基础上,分析了农民失地对农村社会保障的影响,如:农村土地对农民生活保障功能的弱化;失地后农民就业面临严重危机;收入减少,消费增加,失地农民逐步转化为城市贫民;失地补偿制度欠佳和补偿款利用不合理;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突出。针对研究区出现的问题,提出解决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的对策与建议,为当前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研究起抛砖引玉作用。  相似文献   

7.
在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进程中,产生失地农民群体不可避免。关于失地农民群体社会保障体系的研究,有两个深层次的问题值得注意。首先,失地农民群体内部不同质,具有差异性,且正在经历内部分化;其次,失地农民群体未来的发展状态是向市民群体转化。目前,应该对失地农民群体进行准确界定,在社会保障政策制定上要充分考虑失地农民群体内部特征和未来发展状态。针对城郊失地农民群体,在社会保障体系的探索上应该有更为前瞻的视野与视角,以农民市民化为研究维度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8.
在山西省大力推进城镇化发展、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产生失地农民,而且随着城镇化速度的加快,失地农民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但是这些失地农民并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保护。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主要分析了山西省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存在征地补偿标准偏低、相应的社保基金不足、对失地农民安置单一,再就业比较困难以及失地农民的土地养老保障权利丧失和各项参保率偏低等方面的问题,并据此分析和研究提出了完善山西省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政策建议,如完善征地补偿机制,加强就业援助促进农民再就业,完善失地农民的基本保障制度体系,加强对失地农民的法律援助和补偿资金监管等。  相似文献   

9.
伴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发展,失地农民的人数在不断增加。采用了实地调研和询问调查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志村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失地农民安置问题,指出政府对志村失地农民征地安置过程中存在着补偿安置方式不合理、失地农民缺乏必要的社会保障和政府缺乏对失地农民的就业培训等问题;对此提出多种安置方式合用、建立失地农民多元社会保障机制和加强失地农民就业培训等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建立了湖南省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四个层次和三级子系统,内容涉及经济环境、就业基础、城市生活融入和社会保障四个子目标。在此基础上,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对湖南省14个地区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状况进行评价,得出了经济持续发展,完善就业培训等是完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1.
当前我国失地农民就业保障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失地农民数量日益增加。失地农民的就业保障问题已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我们应认真研究当前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探讨进一步完善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2.
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化进程中,农村集体土地被大量征用,因此亟待为失地农民建立安全可行的社会保障制度。目前各地正在进行的有关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实战探索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应当引起各方面的高度重视。妥善安王失地农民,是我固社会发展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应以征地补偿安王费和土地转用后的增值收益作为主要责金来源,同时在制度先行、因地制宜、公平和效率有机统一以及与现行社会保障制度相衔接等原则的指引下,建立以就业为支撑的政府主导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3.
在推进新型城镇化过程中,要切实维护、保障广大失地农民的根本利益。然而,由于当前我国农村集体土地征用核算方式不合理,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行使主体不明确,针对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失地农民的法律救助制度不健全,直接导致了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权益保障的缺失。为了使广大失地农民共享改革与发展成果,在推进新型城镇化过程中,要通过"优化核算方式,规范征用程序;明确产权主体,厘清法律关系;健全社会保障,维护基本权益;完善法律援助,健全司法救济"等措施来最大限度地维护、保障与增进广大失地农民的权益,真正实现农民生活富裕、农业生产有序、农村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14.
生态作为一个生物学的范畴,运用在社会科学当中已形成一个新的研究角度,它所确指的平衡、持续、整体分析思路是有别与系统分析法的一种更为全面的研究方法。失地农民可以看作是自然生态失衡下所产生的一群特殊弱势群体,建立系统的社会保障体系不能简单地照搬原有城镇模式,而应从土地资源这一自然生态的基础物质条件入手,系统把握当代农村社会生态系统的平衡、持续、与自我调适性,运用质性研究方法,寻求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逻辑起点。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发展,失地农民的数量逐渐增多,失地农民的权益保障问题日益受到关注。当前,应围绕失地农民的生存权、就业权、社会保障权等方面,克服现有法律规定的缺陷,完善相关法律制度,保障失地农民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6.
由于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大量农业用地被征用为城市建设用地,导致失地农民数量不断增加。失地农民在生活、工作等方面面临许多问题,其生活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不容忽视。以四川省荣县220位失地农民的调研数据为基础,运用Binary 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了失地农民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征地意愿、就业现状、是否得到就业扶持、是否有医疗保险等6个因素对失地农民生活是否满意影响为正,而征地补偿标准、住房面积、交通条件等5个因素的影响为负。在此基础上,本文从完善就业政策、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改善居住条件等方面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基于土地发展权分配的征地区片综合地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征地区片综合地价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为农村集体利益提供了政策保障,但由于现行征地区片综合地价的测算本质上仍然基于被征土地的农业用途,还达不到保障农民生活水平的目的,尚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失地农民问题.失地农民不能分享农用地用途转换所获得的土地发展权收益是问题的关键.借鉴实践中划拨土地使用权转让收益的分配方式,国家和农村集体按60%和40%的比例分享土地发展权收益,并利用部分资金共同出资建设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是可行之策.改进征地区片综合地价测算方法,使土地发展权的分配在现实中得以实现.从建设用地出让金中扣除农地经营性收益和广义土地开发成本,得到土地发展权收益;通过对农民意愿的调查,确定农村集体分享的土地发展权收益比例,进而得到分享的土地发展权收益,其与农地经营性收益之和就是征地区片综合地价.  相似文献   

18.
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权益流失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权益流失现象十分普遍。从博弈论角度分析,征地博弈中农民所处的弱势地位是导致这一现状的根由。围绕提升农民在征地博弈中的主体性地位,推进农村土地立法的进程,完善现有的征地补偿制度,以及构建"养老、医疗、再就业"三位一体的社会保障机制是解决失地农民权益流失问题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9.
网络中的蜕变:失地农民的社会网络与市民化关系探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失地农民的市民化镶嵌于他们的社会网络之中。依据实地调研资料,本文在对失地农民的社会网络与其市民化之间关系的研究中发现:(1)失地农民与原市民的关系影响其对市民角色的评价和认同;(2)失地农民的邻里和亲缘关系在征地后稳定中有变化,工具性倾向增强,失地农民原有的社会资本受到影响;(3)失地农民的业缘关系还非常薄弱和不成熟,给其市民化带来制约;(4)社区居委会在失地农民社会网络发展和市民化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因而,需要促进失地农民社会网络的开放性,防止贫困文化的产生;拓展失地农民的社会网络,推进其社会资本的再创造;重视发挥居委会在失地农民社会网络发展及市民化过程中的作用;发展失地农民及其子女的教育,提升失地农民社会网络的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