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四维忠诚管理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正面临着顾客、员工、投资者流动和流失的危险,加强忠诚管理成为企业管理的主要课题。在对三维忠诚管理理论的认识和理解的基础上,加入企业因素,提出了四维忠诚管理的概念。系统分析了顾客、员工、投资者和企业四者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共同发展的关系,提出由四者组成“生态圈”的概念。给出了顾客忠诚、员工忠诚和投资者忠诚在企业管理中应用的若干对策,建立了四维忠诚管理模型即忠诚体系。  相似文献   

2.
随着“80后”逐渐成为社会生力军,“80后”员工正陆续进入职场,成为企业经营活动中的中坚力量.由于这一代人特殊的成长环境,使得他们的个性、职业价值观等与前辈有明显的不同,给当前的企业管理者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文章以心理契约理论为基础,结合“80后”员工的个性特征,分析其心理诉求,提出改变传统人力资源管理的模式和策略,以期为企业管理者对“80后”员工实施有效管理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3.
柔性管理模式以“人”为中心,将人力视为企业的资源,强调对“心”的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中运用柔性管理模式,有助于实现组织目标、有助于满足员工需求、有助于激励员工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4.
“核心员工”是企业的中坚力量,是企业的长期资本。现代企业在管理中不仅要“以人为本”,而且更应以“核心员工”为本,以“核心员工”为本是“以人为本”的基础。企业管理者应具备以“核心员工为本”管理理念,在企业管理过程中切实做到以“核心员工”为中心,并将“核心员工”视为组织中最宝贵的资源和财富,信赖和尊重他们,充分发挥“核心员工”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使他们成为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竞争优势的力量源泉。  相似文献   

5.
职业生涯各阶段员工忠诚度控制策略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处于知识经济时代的企业要获得长远的发展,必须牢牢依靠知识型员工。如何留住知识型员工,提高其忠诚度是每个企业都要面对的问题。文章在明确忠诚员工的经济意义上,对员工职业生涯阶段进行了划分,然后再具体阐述如何在职业生涯各阶段对员工忠诚度进行控制,以使企业获得稳定的员工队伍。  相似文献   

6.
职业生涯管理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已受到日益重视与推广。然而IT产业知识型员工的职业生涯管理究竟是巩固了企业与员工的心理契约、提升了企业的管理效益、促进了员工的职业发展,还是增加了企业的人力成本、提高了企业的人才风险、降低了员工的组织忠诚,仍有待验证。文章在相关研究基础上,提出IT产业知识型员工职业生涯管理对IT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进而对企业及个体发展的影响假设,并通过对30家IT企业366名知识型员工的问卷调查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将顾客满意或不满意的服务经历定义为关键事件,提出了一种以关键事件为基础的测量和改善服务质量的方法。该方法由“寻找关键事件”、“了解雇员观点”、“关键事件分类”和“管理事件诱因”四个步骤组成,并从“顾客对服务结果的感知”、“员工对服务传递系统失败时的反应”、“员工对顾客需求的反应”以及“员工的自发行为”四个角度来识别关键事件的诱因和管理顾客感知的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8.
运用自编“金钱心理问卷”和“生活、工作满意度问卷” ,在上海、南京、西宁三个城市随机抽样调查企业管理人员 2 0 4人。对调查结果统计分析发现 ,中国员工金钱心理因素包括 10个方面 :成功、非激励、预算、坏、挣钱、好、捐款、尊重、动力、公平 ;可以划分为四种类型 :金钱排斥者、金钱冷漠者、金钱不满者、金钱崇拜者。文章进一步分析了员工金钱心理因素与其生活、工作满意度的相关 ,以及不同金钱心理类型的人在生活、工作满意度上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9.
学习型企业知识创新的模式与推进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学习型企业的本质就是共同知识的创新。学习型企业的知识创新有组织化、外在化、组合化和内在化四种基本形式,要经历一个“自中向上再向下”的过程,它明显优于“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传统模式。推进学习型企业知识创新的主要因素有共同知识的发展远景、知识资产管理、员工自主性、不稳定状态、创造性无序、冗余信息、员工之间的关爱与信任。  相似文献   

10.
从新世纪企业经营价值链的角度来看,要赢得顾客的满意与忠诚,必须先赢得员工的满意与忠诚。企业管理中传统的“精英视角”,使管理者很难站在员工的立场上去体会他们的需求和愿望,因而难以真正调动员工的积极性。营销视角下的人力资源管理要求管理者将管理视角“由上而下”、“由外而内”,即由“精英视角”转向“全员视角”,由“顾客第一”转向“员工第一”,像对待顾客一样对待企业的员工,满足他们的需要,提供他们需要的产品和服务以促使企业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1.
本文将柠檬市场理论引入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招聘问题。由于人力资源市场的信息的不对称性,企业在录用员工时往往不能完全了解应聘者的能力,容易造成企业招聘决策的失误。文章利用博弈论的方法,对企业和应聘者之间进行博弈分析,为企业成功的录用到有能力的员工提出几项建议。  相似文献   

12.
文章在回顾西方顾客忠诚和员工忠诚雏度划分的基础上,指出这两种忠诚可以相互借鉴,从而使二者的维度划分更加简练和全面;同时,还在一个框架内将顾客忠诚和员工忠诚进行整合,从而有利学术研究和企业实践对二者的整体把握。  相似文献   

13.
从管理科学的发展看企业文化理论的适应性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传统管理理论由于只重视解决企业员工的劳动积极性和劳动生产率问题,而对企业面对的环境压力重视不够,对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及产品“品牌”理念等研究不足,从而不能有效地指导现代的企业管理实践,具有明显的局限性。而企业文化理论的研究成果从五个方面适应了企业发展的需要:适应了企业发展战略管理的需求、企业参与全球竞争的需求、企业团队管理的需要、企业不断创新和提升产品品质的需要和企业在知识经济条件下知识管理的需求。  相似文献   

14.
“生涯导向”教育培训,是以员工职业生涯发展为指导方向的一种多样性、多层次、个性化教育培训模式。其实质是在教育培训中加入生涯管理维度,将教育培训与组织发展、员工发展构建成一个有机系统。实施“生涯导向”教育培训模式是提高教育培训有效性的重要策略,也充分体现了企业的精神内涵,代表着教育培训管理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人本管理 ,俗称“以人为本” ,就是指把“人”作为管理活动的核心和企业最重要的资源 ,通过各种措施 ,提高员工的能力和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引导员工去实现预定的目标。它是与“以物为中心”的管理相对应的概念 ,要求理解人、尊重人、发展人和为人谋福利。企业人力资源则是指能够推动企业发展 ,实现企业经营目标的企业内部员工的综合能力和素质。而所谓人力资源管理也就是通过对人和事的管理 ,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人与事的配合 ,以充分发挥人的潜能 ,并对人的各种活动予以计划、组织、指挥和控制 ,以实现企业的目标。它不仅着重人…  相似文献   

16.
在企业管理过程中,一方面给员工创造良好的“自由”环境,使企业员工能自由沟通,发挥个性,从而激励企业员工自主创新,在企业中实践自我的人生价值;另一方面,强化企业内部的“约束”建设,形成严谨有序的制度体系,依法治理企业,使企业在正常的轨道上运行。正确认识“自由”环境与“约束”体系的关系,建立相应的管理框架,使两者达到完美的融合状态。这种关系是企业管理中重要的一环,有利于企业快速、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知识经济时代到来为背景,分析了当前知识型员工管理面临的困境,在系统认知知识型员工特征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就知识型员工管理如何转型提出了“管”、‘放”结合的论点,并阐释了“四个强化、四个放开”的具体内容,可以为知识型员工管理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企业管理看似复杂,但其重点不外乎两个方面:一是对内管理,主要为关注员工;二是对外管理,主要为关注顾客。通过逻辑分析的方法对这两个方面的管理进行研究,得出结论:“企业善待员工之利,员工重视企业之义”是对内管理过程中的朴素逻辑,“真心实意地对待顾客”是对外管理过程中的朴素逻辑。在这两个逻辑当中,可以引入国学的人文关怀,并设定传统文化“仁恕”之道作为朴素管理学的指导思想。这样,企业管理将变得相对容易和高效。  相似文献   

19.
企业技术创新过程模式的发展演进及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述评了企业技术创新过程发展的五代模式,即从技术推动、市场拉动、技术与市场的耦合互动发展到一体化(并行)和系统集成与网络模式,并介绍了其发展趋势及对我国企业创新管理的启示.文章指出,从总体上看,我国大部分企业仍处于第二代(市场拉动型)、第三代(耦合互动型)创新过程模式阶段,只有少数领先企业正向第四代、第五代创新过程模式迈进.我国企业可以充分利用"后发优势",借鉴创新过程的五代模型的发展和国内外创新成功企业的经验,加速创新过程模式的发展演进步伐,甚至可以实现跨越式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金融危机对我国企业的生存发展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但同时也提供了机遇。文章对企业价值理念的重要性进行了分析研究,企业要想顺利渡过危机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重新审视价值理念体系,构建新的现代企业价值理念。要塑造“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自觉履行社会责任,树立创新理念,坚定信心,通过宣传、规章制度、具体行为逐步使企业价值理念从理论走向现实生活,并转变为员工的行为,实现企业价值理念“落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