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民族地区构建和谐社会,必须立足于民族地区至今依然比较落后的客观现状,只有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尊重民族地区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正确处理民族地区人民内部矛盾,加强民族地区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才能实现民族地区人心稳定,社会和谐。以贵州土家族地区为视角,就民族地区构建和谐社会问题从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民族政策、民族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五个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2.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问题是中国重要社会问题之一。习俗是民族之象征,各民族同胞对本民族风俗习惯充满着感情,常以本民族风俗习惯是否受到尊重和保护来处理与其他民族的关系,从而民族风俗习惯成为民族关系问题中的敏感因素。建党百年来,我国逐步形成并制定了解决民族问题的系列民族风俗习惯政策,促进了各民族的稳定、发展及繁荣。总结和反思建党百年来我国民族风俗习惯政策形成发展历程,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是贯穿这一历程的基本方向,突出表现在通过制定国家法律、民族政策来加以保障和维护,以传承和弘扬优秀的、积极的、健康的民族风俗习惯,改变和革除落后的、消极的、不健康的民族风俗习惯。  相似文献   

3.
论我国民族地区社会变迁的制约因素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民族地区的政治和经济传统、民族意识、民族文化素质、民族心理和地理环境等构成制约我国民族地区社会变迁的主要因素。在加快实现民族地区社会变迁的进程中 ,不仅要大力发展民族地区经济 ,培育适合于民族社会变迁的政治文化 ,而且要积极引导民族意识的发展方向 ,全面提高民族社会成员的心理和文化素质 ,改善和优化民族地区的生存和生产条件  相似文献   

4.
当代中国民族工作对外形象,指国际社会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的民族理论、民族政策、民族工作实践、民族工作环境以及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和中国民族工作者总体的、抽象的、概括的印象、评价和看法的综合反映.民族工作对外形象管理是维护中国国家利益、营造客观友善的国际环境的需要,是维护国家统一、保持民族地区稳定、促进民族团结的需要,是推动中国民族工作发展、推动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进步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不仅可以带给民族地区巨大的经济效益,推动民族地区社会的进步,也可以促进对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复兴,增强民族认同感和自信心。本研究选择民族旅游目的地大理和丽江为研究平台,提出民族地区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路径:民族文化资源本真性开发、民族文化旅游竞合开发、民族文化资源整合开发、民族文化精品带动旅游开发、传统民族工艺品引领开发。  相似文献   

6.
关于加强民族法制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市场经济就是法制经济 ,西部地区和民族地区要想尽快健全和完善市场经济 ,加速发展西部地区和民族地区经济、文化 ,尽快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 ,就必须充分利用独有的民族立法权 ,加快民族立法 ,尤其是民族地方立法和民族经济立法 ;加强民族执法和强化民族法律法规意识 ,才能适应西部地区和民族地区建立、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 ,早日赶上和超过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的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民族政策内容、民族政策过程、民族政策系统、民族政策结构、民族政策机构和民族政策学科等方面来探讨民族政策的创新和发展。文章认为,民族政策创新与发展的重中之重应放在民族经济政策与社会政策上;应给民族地区制定具体实施办法和补充规定留一定的政策空间;要坚持民族政策创新发展与其他政策创新发展互动;要努力创新民族政策结构,实现民族政策效用最优。  相似文献   

8.
进入新世纪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紧密结合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实际,在民族及其发展规律、民族问题及其解决路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民族工作主题、民族区域自治、民族干部等方面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当代中国的民族理论。  相似文献   

9.
自觉传承、抢救、扩布和创新民族文化,积极保护、建设民族聚居地,合理开发民族旅游资源和大力开发民族旅游人力资源,是实现民族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重点;而编制科学的民族旅游开发与保护规划和探索促进民族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机制,则是实现民族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0.
《南都学坛》2016,(6):102-105
近年来,小马店村各民族相互混居、相互通婚、语言互嵌和文化互嵌,形成了各民族相互嵌入式农村社会结构,为建构各民族相互嵌入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提供个案。小马店村各民族相互嵌入式农村社会结构缘起主要表现为:各民族具有相互交流、交往的共同历史记忆,各民族具有相互通婚融合的历史记忆,各民族间同质性、相通性、相似性文化基因以及各民族对中国共产党和民族政策广泛认同,使小马店各民族村民相互嵌入成为必然。小马店村各民族相互嵌入式农村社会结构是中华民族几千年优秀传统的缩影,也是各民族广泛认同党的民族政策的结果,是民族发展客观规律使然,验证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真理性和科学性。关注小马店村各民族相互嵌入式农村社会结构,利于各民族相互嵌入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建构,也利于各民族相互交往、交流、交融。  相似文献   

11.
民族认同的维度与路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民族认同长期以来都是民族心理、社会心理等领域的热点问题。在当今民族发展、社会文化变迁的时代背景下,对民族认同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心理人类学为视角,将民族认同的构成要素解构为民族归属感、民族情感依附性和民族心理趋同性,并分析这三要素如何影响民族认同的变化。再将这三要素重新建构为民族认同的两个层面和四个维度,即内隐层面的民族归属感、民族情感依附性以及民族心理趋同性和外显层面的民族行为卷入。根据对民族认同的解构与重构,提出民族认同的实现路径为身份认知、文化习得、价值内化和交往交流。同时,以文化-心理一致性理论为依据,认为民族认同也是文化-心理一致性的体现。  相似文献   

12.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深层次的文化积淀,是一个民族在历史长河中凝成的优秀思想、高尚品质和坚定意志,是一个民族维系民族团结、实现共同理想的精神支柱.一个民族只有坚持和弘扬本民族的文化和精神,才能抵御外来民族精神的同化和演变,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相似文献   

13.
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基于民族交往心理,民族成员采取一定的文化适应策略所进行的群际接触和社会互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各民族成员的民族认知、民族情感和民族行为会发生积极变化。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社会心理机制加以分析,认为社会互动过程、民族交往心理结构、文化适应策略和群际接触理论是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社会心理基础。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需要基于民族交往的社会心理机制,加强民汉双语教育,搭建有效沟通桥梁,促进人际吸引和构建和谐民族关系;加强民族交往认知,强化情感联结纽带,促进民族交往意向向民族交往行为的转化;加强民族文化适应策略引导,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与多元一体格局构建;加强民族接触与互动,增进民族理解和消除民族偏见,促进民族交融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  相似文献   

14.
民族刻板印象是影响民族交往和族群互动的重要心理因素,是衡量和谐民族关系的重要心理指标。民族刻板印象形成的一个重要途径是社会分类过程,并形成于直接或间接的民族接触中和文艺作品、社会媒体报道、新闻杂志信息的传播过程中,同时也形成于个体对同伴、父母亲以及周围世界的观察和自身在民族交往过程当中的体验,"独立、封闭"的民族教育体系和居住环境加剧其产生。影响民族刻板印象的主要社会心理因素,包括民族认同、民族接触、民族本质论信念、多元文化主义和族群竞争等。最后小结了民族刻板印象的弱化策略以及未来的研究趋向。  相似文献   

15.
在世界经济一体化、政治格局多极化、民族文化多元化的今天,深刻理解并深度把握民族问题与民族主义、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之间的相互关系,正确处理民族问题与民族主义、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的关系,既是解决民族问题的有效方法,更是化解民族矛盾、消除民族隔阂、实现民族团结、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6.
论江泽民对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卓越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宇文利 《南都学坛》2003,23(3):95-99
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灵魂 ,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 ,对于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 ,激发民族成员的自豪感、自信心和培育民族群体的归属意识、进取意识和奋斗意识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领导改革开放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过程中 ,江泽民同志清晰地看到民族精神对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乃至中华民族复兴大业的巨大精神推动作用 ,对民族精神问题高度重视并予以反复强调。他不但科学地定位了现时代民族精神的重要性 ,创造性地提出民族精神也是综合国力的论断 ,而且总结、提炼和概括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 ,号召坚持和弘扬中国革命精神 ,提倡和鼓励发扬社会主义建设和创业精神 ,进而提出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时代命题。  相似文献   

17.
论民族发展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了民族发展的基本动因、民族发展的基本内容、民族发展的基本条件、民族发展的基本环境、民族发展的基本阶段、民族发展的基本模式、民族发展的基本趋势等构成的民族发展的基本规律。本文认为,民族发展本质上是民族生存和民族演进的质和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
本文结合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探讨了怎样把少数民族文献作为特色馆藏来建设和开发利用.民族文献资源是民族的重要文化遗产之一,民族文献的建设和有效开发利用,对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民族教育教学、民族研究、民族团结以及民族发展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中国民族理论的创新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民族理论在发展的过程中理论上有许多重大的突破,在研究方法、民族概念、民族发展、民族问题的内涵、民族关系特征、民族纲领及政策、民族理论研究的内容、民族理论体系等方面有创新发展,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和世界意义。  相似文献   

20.
民族理论是民族研究中的一个分支学科。中国民族理论是根据中国民族的具体情况建立起来的民族理论学科体系。引导和教育广大学生正确地认识民族、宗教、国家、文化,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宗教观、国家观、文化观,能够在社会生活中正确地处理与其他民族成员的关系,等等,是民族理论课程的重要任务。民族理论与民族学、人类学、社会学、宗教学有密切的关联,民族理论学科的研究必须广泛地与这些学科联手,主动地汲取各门学科的知识来丰富和发展自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