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3 毫秒
1.
起步于1980年代的行为金融学被誉为金融学领域里的“显学”。综合国内外相关文献,作为一门年轻的学科,其深入研究才刚刚起步,研究显得松散破碎,没有形成紧密的结构体系,尤其是迄今为止行为金融学尚未找到一个独立的经济理论作为基础。行为金融学要摆脱其“窘境”,就必须树立起独立的学科地位,将心理学和实验方法作为一种工具或手段,而将奥地利经济学派理论作为其理论基础,并以此逐步建立起完整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2.
"行为金融学"发展方向新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行为金融学是当前金融研究的前沿领域之一,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者及业内人士的高度关注。作为一门年轻学科的发展走向,其理论基石应该建立在政治哲学、知识论和经济学的基础之上;其运用范围应该拓展到金融思想和公司制度等方面;其核心观念应该“以人为本”,真正站在“人”的立场上重新审视其价值理念。以此将“行为金融学”的研究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3.
行为金融学是当前金融研究的前沿领域之一,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者及业内人士的高度关注。作为一门年轻学科的发展走向,其理论基石应该建立在政治哲学、知识论和经济学的基础之上;其运用范围应该拓展到金融思想和公司制度等方面;其核心观念应该“以人为本”,真正站在“人”的立场上重新审视其价值理念。以此将“行为金融学”的研究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4.
随着经济飞速发展及金融创新层出不穷,标准金融学已经难以对诸如股权溢价之谜、股市波动之谜等金融异象做出合理解释。作为新古典金融学基石的代表者模型具有其一定的局限性,将群体动力学引入并发展新的理论框架解释现今复杂的金融市场群体行为显得尤为重要。从群体动力学的源起及基本特征出发,综述其发展历程及趋势,分析群体动力学对行为金融学理论的拓展,可以看到群体动力学在金融市场研究领域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行为金融:理论、模型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当代金融理论中最具生命力的一个分支,行为金融学是20世纪80年代刚刚兴起的一门学科,它是在经典金融理论与实证不断背离的困境中产生的.其理论框架由心理学认知偏差理论、期望理论和行为金融理论模型与投资策略三部分搭建.行为金融学注重投资者决策心理多样性的研究,为金融理论与实际沟壑的弥合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6.
论国际金融学学科体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国际金融学是从货币金融角度研究开放经济下内外均衡同时实现问题的一门独立学科。内外均衡是在经济开放条件下面临的两个主要目标 ,这两者常常存在相互冲突的现象 ,因此 ,如何确定开放经济的内外均衡目标并进而同时实现它们 ,构成了国际金融学的主要研究对象。国际金融学具有综合性、宏观性、政策导向性等特点。如何同时实现内外均衡 ?它构成国际金融学形成、发展的主线索 ,依此可以将国际金融学的学科历史划分为三个阶段。根据上述观点 ,我们对国际金融学学科体系及教材进行了相应的全面创新  相似文献   

7.
20世纪 80年代以来 ,有效市场假说在理论和实践上受到了严峻的挑战 ,行为金融学逐渐兴起。文章在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阐述了行为金融学产生的历史背景、发展阶段 ,分析了行为金融学的理论基础 ,概括了行为金融学的主要模型并指出行为金融学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行为金融学是一门以实证实验为主要的研究手段,结合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发展起来的新兴学科,对大量冲击传统金融学的市场异象有很强的解释能力。笔者从行为金融学的两大理论基础——有限套利和投资者理性出发,针对EMH理论的三个逐渐放松的奠基假设,逐个批驳,并循此路线,对行为金融理论体系进行理论综述,运用心理学成果为众多的市场异象和投资者在决策时的非理性行为找到了相应的心理学依据,最后对行为金融学理论体系做了总结回顾并对其发展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9.
行为金融作为一门新兴的金融学科,对现代标准的金融学理论提出了挑战。在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析投资者购买彩票和股票的行为动机和心理,探究投资者的投资偏好,对我国金融市场的规范与完善,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10.
建立在理性人假说基础上的经典金融理论面对金融市场大量“异象”难以自圆其说,表现出自身的局限性。行为金融学在对学科的反思中运用心理学、社会学等研究成果提出了投资者有限理性的前提假设,合理地解释了金融市场的异常现象,展现出这一新兴学科的强大生命力,并预示着金融理论进一步完善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论现代金融体系下的开发性金融理论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归纳总结现代金融理论体系基础上,对开发性金融进行了理论研究上的定位,并提出了该理论的研究框架.开发性金融理论是不完全市场金融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理论研究中应注重借鉴新制度经济学和信息经济学研究思路和方法.最后,作为一个例证,探讨了开发性金融作为一种金融深化机制在促进金融和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福禄培尔所创立的学前教育理论及其杰出的实践活动 ,具有开创性的意义 ,对后世的学前教育产生了重大影响。他在学前教育理论和实践上所做出的贡献 ,标志着西方近代学前教育理论开始从教育理论体系中分化出来 ,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相似文献   

13.
社会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其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在其创始人孔德那里并不明确。只有到涂尔干的《社会学研究方法论》问世以后 ,这个问题才得以解决。但应该如何选择研究对象、界定研究概念、运用具体的研究方法 ,涂尔干在《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一书中给出了很好的答案。他的这些研究方法奠定了西方社会学方法论的基础。今天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 ,个案法、观察法、实验法、历史法、比较法、定性法、定量法等等早已运用于社会学研究的各个领域 ,但这些方法无一不是以包括涂尔干等人的方法论为基础发展起来的  相似文献   

14.
全国各地成立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机构在疫情信息公开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该议事协调机构并非我国法定的政府信息公开义务主体,原因在于我国行政主体理论的缺陷导致政府信息公开义务主体制度存在诸多现实困境。对此,基于我国经济社会政治现实和政府信息公开义务主体接受性考虑,应在与行政主体理论分离基础上,从功能标准考虑,以是否依法享有、行使公共行政管理职权作为我国政府信息公开义务主体制度重构逻辑,它具有不再脱离行政组织机构设置实际、不再过分注重行政法上的独立人格、不再局限于国家行政职权、不再局限行政主体和行政诉讼被告资格相合一等优势。在进行具体重构时,可从以公共行政管理职权“名”“实”相统一确立政府信息公开义务主体的“质”、以公共行政管理职权合法性明确政府信息公开义务主体的“量”、以最先受理原则应对政府信息公开义务主体受理权冲突等方面努力。  相似文献   

15.
亚当·斯密有关公共收支的理论和思想为财政学搭建了基本框架。在此基础上,新古典财政学采用边际分析方法解释了政府干预经济的行为并对公共产品的提供问题进行了探索。进入黄金时期后,财政学更加重视预算活动对经济运行产生的影响,而不仅局限于对税收征收规则和税收管理问题的描述。随着研究领域的拓展与深化,财政学逐步由主要采用理论归纳的方法转变为更多地运用数理和计量工具进行经验性研究。西方财政学的发展历史,尤其是近半个多世纪以来的研究成果表明,对政策效应的实证分析、福利经济学及公共选择成为财政学领域占主导地位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6.
中国翻译界长期以来一直有一种不太科学的趋势,即多数译论既没有现代语言学的理论,也缺乏现代文艺理论的指导,往往将翻译活动归结为一种潜质的发挥,甚至近似灵感与悟性的表现,从而注重译者的天生资质,而不注重翻译作为科学存在的规律性研究与探讨。如此就易于走上主观主义为导向的道路,难以将翻译研究提升至系统性理论,确立其科学体系。从现代翻译学的发展要求出发,阐述了翻译理论应具的发展趋势,提出应将翻译研究提升至系统性理论,从而逐步形成科学的研究氛围,建设起翻译独立的学科。  相似文献   

17.
行为金融学理论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80年代以来,大量的金融研究与市场异象对传统资本市场理论提出了挑战。行为金融理论在整合多学科研究成果,特别是心理学研究的基础上,从投资者的实际决策行为出发,分析与解释金融市场。通过文献研究,文章回顾了有关行为金融学的基本理论与研究,包括前景理论及其他相关理论的发展。此外,对国内有关行为金融学研究特点进行总结分析,并对其今后研究发展提出了设想。  相似文献   

18.
财务管理理论体系是财务管理学科体系的构建基石,由财务管理基本理论、财务管理运行理论、财务管理效率理论和财务管理规范理论组成.它决定财务管理学科体系具有社会性、实践性和综合性的特点,并不断调整财务管理学科体系的外围界限,完善和丰富财务管理学科体系的学科科目,最终形成由基础学科、应用学科、效率学科、规范学科和专题学科组成的财务管理学科体系.  相似文献   

19.
关于生态美学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审美观的建构是以对“生态”的理解为前提的,我们认为“生态”不仅指自然的存在方式,也不是单一的人与自然的关系状态。生态和环境不同,环境是人类中心主义的一个术语,是主客分离的二元对立的产物;生态则更多地体现为相互依存的整体化的系统联系,所以“生态”是指如海德格尔所说的“在”的诗意的存在方式。生态美学是对人类生态审美观念反思的理论。从这个意义上说,生态美学的研究对象不能停留在环境污染、土地沙化等具体层面上,生态美学研究首先是关于自然美的存在状态或者人与自然关系的状态;其次生态关学研究还应谊包括人类社会存在的生态化问题,让人们告别“祛魅“的世界,重新回到人类栖居的“诗意”的大地上。生态学虽然是从生物学发展而来的,但是我们在生态美学的研究中不能用环境科学、生物科学等的科学方法。同样,在生态芙学研究中我们也不能把认识论作为生态美学研究的哲学基础,因为生态不是一个主观与客观相分离的概念,而是一个整体性的概念。所以,在对生态美学的研究中,其研究方法应该建立在本体论的基础之上,换句话说,生态美学应该以本体论作为研究的理论前提。  相似文献   

20.
教育科研是实现教育发展的主要手段和重要途径。社会转型以及教育改革进入深水区都要求教育科研应从经验取向转向科学实验取向,这些变化对教育科研提出了新的要求,学校亟须树立科研强校的教育科研观。强校理念下的教育科研实现了从边缘到支撑、从被动到主动、从局部到全面、从跟从到引领的价值转型。科研强校的教育科研观主要表现在教育科研对学校办学理念的提炼、学校课程体系的建构、课题教学的引领、组织管理的变革以及文化环境的营建等方面。科研强校的教育科研观要求立足校本需要做科研、基于真实问题做科研、多方参与做科研、凝神聚力做科研。科研强校已经成为引领北京市教育教学发展的核心动力,成为北京市学校创新发展的重要法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