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在任何语际翻译的实践中,寻找源语文本和译语文本之间的等值成分和实现二者的对等都是翻译理论研究的中心问题之一。但是,何谓“翻译对等”和如何实现这种对等是各种翻译学派争论的焦点。约翰·卡特福德和尤金·奈达同属于西方翻译理论著名的代表人物。他们各自的代表作《语言学翻译理论》和《翻译理论与实践》都借鉴了现代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成果,力图从不同视角对翻译进行更加客观、准确、科学的分析和描写,从而对翻译实践产生了实际的指导意义。但是,这两位学者在对翻译等值的认识以及其理论的侧重点不尽相同。笔者将两种翻译理论所涉及的几个概念进行阐释、分析和对比,以便更清晰地把握这两种理论的异同,在提升自身的理论水平的同时,对翻译等值形成一个更加准确综合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翻译学的建设:传统的定位与选择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翻译理论赖以构建的原始语言文字的选择是翻译理论研究与教学界所关注的重大问题之一。现代翻译理论赖以构筑的核心理论应以民族语言文化为立足点 ,挖掘、发扬中国传统译论的长处 ;同时 ,运用西方科学、系统的研究方法对传统译论进行改造和升华 ,从而生成既蕴含了中国丰厚文化内涵 ,又融合了西方研究方法优点而且体现了时代精神和风貌的新型翻译理论。  相似文献   

3.
英语翻译工作的学习与开展需要翻译理论的科学指导。笔者认为适当参照理论知识可以为英语的翻译学习与工作提供很好的指导方向,但并不能够完全代替人们的实际经验而成为英语翻译的模板。应用英语不能完全依照相关理论开展,而应注重沟通交流的实际效果,从生活、旅游、商业等多种方面展开针对性的应用研究,仅仅将理论作为语言应用指导性工具,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提升应用英语翻译水平。  相似文献   

4.
现代语料库语言学与描写翻译学的研究成果为语料库翻译研究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作为一种实证研究方法,语料库翻译研究以现实的翻译文本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科学的统计与分析方法,客观地描述翻译活动本身的规律.该研究方法被广泛运用于研究翻译普遍性、翻译规范、译者文体等方面,是一种新的研究范式.但目前语料库翻译研究的内容与视角还比较狭窄,研究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有待进一步拓展与完善.  相似文献   

5.
本着拓展标识语的翻译理论研究,促进实证研究深入进行的目的,采用描述性翻译批评的方法综述了本领域的翻译研究现状.发现标识语翻译研究存在研究对象呈静态,不利于触及问题本质;研究区域化,各地自成体系;翻译理论研究缺乏创新性和系统性;权威话语缺失四个方面的问题.为此,翻译界应将标识语的美译研究上升到一个理论与实践结合、系统性和规范性结合的研究高度,以对城市标识语的翻译起到指导、规范和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7.
语言学的不断发展对翻译理论与模式的构建具有重要价值,应从语言学角度对翻译理论进行系统研究。立体语言学研究模式总结了其他语言学派的重要研究成果,系统性、综合性地吸收了现代语言学各派语言模式的合理内核,提出了构建立体语言学普遍语法模式的初步设魉;立体语言学研究框架下的等值翻译理论为实施等值翻译提供了一个可供遵循的翻译模式。  相似文献   

8.
我国翻译理论研究有自己独特的传统 ,但近来随着现代语言学与现代翻译理论的输入 ,我国的翻译理论研究已经开始而且也应该朝着描写与交际的方向发展。本文将进一步阐发描写与交际的基本含义 ,探讨描写与交际在我国现代翻译研究中的地位与作用  相似文献   

9.
西方现代翻译学学派的理论偏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西方现代翻译两大学流派(语言学派和文化学派)各有其理论偏向:语言学翻译研究使翻译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但过强的功利性容易造成对翻译现象的误释和翻译理论学科的消解;而文化翻译研究由于与其他学科的紧密联系,使得翻译研究作为一门学科的学科边界变得模糊,从而使其失去了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0.
语用翻译是一种新兴的翻译理念,它把代表现代语用学发展的关联理论、顺应论和模因论的语用学理论创造性地应用到翻译中,引发了语用翻译观的嬗变,从而形成了跨学科的翻译观.  相似文献   

11.
针对目前国内翻译研究中存在的重复研究过多、创新意识不足等问题,文章提出运用拉卡托斯的科学研究纲领对翻译理论进行科学评价。要对翻译理论进行科学评价,首先要有问题转换意识,即,从以往对孤立的理论批评转换为评价研究纲领的视角。研究纲领的进步性和退步性问题对于评判翻译理论的创新性和甄别重复研究提出了科学思路,因而有利于推动翻译研究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一直以来史论关系在社会科学研究中占据着重要位置,史论结合的研究范式,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通过对客观事物的过去、当前所处的和即将发生的发展过程及相关事实总和的综合研究,达到对客观事物的历史发展的全面把握,进而发现事物的发展趋势和规律性,提出更为科学的理论观点,指导并预测事物的未来发展。翻译史与翻译理论是同属翻译研究分之下的研究对象,近年来关于翻译史论关系的探讨为译学界所热议。文章结合史论结合的研究范式,通过对翻译史的梳理,厘清翻译观的嬗变,进而对当下翻译现状有一个历时的了解与共时的把握,以期对现阶段的中国翻译理论体系构建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3.
等值翻译是翻译理论中的一个核心问题。对它的界定、价值和作用,译界一直争论不休。如何正确看待、理解翻译等值的内涵,从而确定科学的翻译标准,对翻译理论的发展和翻译实践的提高有着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翻译理论对翻译实践的科学指导意义不容忽视。实用性文本应用范围广、文体类型各异,更需要有针对性的理论的指导。目前翻译理论随着不同的转向与跨学科研究的发展,呈现多元化倾向。新译论、热点的出现为文本翻译提供了一个又一个阐释的空间与视角。但研究现状不容乐观:新译论的应用过程往往缺乏创新、推陈出新不足,相关理论并未成为译学体系的一部分。文章通过回顾梳理多元化译论的发展脉络以及其对实用文体翻译的阐释,重新审视翻译理论系统的构建及文本翻译的本质。  相似文献   

15.
近期,国内的西方文论研究开始出现反思趋势,西方文论本身也成为反思对象之一。反思过程中出现了对西方文论的一些误读,原因之一在于部分研究者可能忽略了自身研究奠基于译文之上的事实,将译文直接等同于原文,因而也可以说是翻译视野的缺失。在西方文论研究中引入翻译视野,即意味着基于译本进行的文论研究须与译本拉开一定的距离。翻译视野又包括转换意识、语境意识、差异意识三重内涵。转换意识即意识到译文是语言转换的结果,同时意识到由转换所导致的信息不对称性;语境意识是指意识到西方文论扎根的特定时空的文化形态及理论家的认知形态;差异意识是指对原作与译作所处时空差异的意识。翻译视野促使我们主动去了解西方文论在原语语境中的起源及发展,辩证地探讨其在译语语境中的适用性,有助于我们在西方文论译介热持续上升的今天,真正深入地理解与反思西方文论的内涵,更好地吸取其精华,批判其糟粕,推动中国文学与文化研究的发展,建构中国自己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6.
鲁迅的异化翻译理论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鲁迅在20世纪30年代就提出了异化的翻译理论,但随后曾受到多方批评、指责和冷落.甚至当提倡进行建立中国自成体系的翻译理论的尝试时,人们也未对鲁迅的翻译理论给予应有的适当的考虑.其实,中国翻译理论从来就是在不同意见的争鸣辩论中发展的.最近,随着西方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和解构主义理论的介入,人们越来越多地注意到鲁迅翻译理论的价值.鲁迅译论主要包括:翻译应为本民族的事业服务,异化的翻译策略有利于民族文化的重建;作为翻译主体的译者有一个文化定位的问题;通顺的译文有可能导致"知识"的虚伪,迎合本土最易被接受的保守思维定式.鲁迅在那个时代就已敏锐地觉察到现代解构主义提出的问题.一些针对鲁迅翻译理论和实践的批评,不但有失公允,而且未能理解鲁迅所提出观点的深刻含义.  相似文献   

17.
翻译方法论是翻译研究的重要基础。翻译研究的每一次突破都是和翻译方法论的变革分不开的。虽然东西方翻译方法论经历了十分相似的初期发展阶段 ,但是由于现代的西方翻译方法论引入了语言学理论 ,使得西方翻译研究水平处于领先地位。目前我国翻译界正处于一个讨论与厘定有中国特色的翻译理论体系的时期 ,必须重视语言学理论在翻译方法论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同时吸取其它相关学科的理论 ,探索并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翻译方法论  相似文献   

18.
传统翻译美学的理论根基薄弱,而符号学与翻译美学的联姻则可以弥补其不足,其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关注语言的表征性、符号的逻辑结构、翻译标准的客观性以及符号学的包容性。在此基础上,本文尝试性地提出符号美学的三大原则,即标记性结构原则、弱隐含原则和意义的多项性原则,旨在建立一套科学的评价体系,用以指导翻译的具体实践。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西方译论的大量引介,理论化、研究方法科学化、模式化的观念不断涌现,国内翻译批评研究呈现出"百家争鸣"的新局面。在语言学翻译批评模式方面,将翻译批评与语言学知识结合起来,分别从不同的语言学视角去研究翻译批评现象,使其更为科学客观;在文化翻译批评模式方面,打破了语言学范式在译学研究中的主导地位,结束了以语言为中心的静止的研究局面,影响译文形成过程的外部因素开始进入学者的视野,使得翻译批评研究更为全面,视野更为开阔;在文艺学翻译批评模式方面,将翻译批评建立在美学与文艺理论基础之上,强调翻译中的审美体验和艺术生成,翻译批评的观念和方法也随之发生了变化。鉴于翻译批评研究的人文社会科学性质,未来的翻译批评模式研究既要在宏观上坚持人文方向,又不失微观分析的客观性。  相似文献   

20.
科学哲学研究的文化转向为一切科学研究的文化转向奠定了理论基础,文学研究的文化转向为文学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提供了方向。翻译研究必须与文化研究、文化转向相互结合,形成互动。只有让翻译研究与文化研究走出各自的象牙塔有机结合在一起才能挖掘文字背后的文化渊源、发挥翻译的强大功能并形成指导翻译实践的宏观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