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地撂荒是在城镇化进程中普遍存在的社会经济现象.在中国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家庭承包经营的条件下,农户非农化带来的农地撂荒问题需要通过农地流转来解决.确权颁证增强了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稳定性和排他性,在农地流转便利、流转收益较大的情况下会促进农地流转,进而减少农地撂荒.采用四川省9个农村土地改革试点县区市426户农户的调查数据,运用内生转换Probit(ESP)模型的分析表明:已确权颁证农户的农地撂荒概率显著低于未确权颁证农户,土地确权颁证能够有效抑制农地撂荒;土地确权颁证减少农地撂荒具有区位差异,确权颁证对农地撂荒的抑制效应在平原地区、丘陵地区和山区依次递减;土地确权颁证减少农地撂荒具有时间效应,越早确权颁证的农户农地撂荒的概率越低.各地应积极推进农村土地确权颁证工作,但不能为"颁证"而"确权",要与"三权分置"改革相配合,切实保障农户土地权益,有效促进农地流转;在山区和偏远地区,还应克服农业生产及自然条件的限制,降低农地经营成本,扩大农地流转的规模效应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三农问题"是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局问题,是党的工作的重中之重.影响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土地问题.当前农村土地问题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需要关注解决.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探索化解"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在现行土地制度基本框架下实行"两田制",是当前化解"三农"瓶颈制约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武剑 《兰州学刊》2008,(4):72-75
文章对现行发展中国家(主要是非洲、拉美、亚洲和东欧部分地区)土地改革政策进行分析。土地改革在这些国家主要由两个部分组成:针对土地过度集中问题而实施的重新分配和土地权利的确权及登记。土地登记是西方捐助国、国际金融机构、非政府组织、学术界所推崇的土地改革方法。文章对土地登记和确权的三个核心概念——地权的安全性、赋权和习惯法进行深入研究,希望对国内相关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4.
三农迷局路在何方?从梁漱溟、舒尔茨两位伟大思想家的思考中,可以得到许多重要的有益的启发.梁漱溟对关于三农问题的解决.提出了一整套有关乡村建设的理论.其主要内容有:(1)创造新文化,救活旧农村;(2)重建一新社会组织构造;(3)促兴农业以引发工业;(4)农民自觉、化农民与农民化.乡村建设理论中最重要的思想是:一强调重视农村重视农业,通过发展农业而寻求一国经济发展或工业化之路;二强调对农民的教育供给,即所谓的"化农民",只有化农民,才能根本上达成乡村建设之事.西奥多·舒尔茨是20世纪最具影响的经济学家,他对"三农"问题的思考,集中体现在他所提出的改造传统农业的理论.舒尔茨的思考主要表现在:(1)借助市场方式,通过向传统农业输入新的生产要素,把传统农业改造成为现代农业.(2)通过向农民投资(主要是教育投资)来提高农民素质,进而提高农民利用新生产要素的能力,改造传统农业.两者的思考,对破解今天三农迷局具有重要启示:一是研究三农问题不能离开农民、农村和农业,而必须从三农问题的实际出发.二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是要通过向农民教育投资而提高农民素质.三是解决三农问题既要借助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也要借助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两者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5.
政策认知、确权方式与土地确权的农户满意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众的政策评价是衡量政策实施效果的重要维度,有必要从农户满意度的视角分析土地确权政策实施的效果.利用对苏、鲁、赣、皖四省农户的591份调研问卷,基于农户满意度视角,考察农户的政策认知和地方政府的确权方式对土地确权政策实施效果的影响,分析发现:农户对土地确权政策了解程度和工作参与程度均显著正向影响农户的满意度,而确权方式由于本身受地方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的影响而与农户满意度无显著相关性;平原地区的农户和以家庭经营收入为主的农户对土地确权政策实施的满意度较高,而家庭人口数较多的农户满意度较低.地方政府应通过加强政策宣传、积极引导农户参与等方式提高土地确权政策实施效果;采用何种确权方式既要尊重农户真实意愿,又要符合地方经济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6.
新型城镇化所倡导的农村土地集约化不仅仅体现在居住模式上,其对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理论也带来全新的思考.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搜集皖北地区新型农村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情况的相关数据,深入了解皖北地区新型农村社区的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标准、空间分布、等级结构及使用需求等现状;分析皖北地区新型农村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投资、管理、规划和规范等方面提出皖北地区新型农村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保障机制.为完善皖北地区新型农村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实践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助推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进程,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  相似文献   

7.
规范土地确权行为的法律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剖析了当前土地确权中存在的诸多问题 ,论证了土地确权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对如何规范土地确权行为从理论与实践上提出了新的构想 ,为土地确权能合法有据地进行提出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两田制”在化解三农问题中的现实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三农问题”是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局问题,是党的工作的重中之重。影响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土地问题。当前农村土地问题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需要关注解决。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探索化解“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在现行土地制度基本框架下实行“两田制”,是当前化解“三农”瓶颈制约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教育与科技是巩固脱贫成果工作的重要途径.通过对皖北教育与科技运用现状和该地区扶贫工作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出皖北地区教育与科技巩固脱贫成果工作中存在的困境因素,提出完善产业结构,重塑经济运营身份、拥抱新型农产品营销模式,加快皖北经济发展.提出从基础教育、高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政策支持等方面促进皖北乡村景区经济和文化发展,为皖北脱贫及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财富的生产取决于土地和劳动两个要素,这在农业社会尤为如此.但是,受自然和社会条件的限制,不同民族在生产中投入的这两个要素的比重是不同的,在那些存在新大陆丰富土地资源有待开垦且人口可以移民到殖民地的国家,往往通过投入大量土地,建设大规模农场来解决"三农问题";而人口众多土地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则在解决发展问题时,往往通过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在同样大的土地面积上投入大量劳动,从而使得"三农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前一条道路通向工业化和城市化,后一条道路则使农业社会长期保存下来.  相似文献   

11.
农村土地流转的动因分析与对策选择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加快农村土地流转是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措施之一.要分析土地流转客观动因的基础,提出了促进土地流转的对策,以期能够促进土地流转的进行,进而推动农业发展.  相似文献   

12.
明清时期,是淮河流域环境负向变迁时期.受黄河南泛的影响,地处淮河中游的皖北地区自然灾害频仍,该地社会生活与习俗也由此发生相应变化.作为环境变迁的一种社会应对形式和手段,崇尚武功在皖北滋蔓并成为普遍风习.与明清以来皖北地区武功盛郁风习相对应的,则是文事的日渐衰微.本文从科举士入手,通过对皖北明、清两代文举与武举数量及其进士、举人结构的前后变化,对其社会变迁加以考察.研究表明:文举方面,清代皖北进士、举人数额较明代大为减少,高层人才萎缩,教育下滑,学人及其著述减少;武举方面,清初以来,皖北尚武之风颇炽,社会热衷于武举,武举人数因此猛增;学额与举士数额间的比较,则反映了皖北社会明清时期经历了一个从文到武的变化,清代尚武风习颇盛.  相似文献   

13.
城镇化问题与三农问题是互为因果、相互制约的关系,城镇化的推进可以为三农问题的解决创造条件;同时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又成为妨碍三农问题解决的障碍。该文指出了在城镇化过程中存在着过度城镇化、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和以工业化为主导三个方面的问题,分别分析了它们各自对三农问题解决的影响,指出这些城镇化进程中的问题会提高农民工的城市准入门槛、制约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城市融入,也因此为三农问题的解决设置了障碍。要解决城镇化进程中问题对三农问题的冲击,就必须在城镇化过程中适当控制大城市规模,防止因过度城镇化而给农民进城造成障碍;改革户籍制度、降低城镇准入门槛为农民工在城市的社会融入创造条件;同时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使之成为吸纳劳动力的主要渠道。只有解决了城镇化进程中的问题,才会促进三农问题的解决,也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城镇化。  相似文献   

14.
中国三农问题:现状与未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前中国三农问题突出表现为:农民收入持续低迷;粮食生产持续下滑;农民负担久减不轻;城乡差距进一步扩大;农村社会秩序状况堪忧,民众与基层国家权力的关系日益紧张,群体性抗争事件多发。政府在解决三农问题上采取的主要措施主要包括政治和经济两大方面:在政治领域中推进村民自治;在经济领域推进农村税费改革。这两项制度设计尽管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还未触动三农问题的根本。要真正解决三农问题,必须从体制上入手,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在公共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公共财政等方面使农民享受平等权利。  相似文献   

15.
关于当前我国农村土地确权的几个重要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论述了土地确权的基本原则及基本内容,提出了土地确权的操作路线和具体确权方案,并对土地登记的效力和机构统一做了评述。  相似文献   

16.
经营城市是加快城镇化进程、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通过时四川省地级样本城市南充、广安、眉山、巴中近年经营城市的成果调查和问题分析,提出:当前经济欠发达地区经营城市的重点在于培育城市主导产业,形成城市核心竞争力,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目前,地下车库有独立的建设用地使用权,还是与地上建筑物享有同一建设用地使用权? 国土资源部<关于地下建筑物土地确权登记发证有关问题的复函>[2000]171号文件明确规定:"①凡是与地上建筑物连为一体的地下建筑物,其土地权利可以确定为土地使用权.  相似文献   

18.
三农问题是关系到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根本问题,相关部门在不同的时期均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包括进行相关立法等。但是,目前的新农村建设是在正式法律供给不足的情况下展开的,针对农村的法制建设尤其是农村立法方面仍显得滞后,难以适应当前各项事业的要求,直接影响着中国解决三农问题的进展,从立法上全面而系统地建立对三农问题的法律制度,从宏观上对三农问题进行调控和规制,显得十分紧迫。  相似文献   

19.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经济效益问题,要解决三农问题就必须提高经济效益。而影响经济效益的条件和因素有很多,集中体现在资源、资金、技术、生态等硬件条件和体制、制度、市场等软环境因素诸方面。解决三农问题无疑是一项长期国策,要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就必须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突破各项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制约。  相似文献   

20.
近30年来,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速,耕地弃耕、薄耕、撂荒、流失和缺乏长期性投入,农民掠夺性经营土地等现象越来越严重.在我国广大的农村地区出现了两个看似矛盾的现象:大量的农村土地被撂荒、弃耕与专业化农业企业、种粮能手难以稳定取得足够的土地生产要素并存,造成稀缺的土地资源的无效配置和浪费,危害着我国粮食安全.种种现象表明,现有的土地产权制度已经走到了一个瓶颈,改革势在必行.改革的基础和前提是土地"确权"——确定土地的产权归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