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人执政理念的深化和拓展.以人为本不仅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而且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价值取向,其社会价值远远超过发展观的范畴.以人为本的普遍价值表现在:从现实基础来看,以人为本是中国现实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从适用范围来看,以人为本具有极大的广泛性和普适性;从贯彻落实的层面来看,以人为本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化需要全社会的不懈努力.  相似文献   

2.
在古代,从农村汲取资源一直是乡村社会管理的出发点与落脚点。进入近代,由于政权下沉加剧了这种趋势。进入21世纪,伴随着国家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推进以及乡村治理理念的革新,国家加大了对农村的资源输入,农村社区的开放性与农民流动性要求在"以人为本"基础上重塑乡村社会管理体制,即政府必须依据农村居民异质化、多样化需求及社区服务供给能力,建立多层次、针对不同类型人群、城乡一体的社会管理体制。农村社会管理基础从资源汲取到以人为本的演变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既是国家与农民关系的历史性变革,也逐渐凸显农民主体地位,是人与资源关系的重新定位。  相似文献   

3.
中国社会转型与中国特色的“以人为本”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人为本”从三方面推动中国社会结构转型,其一,在下沉到经济层面后上升, 其二,从由上而下到由下而上,其三,由“用”及“体”,最终触动传统文化的内核。“以人为本”融 合现代性和后现代性,在认识上实现了两次社会转型的叠加,开辟了有中国特色的赶超之路。 在“以人为本”的旗帜下,社会结构转型和社会转型结合起来,引领和推动21世纪中国的发展。 总之,以“以人为本”指引社会转型,社会转型实践“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4.
以人为本与和谐社会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人为本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理论上是一脉相承的,在实践上是相统一的。以人为本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原则,和谐社会是一个以人为本的社会。在构建和谐社会中贯彻以人为本,必须以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形成和完善社会动力机制、利益协调机制、社会管理机制等。  相似文献   

5.
"以人为本"规定了我国社会发展的根本理念,它回答了我国社会发展的目的和道路问题,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观点,是以共产主义理论指导当前社会主义实践的具体体现;它与现代历史发展的潮流相符合,是现代文明的要求.当前,在"以人为本"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以人为本"与"人类中心论"、"以人为本"与"以社会为本"及与"以人民为本"等问题上均存在不同看法,应在讨论中予以澄清.  相似文献   

6.
"十二五"规划再次提出社会和谐发展的要求,因此,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到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对当代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从理论上看,社会有机体理论揭示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发展方向,反映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基本规律,提供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思维范式。从实践上看,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启示我们当前构建和谐社会要大力发展生产力,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积极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和谐;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坚持改革开放,促进国内外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7.
积极推进和谐校园建设,必须要构建适应新形势的有效教育管理模式。以人为本,是现代社会重要的思想观念,是现代高校办学的核心理念。高校要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积极探索构建以人为本教育管理模式。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模式就是要实现从“集体本位”到“学生本位”、从灌输到沟通、从管理到服务、从统一管理到分级把握、从模式教育到需求引导和从经验管理到依法管理的转变。  相似文献   

8.
德鲁克管理思想中始终贯彻着以人为本的社会价值观。他建立了具有以人为核心的社会价值取向的管理体系,将人与组织和谐的关系做为他的社会价值追求。在员工的自我管理中实现个人自我价值与组织社会价值的统一,是德鲁克以人为本价值观所要实现的社会价值目标。  相似文献   

9.
社会管理是现代政府的重要职能之一,基层社会治理体系与基层社会管理创新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社会管理创新的建构逻辑应该从以人为本、执政为民这个逻辑起点出发来考虑,由于当前中国社会正处于乡村社会向城镇社会转型、单位人向社会人转型、熟人社会向陌生人社会转型,导致社会矛盾易发多发、利益失衡、基层组织薄弱等问题,因此,创新社会管理迫切需要创新基层社会管理.基层社会治理体系与社会管理创新的建构逻辑是:一要树立科学的社会管理理念和正确的价值取向;二要强化基层组织建设;三要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地方政府;四要发展社会管理多元协同管理模式;五要加强社会管理的法治保障.  相似文献   

10.
“以人为本”与唯物史观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人为本”在不同的语境下具有不同的内涵。“以人为本”就是用哲学的理念把握社会,是一种价值理念和思维方式,而唯物史观本身就是关于人类社会历史的动态结构(包括建构)及其变化发展(包括发展动力)规律的基本理论观点。这种观点正是从现实的活生生的人出发,以他们的存在、以他们的现实生活和生产活动为前提的。同时,以人为本和唯物史观的终极目的————人的全面发展等也是一致的。可以说,唯物史观实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  相似文献   

11.
人是社会的主体,以人为本的价值追求贯穿于马克思探索未来和谐社会的形成与发展的始终,也是当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核心价值所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对社会主义本质的彰显,也是对以人为本的根本价值在社会主义的现实确认及其实现的全面践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观,必须围绕以人为本这个价值核心,并将其实践化、具体化.  相似文献   

12.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指导作用,和谐社会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促进和推动作用。和谐社会理论应该帮助人们树立全面建小康一心跟党走的坚定信念,发挥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生命线作用,使和谐社会成为中国社会全面发展进程中的无穷动力来源。  相似文献   

13.
"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理念之一.毛泽东最早实现了"以人为本"理念的中国化,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则分别赋予了"以人为本"理念以新的时代内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把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具体的阶段性目标有机结合起来,明确了"人民群众幸福安康"是"以人为本"在当代的价值追求,强调了人民群众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根本动力,是习近平对"以人为本"理念继承与创新的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14.
构建“和谐社会”已成为我国社会的广泛共识,但在对“和谐社会”的理解上还存在不少偏差。澄清这些模糊认识,对于进一步统一人们的思想,增强人们构建和谐社会的自觉性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5.
论"以人为本"思想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当前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理论和现实课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要目标之一。“以人为本”思想,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是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具体措施和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6.
创新图书管理工作是构建学习型社会的客观要求,为此,必须从学习型社会建设出发,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加强图书管理工作网络化、信息化建设,同时大力加强图书管理人员队伍建设,以更好地满足不同层次读者获取知识的需要。  相似文献   

17.
构建和谐社会包含、体现着丰富的哲学思想,既是中国哲学“天人合一”这一古老的命题的现代回应,更是对未来理想社会预设的价值取向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不仅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点,而且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未来社会发展目标的设想。  相似文献   

18.
市民社会历经从古代到近现代的演变过程,并在洛克与黑格尔那里得到代表性的阐述,由此形成近代政治自由主义者所持的“市民社会先于或外于国家”观和黑格尔所持的“国家高于市民社会”观。在介绍市民社会发展与演变的基础上,分别分析其对民主之共性与个性的助益性,认为它在促进民主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中国市民社会的发展状况不容乐观,应建构适合中国国情的市民社会。  相似文献   

19.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离不开公民素质的全面提升,而公民素质的提升离不开积极有效的文化建设。从某种意义上讲,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正是一种文化建设。中国有几千年的文明史,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所积淀的丰富的"和谐"思想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的思想资源和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这是我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愿望。本文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从三方面论证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及基本特征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