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徐志摩的诗歌最先是受到18世纪末、19 世纪初英国浪漫主义诗人的深刻影响和热烈激发而喷发出来的,雪莱是其中重要的一位。本文从两位诗人的理想气质、人生际遇、对爱的追求及徐志摩诗对雪莱的借鉴,探讨徐志摩和雪莱诗歌的血缘关系。  相似文献   

2.
雪莱不仅是英国优秀的积极浪漫主义诗人,同时也是一位重要的诗歌理论家,他的文艺思想不仅在西方文论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而且影响了20世纪初中国新诗坛的许多诗人。正是在他的影响下,杰出的中国现代浪漫主义诗人徐志摩不但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的诗歌,并且在许多作品中都阐发了对诗歌创作的认识与见解,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诗学思想。而雪莱对其诗学思想的影响,目前学术界却鲜有论及。文章对雪莱与徐志摩的诗学思想进行全面比较研究,探讨了徐志摩对雪莱诗学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并力图揭示徐志摩全面接受雪莱诗学思想影响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3.
徐志摩的诗歌继承并发展了中国古典诗歌浪漫主义的抒情传统,将浪漫主义的理想追求纳入古典主义的艺术形式之中,实现了"浪漫"与"古典"的完美统一.本文从意象与意境的生成,音韵、节奏与复沓手法所造成的音乐美以及诗歌体式的创新上阐述徐志摩诗歌对于古典浪漫主义的传承,探讨其诗作获得永恒艺术魅力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通过分析雪莱诗歌的代表作,旨在梳理出其诗歌的独特艺术魅力:除具奇特瑰异的浪漫想象力的浪漫主义诗歌的一般特征外,还继承了启蒙文学的现实主义传统,从而使现世的揭露、批判与美好未来的憧憬有机地融为一体。通过对雪莱颇具悲剧色彩的生命与诗歌的解读,深刻挖掘出蕴含其中的他的昂扬的斗志和乐观进取的精神。  相似文献   

5.
李陆史是韩国著名的现代诗人,他十分欣赏现代新诗创作的代表人物徐志摩的诗歌,并予以高度评价。他认为徐志摩的诗歌近乎完美,所以他在自己的诗歌创作中,竭力模仿徐志摩的诗歌创作风格,追求词藻的华丽和形式的完美,而在内容上,克服了徐志摩诗歌的局限性,促进了韩国现代诗歌的创作。文章通过比较研究李陆史与徐志摩的诗歌,探讨了汉文化对韩国诗人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徐志摩为中国现代诗歌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创造了内容和形式高度和谐统一的具有独特美学风格的诗歌。其诗歌的艺术美主要表现在意境美、个性美、意象美、音乐美等方面。  相似文献   

7.
徐志摩诗歌代表作辨析萧疆究竟哪一首诗歌可视为徐志摩诗歌的代表作?一般现代文学教程中都只列《再别康桥》、《沙扬娜拉》等,以该类诗歌所体现出的轻丽、柔美、细腻,作为徐诗的代表特征。因此,在广大青年学生的印象中;诗人只是个浪漫、飘逸、轻松的作家。其实,这是...  相似文献   

8.
分析徐志摩诗歌景物描写的创新意识,论述徐志摩自然观的中西文化根源及其景物诗的现代诗美特征:表现强烈的自我存在,取景造境富于绘画感和音乐感,诗歌风格富于现代的灵动感。  相似文献   

9.
诗人对自然有着与生俱来的虔诚与顶礼膜拜,徐志摩在自然中显得逍遥而拘谨,体现出一种乐观式的悲观情思,而雪莱在自然中显得沉静而放达,渗透着一种悲观式的乐观情怀。他们通过诗歌在一种独特的体验下建立属于他们各自的自然意象群落,并且都带上了强烈的主体意识色彩,其艺术表现方式由此也各具特色。  相似文献   

10.
雪莱是十九世纪初英国浪漫主义诗人的杰出代表之一。二十世纪初叶由于迎合了当时中国读者的集体"期待视野",雪莱及其作品在中国受到注目和广泛欢迎。文章主要考察了雪莱对鲁迅、郭沫若、徐志摩等三位现代作家的影响;并力图从接受美学角度,对这三位现代作家在具体接受影响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差异加以比较探究。  相似文献   

11.
苏曼殊是南社的重要作家,也是20世纪中国文学浪漫主义开风气之先者。苏曼殊的浪漫主义思想不仅体现在他的文学艺术创作里,而且还体现在他的翻译中,尤其是体现在他翻译的选材和翻译态度上,反映了苏曼殊的浪漫主义思想与他的翻译活动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12.
<现代婚姻>是美国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豪威尔斯的第一部重要小说.在这部小说中,豪威尔斯的婚姻观导致了他对男女主人公的感情处理与浪漫主义文学的作家不同.浪漫主义小说通常以有情人终成眷属的大团圆收场,而豪威尔斯的这部小说却以夫妻分离而告终.  相似文献   

13.
李白是我国文学史上一个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诗歌是唐诗中的一块奇葩,其诗歌作品不仅数量多,内容题材广阔,而且在抒情的方式和途径上、主观思想感情的表达方面都具有鲜明的独创性和个性,也更具特色。李白的诗歌作品强调个性化抒情,突现自我主体意识,是中国文学史上不可攀越的一座高峰。  相似文献   

14.
顾明道是中国近代文学史上一位知名通俗小说作家,其言情小说非独哀情,也是醒世的,蕴含着十分深刻的思想内涵;其武侠小说常借侠客形象以寄寓除暴安良、振兴华夏之理想。他的小说都与"情"密切相关,其小说意境清高、思想高超,既从本民族的文学传统中汲取营养,又受到西方文学和五四新文学的影响,在当时别具特色,广受读者欢迎。  相似文献   

15.
对鲁迅早期的浪漫主义美学观念,学界虽有论及,多语焉不详,或未纳入特定的历史语境。从鲁迅把浪漫主义划分为“主智”派、“罗曼”派、“知感圆满”派、“意力”派四种;从他对诗意人生的思考与追寻;“纯文学”及“文章不用之用”观点的确立;对文学的天才灵性、形象直觉性、契合自然的倡导;以及对信仰、宗教及神话象征的认同等,可以看出,鲁迅对浪漫主义美学形成相对系统的、完整的观念。由于特定的历史语境,其观念中出现启蒙功利性和纯文学审美自律性的整合,确立启蒙理性主体和维护感性自由主体的共在,构建浪漫主义理论体系和运用现代主义创作技艺的并行等矛盾现象,这需缜密地、慎重地辨析,方能趋近鲁迅美学观念的真实。  相似文献   

16.
老舍和曹禺独具特色的婚恋择偶标准既是他们女性观的集中体现,也是他们和女性真切交往的现实反映。理性使老舍没有在那场刻骨铭心、美好曼妙的初恋失败后走向沉沦,反而坚定务实地寻找适合于自己的人生伴侣并组建起幸福温暖的婚姻家庭。激情使曹禺大胆走出不满意的婚姻,勇敢寻找自己的真爱和归宿,三次婚姻并不代表曹禺朝三暮四、喜新厌旧,恰是他作为现代文明人,认真思考严肃对待男女两性婚恋的明证。老舍、曹禺无论是从理论抑或实践都给我们现代人在婚恋择偶方面做出了示范,从这一点来说,他们对现代中国的贡献也许不简单地限于文学范畴。  相似文献   

17.
屈原是我国浪漫主义创作手法的开派大师 ,其创作手法代代承传 ,在我国文学史上的地位高不可撼。形成屈原诗歌浪漫主义风格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屈原的个性心理机制是原动力 ;屈原的审美理想是思想基础 ;楚国悠久的文化积淀为诗人的浪漫演绎提供了丰厚的素材 ;思想解放的战国时代为诗人个性的张扬和尽情地渲泄自己的情感提供了相对宽松的政治环境  相似文献   

18.
幻想性与审美追求——浅析舒曼钢琴变奏曲中的幻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舒曼的音乐深受德国早期文学家的影响,其钢琴变奏曲于同时期的浪漫派文学作品表现着相同的特征———富于幻想。舒曼对音乐的追求体现在他的音乐创作中,而其变奏思维与音乐的幻想性紧密相连,充分展现了他对音乐的审美追求,而这种追求又使舒曼钢琴变奏作品在幻想中表现深刻的思想,使音乐呈现出独特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19.
引来的浪漫主义:重读郁达夫《沉沦》中的三篇小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郁达夫的小说集《沉沦》是引来的浪漫主义作品。其中的小说《沉沦》、《南迁》、《银灰色的死》包含大量的对德国和英国浪漫主义作家作品的引用。与一般五四作家引用西方文学不同,郁达夫不是仅仅停留在表面的引证上,或认同西方作家并以此为榜样,而是把他喜爱的西方文学作品注入自己作品的内容和形式之中。虽然郁达夫没能把西方文学的文本放进他的小说后作进一步的创造性转化,从而为中国现代文学开出另一个现代主义写作传统,但是,他的这种史无前例的西方文学的文本引用,至今看来依然可圈可点。  相似文献   

20.
曾朴是近代中国译介雨果的第一人。他之所以不遗余力地译介雨果,一是晚清社会政治变革的时代要求,二是中国近现代浪漫主义文学发展的需要,三是曾朴本人在政治思想、文学观念、个性气质等方面与雨果有着惊人的相似。曾朴译介雨果鲜明地体现了他的翻译思想。他的翻译对中国近现代文学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