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面对中国加入WTO和市场经济形势,高等学校培养应用型人才是大势所趋,作者系统地阐述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施措施:实现学分制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强教学课程内容和体系、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考核方式的改革,加强“双师型”“双语型”教师的培养,增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走产学研相结合的人才培养道路。  相似文献   

2.
学分制作为一种较为先进的教育教学制度,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尊重个体差异,注重个性发展"的现代教育理念,在实施因材施教、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教学手段和方法的改进,促进资源共享,加强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有诸多优点。学分制与创新人才培养之间并非是线性因果关系,创新人才的培养不完全是由学分制决定的,实行学分制有益于创新人才的培养,但学分制改革解决不了创新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所有问题。  相似文献   

3.
高职教育承载着为区域经济建设培养专门人才的重任,而职业教育的跨界性决定人才培养无法由学校单独完成。全国报关技能大赛旨在促进产学结合校企共同培养报关后备人才。为了更好地培养符合行业企业职业标准的报关人才,不仅要认识到报关技能大赛对高职报关人才培养的促进与提升作用,更要加强专业化“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突出人文精神教育、产学结合协同育人。  相似文献   

4.
王磊 《宿州学院学报》2012,27(3):102-104
分析了农业高校日语教育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以安徽农业大学日语教学改革为例,对农业高等院校日语教育模式进行了探索,并认为:农业高校日语教育必须转变传统观念,在偏重"实用型模式"兼顾"学术型"人才培养定位下,要充分发挥农业高校优势学科资源,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要突出日语基础教学,不断优化日语专业选修课程建设。鼓励日语专业学生辅修其他专业,同时积极在其他专业中开展日语教育,培养社会需求的一专多能的人才。  相似文献   

5.
1+X证书制度是国家职业教育制度建设的一项基本制度,也是构建中国特色职教发展模式的一项重大制度创新.闽西职业技术学院顺应职教改革发展需要,自2019年在实际教学运行过程中推行1+X证书制度以来,展开了积极有益的探索,但也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1+X证书制度衔接不畅、书证融通不够深入、"双师型"教师实践技能薄弱、校企协同育人仍停留在初级阶段等.为此提出如下建议:重构以X证书为载体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推进"书证衔接融通"的课程体系改革;加强新型"双师型"教师队伍构建;多渠道深化校企协同育人.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毕业前不惜重金投身于社会软件培训机构接受再教育,这一现象给高校的IT教育带来了强烈的冲击和反思。针对此问题,展开深入的调查和研究,分析了软件培训机构在IT人才培养模式上的优势:专业定位准确,教学环节连贯而完整,教师专业素质高,办学模式产业化。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面向市场培养"技能型"IT人才,构建新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培养"双师型教师",办学模式产业化、企业化等应用型本科院校IT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培养应用型人才,而人才培养的关键在于教师队伍的建设。教师队伍的建设既要重视教师基本素质的培养和提高,更要注重具有较强实际动手能力的"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从社会和企业对人才需求的角度出发,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将更有利于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8.
本文结合试办高等职业教育的成功经验,提出了高等职业教育应以"明理会干"为原则,结合企业需求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在教学过程中,应重点抓好实践性教学、教材改革和"双师型"教师培养等环节.  相似文献   

9.
论高等教育创新与创新人才培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教育创新应以更新教育教学观念为先导,推行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本文提出以"三维一体"的创新人才培养方案,创新课程体系和知识结构;指出只有加强教学建设,改善办学条件,营造创新人才成长的良好氛围,才能最终实现高校培养创新人才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培养创新人才已经成为世界高等教育界共同的价值追求,其不仅是理论问题,更是重要的实践课题。高校建立或构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内涵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创新人才,至少应包括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和人才成长环境两大部分。我国高校在培养创新人才方面目前仍存在认识层面、制度层面、办学层面的问题。通过对电子科技大学教学实践的总结,对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讨。提出要改变教育观念,树立创新人才培养的新理念;调整专业结构,构建多学科交融的学科专业环境;完善课程体系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完善学分制管理模式,促进学生共性与个性的协调发展;积极探索研究型教学模式,将科研引入教学。  相似文献   

11.
试论加强对红色资源的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色资源是我国特有的宝贵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由于社会保护意识薄弱、法律法规不完善、保护资金及专业保护人员匮缺等原因,使得红色资源的保护陷入了窘境。必须提高各级政府和广大民众对红色资源的保护意识,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广开渠道筹措资金,加强文物保护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切实保护好红色资源。  相似文献   

12.
关于高等院校"鲶鱼效应"人才管理模式的思考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文章提出了"鲶鱼效应"人才管理模式,并从高等院校的实际情况出发,探讨了与之相关的几个问题.作者认为,要树立正确的人才观,以"需"定"引";要将引进与培养相结合;在引进人才的形式和时间上,量身定做自己的人才引进计划;实施人才动态管理,激发其积极性和创造力.  相似文献   

13.
研究生是国家培养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在教育中应注重学生"硬、软、巧"三大实力的培养。硬实力主要来自于学校学习,通过导师的专业指导、构建相对完整的专业知识体系、炼就良好的身体素质、强化解决所学专业问题的能力而获取;软实力主要来自于学校的素质教育,通过德育课程引导、构建相对完整的个体社会化体系、探索有自身特色的社会适应方法而形成;巧实力主要依靠研究生自主学习,通过整合维护各种社会资源、增强实践创新能力而获得。具备这三种实力并且灵活运用,方能成长为优秀的研究生。  相似文献   

14.
社会需要IE人才。与其他专业人才相比,IE人才的适应性较强、综合素质较高,但所掌握专业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不够。较详尽分析IE人才素质,并提出IE教育改革思路。  相似文献   

15.
在酒店管理专业与企业多年合作办学基础上探索出以企业冠名、设奖学金、共同管理、合作培养、就业订单为主要内容的"五二.三一"校企融合式人才培养模式,以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学院发展,增强企业竞争力。高职院校应积极从校企合作长效机制、企业选择、专业课程体系、课堂教学、实训及学生管理等方面着手构建这一模式。  相似文献   

16.
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崇高理想,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涵,也是人才培养的最高标准。而教育,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过程中发挥着主体性作用。但是,指挥基础教育并决定能否接受高等教育的现行高考制度却存在严重的弊端。它忽略专业个性、潜质的因素,过分强调公共课考试,不利于真正有专业个性和潜质的人才的选拔,制约着人的全面发展。高考制度设计应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为人的全面发展服务。笔者构想“分专业高考制度”,在完善高中毕业会考制度的基础上,将高考的公共科目取消,实行分专业命题考试,能够满足绝大多数学生的专业兴趣发展,能够使绝大多数学生的专业个性、潜质得以释放,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业界教师"对工程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工科大学生面向工程实际的训练不足,“业界教师”进入高校教学环节,作为高校重要的“智力资源”,能够克服现有教师工程背景和工程素质的缺乏,有利于工程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18.
汉魏六朝小说重“实录”,唐传奇则讲究“作意”、“幻设”,即重虚构。这种带有根本性质的观念变化,使得依附于史传的笔记体小说,一变而为具有虚构意义和主观创作意识的独立小说文体。在这个转变过程中,唐人“好奇”、“逞才”的心态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种心态促进了小说家主观创作意识的产生,使之“作意好奇”,逞其“意想”,展示其才华。因而对于小说脱离史传的附庸地位,成为具有独立意义的小说文体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创新教育与"对话"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话"既表示"意义传播(meaning spreading)",也意味着(思想)解放.真正的对话,其结果是要激发一种突变,生成一种新的东西.创新教育要通过"对话"不断捕捉学生创造的潜力,促使学生潜能的实现,从而促进学生创新精神、智力、知识技能等各方面的发展."对话"是创新教育的主要途径之一,对话能够激起学生思考问题,激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对话式教学"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注重与学生的对话,注重学生与学生对话,学生在对其他学生解释自己思维过程中分享科学创造的结,通过辩论、解释,促进学生对科学规律的理解.  相似文献   

20.
“新文科”建设在高校的全面推动,促进了艺术类人才培养模式的反思与改革,依据创新创业的教育理念,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应该成为高校音乐表演专业培养模式的改革目标。创新发展是“新文科”教育的核心理念,以学科重组、学科交叉为手段,鼓励学生进行跨学科的综合性学习。高校音乐表演专业应注重对应用型专业人才的培养,通过合理而科学的实践设计来检验学生的专业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明确“新文科”背景下音乐表演专业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目标,构建“新文科”背景下音乐表演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是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